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改進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防裂縫施工技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39858閱讀:322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防裂縫施工技術。



背景技術:

近年來加氣混凝土砌塊由于具有容重輕、保溫性能好、施工方便、造價相對較低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建筑填充墻砌筑工程,但在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施工中,常因施工方法與設計措施不當,出現墻體裂縫、墻面抹灰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觀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防裂縫施工技術,該技術具有施工操作簡便、節約綜合成本、縮短工期,滿足墻體防裂要求,從而提高墻體質量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

一種改進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防裂縫施工技術,其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按填充墻空間尺寸繪制砌體排塊圖——框架柱或剪力墻上抄平、彈軸線、劃皮數線——設拉結筋——掛線鋪漿砌筑——砌至距梁底時采用斜砌磚砌筑——管線敷設——墻體修補處理——機器噴涂專用界面處理劑——釘鋼絲網——找方沖筋——底層抹灰——面層抹灰——噴水養護。

所述施工技術具體為:

(1)施工準備

根據基礎或樓層中的控制軸線,事先測放出墻體的軸線和門窗洞口的位置線,將門頂及窗臺窗頂的位置標高線標識在墻或柱上;在砌筑砌體前應對基層進行清理,并澆水使基層濕潤;

(2)按填充墻空間尺寸繪制砌體排塊圖

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紙,結合砌塊的品種規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經審核無誤后,按圖進行預先試排砌塊,排列應從基礎頂面或樓層面進行,并優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必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裁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長度小于等于200mm的砌塊不得上墻;

(3)框架柱或剪力墻上抄平、彈軸線、劃皮數線

根據樓層高度和灰縫厚度,按砌塊墻頂標高距框架梁底標高130mm控制砌體高度,并在框架柱、剪力墻砌體側面畫出皮數控制線,然后按皮數控制線位置和設計要求精確定位,砌筑前在框架柱、剪力墻砌體側面抄平;按預先繪制的砌塊排列圖畫排數線;框架柱、剪力墻要標明砌塊高度、灰縫厚度、窗臺、門口位置以及梁下預留空間尺寸;

(4)設拉結筋

根據柱或墻上畫的皮數桿,準確定位拉結筋位置,框架柱與填充墻沿高度600mm左右,規范地設置2個直徑6mm連接鋼筋,伸入墻內長度1000mm,墻體轉角處和縱橫交接處沿墻高每隔500~600mm設拉結筋,其數量為每120mm墻厚不少于1個,埋入長度從墻的轉角或交接處算起,每邊1000mm以上,埋入砌體內部的拉結筋,設置正確、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無任意彎折的現象發生;

(5)掛線鋪漿砌筑

砌筑時應雙面掛線,按排列圖從墻體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砌筑,砌塊應做到“下符槎、上符線”;砌塊砌筑采用“鋪漿法”,鋪漿長度以一塊砌塊的長度為宜,鋪漿要均勻,厚度15mm為宜,漿面平整,鋪漿后立即放置砌塊,輕揉擠壓一次擺正找平;墻體砌筑時,原漿隨砌隨勾縫;

整墻砌筑分三次完成,過程如下:第一次砌筑高度1m左右,即放置停歇3d以上;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預留一定空隙,第二次停歇7d以上;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采用定制的“斜砌磚”斜砌并擠緊,其傾斜度為60°左右,砂漿砌筑飽滿;

(6)砌至距梁底時采用斜砌磚砌筑

砌至距框架梁底130mm時停止,30d后采用60°角斜砌磚砌筑并將梁底節點處砂漿劃入30mm深作控制縫,釋放砌體殘余收縮應力,在內外墻抹灰前,用補償收縮水泥砂漿將梁底、柱側節點縫打捻嚴實;

(7)管線敷設

水、電管線的暗敷工作,開槽時,砌塊墻體鏤槽埋設暗管時,水平向鏤槽總深度不得大于四分之一墻厚;豎向鏤槽總深度不得大于三分之一墻厚,并且應避免交叉雙面開槽,暗敷電線管外皮距墻外皮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5mm;對穿越墻體的通風空調管道,在砌筑時準確預留孔洞、嚴禁遺漏;對消防、給水系統穿越墻體的管道,用成孔機在墻體上打孔,并埋設鋼套管;各種管道應在地上入戶處設置柔性防水套管,以防滲漏;線管埋好后表面清理干凈,再用加氣混凝土專用砂漿填實;

(8)墻體修補處理

首先用鋼絲刷將墻面滿刷一遍,清除磚砌體表面雜物,然后使用高彈密封膠封閉邊角及混凝土柱、梁與砌體相接處的凹槽;封堵后,在其上面刮膩子;對松動、灰漿不飽滿的拼縫及梁、板下的頂頭縫,在表面灑水濕潤后用膠水泥砂漿甩毛;凹處較大時,需用膠灰分層找平,每層不大于7mm;

(9)機器噴涂專用界面處理劑

抹灰前將基層清掃干凈,用空氣泵噴在砌體表面涂專用界面處理劑作為結合層;

(10)釘鋼絲網

墻體結構不同材料交接處,在混凝土與磚墻交接處釘鋼絲網片,鋼絲網每邊壓墻長度250mm以上,搭接長度80mm以上;暗埋管線的孔槽處,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應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邊外貼大于100mm寬鋼絲網加強;外墻面粉刷采取滿鋪鍍鋅鋼絲網的措施,避免砌體抹灰裂縫的產生;

(11)找方沖筋

根據基層表面平整垂直情況,用一面墻做基準,吊垂直、套方、找規矩,確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應小于7mm;當墻面凹度較大時應分層襯平,每層厚度不大于7~9mm;操作時先抹上灰餅,再抹下灰餅;抹灰餅時應根據抹灰要求,確定灰餅的正確位置,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與平整;墻面面積較大時應先在地上彈出“十”字中心線,然后按基層面平整度彈出墻角線,隨后在距墻陰角100mm處吊線并彈出鉛垂線,再按地上彈出的墻角線往墻上翻引彈出陰角兩面墻上的墻面抹灰層厚度控制線,以此做灰餅,墻面做灰餅時,離梁底及離踢腳線20cm做灰餅,灰餅間距不大于1.5m;墻柱交接部位離柱15cm做灰餅以保證陰角順直,房間抹灰時必須保證房間方正,偏差不得超過1.5cm;

(12)底層抹灰

抹灰前先抹一層薄灰,將基體抹嚴,抹時用力壓實使砂漿擠入細小縫隙內,抹與灰餅平,用木杠刮找平整,用木抹子搓毛;混凝土框架柱抹底灰需要將基層甩漿甩滿柱面,待基層膠漿完全凝固后抹底子灰,然后全面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陰陽角是否方正、墻頂板交接處是否光滑平整、順直,并用托線板檢查墻面垂直與平整情況;

當遇有預留施工洞時當底灰抹平后,應把預留孔洞、電氣箱、槽、盒周邊的5cm砂漿刮掉,改抹1∶3水泥砂漿,把洞、箱、槽、盒周邊抹光滑、平整;

(13)面層抹灰

在底灰七至八成干或抹灰發白后開始抹第二層灰,當底灰有七成干時,罩面灰兩遍成活,厚度不大于10mm,操作時兩人同時配合進行,先做灰餅,一人先刮一遍薄灰,另一人隨即抹平,依先上后下的順序進行,然后趕實壓光,壓時要掌握火候,既不出現水紋,也不可壓活,使表面細膩光滑,色澤、抹紋一致,壓好后隨即用毛刷蘸水將罩面灰污染處清理干凈;

(14)噴水養護

墻面抹好后,按時噴水保持濕潤養護。

所述的步驟(2)中砌筑砌塊時,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 mm時,即形成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否則應配直徑4mm的鋼筋網片或2個直徑為6mm的鋼筋,長度為700mm。

所述的步驟(6)中的補償收縮水泥砂漿的水灰比為0.4,水泥與砂的重量比為1:2,膨脹劑的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2%。

所述步驟(7)中水、電管線的暗敷工作需在24h后進行。

所述步驟(8)中的膠水泥砂漿的水泥與砂的重量比例為1:1,膠漿的摻入量為20%。

所述步驟(11)中的灰餅用1∶3水泥砂漿抹成邊長為5cm的方形。

所述步驟(12)中的底子灰為粉煤灰水泥砂漿,其中水泥、水和砂的重量比為1∶0.5∶5,所述砂漿中摻入聚丙烯纖維,摻量為0.9kg/m3砂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構造設計方面,精心設置門窗邊柱,布置構造柱及連系梁,增大對墻體的約束、分割大面積墻體,防止墻體開裂。

本發明在砌筑施工方面,通過安排組織整個工程的空間立體流水作業,使得整墻砌筑分三次完成,分次實現墻體的沉降,減少干縮裂縫。

本發明在抹灰施工方面,通過抹灰基層涂刷界面劑、不同材料交接部位掛貼鋼絲網、抹灰砂漿添加粉煤灰和聚丙烯纖維等綜合措施來提高墻體抹灰層的抗裂性能。

本發明根據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物理特性,從砌體構造、砌筑工藝、抹灰工藝、界面處理等方面入手,且強調全過程綜合控制,具有施工操作簡便、節約綜合成本、縮短工期,滿足墻體防裂要求,從而提高墻體質量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防裂縫施工技術,其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按填充墻空間尺寸繪制砌體排塊圖——框架柱或剪力墻上抄平、彈軸線、劃皮數線——設拉結筋——掛線鋪漿砌筑——砌至距梁底時采用斜砌磚砌筑——管線敷設——墻體修補處理——機器噴涂專用界面處理劑——釘鋼絲網——找方沖筋——底層抹灰——面層抹灰——噴水養護。

具體的施工技術為:

(1)施工準備

結構經驗收合格后,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將墻體上的門窗洞口、窗臺、預留混凝土砌塊的位置詳細說明,并將灰縫大小、拉結筋布設、組砌方式等做好詳細交底。根據基礎或樓層中的控制軸線,事先測放出墻體的軸線和門窗洞口的位置線,將門頂及窗臺窗頂的位置標高線標識在墻或柱上。在砌筑砌體前應對基層進行清理,將墻體處的浮漿、灰塵清掃沖洗干凈,并澆水使基層濕潤。砌筑砂漿應符合設計強度和和易性要求,砂漿中的水泥、砂及外加劑均應提前作復試,復試合格的材料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

(2)按填充墻空間尺寸繪制砌體排列圖

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紙,結合砌塊的品種規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經審核無誤后,按圖進行預先試排砌塊,排列應從基礎頂面或樓層面進行,并優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必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裁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長度小于等于200mm 的砌塊不得上墻。砌筑砌塊時,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 mm時,即形成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否則應配直徑4mm的鋼筋網片或2個直徑為6mm的鋼筋,長度宜為700 mm。

砌塊排列時,必須根據設計尺寸、砌塊模數、水平灰縫的厚度和豎向灰縫的寬度,計算皮數和排數,在皮數桿上或柱墻上排出磚的皮數及灰縫厚度,并標出窗臺、洞口、圈梁等的標高,以保證砌體的尺寸。

(3)框架柱或剪力墻上抄平、彈軸線、劃皮數線

根據樓層高度和灰縫厚度,按砌塊墻頂標高距框架梁底標高130mm控制砌體高度,并在框架柱、剪力墻砌體側面畫出皮數控制線( 水平縫厚度按4~5mm控制),然后按皮數控制線位置和設計要求精確定位,砌筑前在框架柱、剪力墻砌體側面抄平;按預先繪制的砌塊排列圖畫排數線(豎向灰縫寬度按4~5mm控制);框架柱、剪力墻要標明砌塊高度、灰縫厚度、窗臺、門口位置以及梁下預留空間尺寸(預留20~60mm);

(4)設拉結筋

根據柱或墻上畫的皮數桿,準確定位拉結筋位置,框架柱與填充墻沿高度600mm 左右,規范地設置2個直徑6mm連接鋼筋,伸入墻內長度1000mm,墻體轉角處和縱橫交接處沿墻高每隔500~600mm設拉結筋,其數量為每120mm墻厚不少于1個,埋入長度從墻的轉角或交接處算起,每邊1000mm以上,埋入砌體內部的拉結筋,設置正確、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無任意彎折的現象發生;

填充墻構造柱中每600mm左右高設2個6mm埋入砌體內部的拉結筋,位置正確、平直,無任意彎折的現象,馬牙槎垂直平整且進出一致,混凝土構造柱澆筑振搗密實,拆模后表面清晰、平整、光滑;

(5)掛線鋪漿砌筑

砌筑時應雙面掛線,按排列圖從墻體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砌筑,砌塊應做到“下符槎、上符線”。砌塊砌筑采用“鋪漿法”,鋪漿長度以一塊砌塊的長度為宜,鋪漿要均勻,厚度15 mm 為宜,漿面平整,鋪漿后立即放置砌塊,輕揉擠壓一次擺正找平。如鋪漿后不能立即放置砌塊,砂漿失去塑性,則應鏟去砂漿重新鋪砌,豎向灰縫可采用擋板堵縫法填滿、搗實、刮平,寬度20 mm 為宜。墻體砌筑時,原漿隨砌隨勾縫。灰縫橫平豎直、厚度均勻,砂漿飽滿,豎縫中無瞎縫、透亮縫。門窗洞口及構造柱和墻體端部的非整砌塊,采用無齒鋸切割成型,嚴禁用黏土磚補充。

在滿足工程總工期的前提下,精心安排組織整個工程的空間立體流水作業,整墻砌筑分三次完成。整墻砌筑采用分段砌筑方式可以分次實現墻體的沉縮,在施工過程中既保證墻體最大限度地完成變形,又滿足了防裂措施要求的施工時間間隔。整墻砌筑分三次完成,過程如下:第一次砌筑高度1m左右,即放置停歇3d以上;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預留一定空隙,第二次停歇7d以上;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采用定制的“斜砌磚”斜砌并擠緊,其傾斜度為60°左右,砂漿砌筑飽滿;

(6)砌至距梁底時采用斜砌磚砌筑

砌至距框架梁底130mm時停止,30d后采用60°角斜砌磚砌筑并將梁底節點處砂漿劃入30mm深作控制縫,釋放砌體殘余收縮應力,在內外墻抹灰前,用水灰比為0.4的1∶2補償收縮水泥砂漿(摻加水泥用量12%的膨脹劑),將梁底、柱側節點縫打捻嚴實;

(7)管線敷設

24h后方可進行水、電管線的暗敷工作,開槽時,使用專用工具,砌塊墻體鏤槽埋設暗管時,水平向鏤槽總深度不得大于四分之一墻厚;豎向鏤槽總深度不得大于三分之一墻厚,并且應避免交叉雙面開槽,暗敷電線管外皮距墻外皮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5 mm;對穿越墻體的通風空調管道,在砌筑時準確預留孔洞、嚴禁遺漏;對消防、給水系統穿越墻體的管道,用成孔機在墻體上打孔,并埋設鋼套管;各種管道應在地上入戶處設置柔性防水套管,以防滲漏;線管埋好后表面清理干凈,再用加氣混凝土專用砂漿填實;

(8)墻體修補處理

首先用鋼絲刷將墻面滿刷一遍,清除磚砌體表面雜物,然后使用高彈密封膠封閉邊角及混凝土柱、梁與砌體相接處的凹槽;封堵后,在其上面刮膩子;對松動、灰漿不飽滿的拼縫及梁、板下的頂頭縫,在表面灑水濕潤后用1∶1摻107膠水泥砂漿(膠漿摻入粗砂)甩毛;凹處較大時,需用膠灰分層找平,每層不大于7mm;

(9)機器噴涂專用界面處理劑

抹灰前將基層清掃干凈,用空氣泵噴在砌體表面涂專用界面處理劑作為結合層;

(10)釘鋼絲網

墻體結構不同材料交接處,在混凝土與磚墻交接處釘鋼絲網片,鋼絲網每邊壓墻長度250mm以上,搭接長度80mm以上;

暗埋管線的孔槽處,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應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邊外貼大于100mm寬鋼絲網加強;

外墻面粉刷采取滿鋪鍍鋅鋼絲網的措施,避免砌體抹灰裂縫的產生;

(11)找方沖筋

根據基層表面平整垂直情況,用一面墻做基準,吊垂直、套方、找規矩,確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應小于7mm;當墻面凹度較大時應分層襯平,每層厚度不大于7~9mm;操作時先抹上灰餅,再抹下灰餅;抹灰餅時應根據抹灰要求,確定灰餅的正確位置,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與平整;灰餅宜用1∶ 3 水泥砂漿抹成5cm見方形狀。墻面面積較大時應先在地上彈出“十”字中心線,然后按基層面平整度彈出墻角線,隨后在距墻陰角100mm處吊線并彈出鉛垂線,再按地上彈出的墻角線往墻上翻引彈出陰角兩面墻上的墻面抹灰層厚度控制線,以此做灰餅,墻面做灰餅時,離梁底及離踢腳線20cm做灰餅,灰餅間距不大于1.5m;墻柱交接部位離柱15cm做灰餅以保證陰角順直,房間抹灰時必須保證房間方正,偏差不得超過1.5cm;

(12)底層抹灰

抹灰砂漿的選用應與加氣砌塊材質相適應,采用粉煤灰水泥砂漿水化熱低、和易性好、保水性強、塑性好、跟加氣砌塊親和力強。另外,砂漿強度的選擇應由內到外從低到高柔性漸變,以兼顧基層材料和外部飾面的要求。底層灰的強度和膨脹系數應與基層相當,打底為1∶0.5∶5水泥粉煤灰,砂漿中均摻入聚丙烯纖維,摻量為0.9kg/m3砂漿,確保聚丙烯纖維計量準確,事先將聚丙烯纖維按每盤用量分別過稱并使用小袋包裝,攪拌時按袋投放,砂漿采用機械拌合,由于摻加纖維,攪拌時間不少于120s。

抹灰前先抹一層薄灰,將基體抹嚴,抹時用力壓實使砂漿擠入細小縫隙內,抹與灰餅平,用木杠刮找平整,用木抹子搓毛;混凝土框架柱抹底灰需要將基層甩漿甩滿柱面,待基層膠漿完全凝固后抹底子灰,然后全面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陰陽角是否方正、墻頂板交接處是否光滑平整、順直,并用托線板檢查墻面垂直與平整情況;

當遇有預留施工洞時當底灰抹平后,應把預留孔洞、電氣箱、槽、盒周邊的5cm砂漿刮掉,改抹1∶3水泥砂漿,把洞、箱、槽、盒周邊抹光滑、平整;

(13)面層抹灰

加氣混凝土基體罩面為1∶0.5∶5水泥粉煤灰砂漿,應在底灰七至八成干或抹灰發白后開始抹第二層灰,當底灰有七成干時(抹時如底灰過干應澆水濕潤),罩面灰兩遍成活,厚度不大于10mm,操作時兩人同時配合進行,先做灰餅,一人先刮一遍薄灰,另一人隨即抹平,依先上后下的順序進行,然后趕實壓光,壓時要掌握火候,既不出現水紋,也不可壓活,使表面細膩光滑,色澤、抹紋一致,壓好后隨即用毛刷蘸水將罩面灰污染處清理干凈;施工時整面墻不宜甩破活,如遇有預留施工洞時,可甩下整面墻待抹為宜;

(14)噴水養護

墻面抹好后,按時噴水保持濕潤養護。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静宁县| 荥阳市| 新密市| 平潭县| 枣庄市| 天台县| 高阳县| 盈江县| 济阳县| 白山市| 博湖县| 铜陵市| 云龙县| 旌德县| 德阳市| 昆山市| 化州市| 乌鲁木齐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中牟县| 合山市| 芦溪县| 忻州市| 延寿县| 西平县| 靖西县| 奉化市| 邹城市| 虞城县| 平远县| 类乌齐县| 张家口市| 嘉祥县| 商都县| 曲阜市| 灯塔市| 宁德市| 濮阳县| 宁海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