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樓板構造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樓板構造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nèi)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其中樓板的構造技術是其中關鍵技術之一。一般的預制樓板,側(cè)邊為平口拼接,這種結構在局部荷載過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變形、開裂,從而影響板材的應用效果。
[0003]為了降低預制樓板在荷載作用下的豎向變形較大的影響,特規(guī)定板材側(cè)邊要有拼縫企口,板與板間通過企口連接可以實現(xiàn)作用力水平傳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相鄰板間因局部荷載過大而產(chǎn)生的錯位變形、開裂等情況。但是,預制樓板通常由混凝土制成,由于混凝土制品彈性模量較低,這就導致企口連接不能有效的傳遞作用力,進而也會在企口連接處出現(xiàn)開裂等問題。所以單純采用企口連接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解決預制樓板在局部荷載過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板材變形、開裂的問題。所以建筑的抗震性能得不到保障。目前急需一種能夠針對上述問題的樓板構造結構。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結構強度的樓板構造結構。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板構造結構,包括預制樓板和圈梁,所述預制樓板放置在圈梁上。所述預制樓板相鄰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并預留有拼接縫。所述圈梁上設置有預埋件,所述預埋件位置與拼接縫相對。預埋件上設置拉結筋,所述拉結筋一端與預埋件連接,另一端與板縫構造鋼筋連接。所述板縫構造鋼筋沿拼接縫長度方向鋪設在拼接縫內(nèi),且兩端分別位于相對的兩條拼接縫中。
[0006]優(yōu)選的,所述預制樓板的兩組側(cè)邊均通過企口拼接。
[0007]優(yōu)選的,所述預制樓板的一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另一組側(cè)邊通過平口拼接。
[0008]優(yōu)選的,所述拉結筋一端與預埋件焊接,另一端為鉤部并鉤住板縫構造鋼筋。
[0009]優(yōu)選的,所述拉結筋與板縫構造鋼筋中點連接。
[0010]優(yōu)選的,所述企口呈鋸齒狀,且每條拼接縫內(nèi)均勻鋪設多條板縫構造鋼筋,所述拉結筋上設置多個高度與板縫構造鋼筋相對的鉤部。
[0011]優(yōu)選的,所述板縫構造鋼筋長度為1400mm。所述預制樓板寬600mm,所述預埋件呈160mm*60mm*3mm的板狀,所述拉結筋直徑為I Omm。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體現(xiàn)在,能夠極大的提升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具體說來,預制樓板之間通過企口拼接,在企口拼接處的拼接縫內(nèi)鋪設有板縫構造鋼筋。在地震或局部的豎向荷載較大等情況發(fā)生時,預制樓板能通過企口擠壓板縫構造鋼筋,作用力沿著板縫構造鋼筋從一端水平傳遞到另一端,再通過板縫構造鋼筋傳遞到其他預制樓板上,從而將單個預制樓板所受的作用力分散到多個預制樓板上。這就避免了單個預制樓板因局部荷載過大而產(chǎn)生的錯位變形、開裂等情況。因而極大的提升了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
[0015]圖3為圖1中所示結構的B-B向視圖;
[0016]圖4為圖1中所示結構的C-C向視圖;
[0017]圖5為圖3中所示結構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結合圖1-5所示的一種樓層面板材構造結構,包括預制樓板I和圈梁2,所述預制樓板I放置在圈梁2上。當然,所述的圈梁2也可以是安裝座,或者其他用于安裝預制樓板I的構件。所述預制樓板相鄰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并預留有拼接縫3,可以是所述預制樓板I的一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另一組側(cè)邊通過平口拼接,也就是如圖1所示的,預制樓板I橫向的側(cè)邊采用企口拼接,豎向的側(cè)邊采用平口拼接,這就更加便于安裝。也可以是所述預制樓板I的兩組側(cè)邊均通過企口拼接,也就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預制樓板I橫向的側(cè)邊也采用企口拼接。
[0019]結合圖1、4所示,所述圈梁2上設置有預埋件4,所述預埋件4位置與拼接縫3相對。也就是圖1中預制樓板I橫向的側(cè)邊處為拼接縫3所在的位置,拼接縫3的端部正好與圈梁2上的預埋件4位置對應。預埋件4上設置拉結筋5,所述拉結筋5—端與預埋件4連接,另一端與板縫構造鋼筋6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是結合圖3、4所示的,所述拉結筋5下端與預埋件4焊接,上端為彎折成的鉤部并鉤住板縫構造鋼筋6。當然也可以兩端均焊接,或兩端均彎折成鉤部后拉接。
[0020]所述板縫構造鋼筋6沿拼接縫3長度方向鋪設在拼接縫3內(nèi),如圖1所示,板縫構造鋼筋6以預制樓板I豎向的側(cè)邊為界分為兩端,且兩端均伸入相對的兩條拼接縫3內(nèi)。最好是使拉結筋5與板縫構造鋼筋6的中點連接,也就是伸入拼接縫3內(nèi)的板縫構造鋼筋兩端等長。這樣由于結構對稱,穩(wěn)定性更高。
[0021 ] 通常所述預埋件4呈160mm*60mm*3mm的板狀,所述預制樓板I寬600mm,所述板縫構造鋼筋6長度設置為1400mm,所述拉結筋5直徑設置為10mm。也就是說在預埋件4預埋時,每相隔600_需預埋一個預埋件4。這種尺寸的預埋件4、預制樓板1、板縫構造鋼筋6和拉結筋5通用性較強,且結構強度有保證。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采用其他的形狀或規(guī)格,只要能起到相同的效果也是可以的。
[0022]為了進一步提高整體性,所述企口還可以呈圖5中所示的鋸齒狀,且每條拼接縫3內(nèi)均勻鋪設多條板縫構造鋼筋6,圖5中為兩條,實際上可以為更多條。與此對應的所述拉結筋5上就需要相應設置多個高度與板縫構造鋼筋6相對的鉤部,除了拉結筋5端部的鉤部采用直接彎折拉結筋5的方式外,其余鉤部采用焊接的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預制樓板I之間通過企口拼接,在企口拼接處的拼接縫3內(nèi)鋪設有板縫構造鋼筋6。在地震或局部的豎向荷載較大等情況發(fā)生時,預制樓板I能通過企口擠壓板縫構造鋼筋6,作用力沿著板縫構造鋼筋6從一端水平傳遞至另一端,再通過板縫構造鋼筋6傳遞到其他預制樓板I上,從而將單個預制樓板I所受的作用力分散到多個預制樓板I上。這就避免了單個預制樓板I因局部荷載過大而產(chǎn)生的錯位變形、開裂等情況。因而極大的提升了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如圖1中所示,位于左側(cè)的預制樓板I在荷載過大時,可以將一部分作用力通過板縫構造鋼筋6傳遞至右側(cè)的預制樓板I,從而分散預制樓板I的局部荷載。并且,本實用新型的板縫構造鋼筋6位于拼接縫3內(nèi),在拼接縫3灌注粘結砂漿后,完全不影響樓面的整體造型。
【主權項】
1.一種樓板構造結構,包括預制樓板(I)和圈梁(2),所述預制樓板(I)放置在圈梁(2)上;所述預制樓板(I)相鄰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并預留有拼接縫(3); 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2)上設置有預埋件(4),所述預埋件(4)位置與拼接縫(3)相對;預埋件(4)上設置拉結筋(5),所述拉結筋(5)—端與預埋件(4)連接,另一端與板縫構造鋼筋(6)連接;所述板縫構造鋼筋(6)沿拼接縫(3)長度方向鋪設在拼接縫(3)內(nèi),且兩端分別位于相對的兩條拼接縫(3)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樓板(I)的兩組側(cè)邊均通過企口拼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樓板(I)的一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另一組側(cè)邊通過平口拼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結筋(5)—端與預埋件(4)焊接,另一端為鉤部并鉤住板縫構造鋼筋(6)。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結筋(5)與板縫構造鋼筋(6)中點連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企口呈鋸齒狀,且每條拼接縫(3)內(nèi)均勻鋪設多條板縫構造鋼筋(6),所述拉結筋(5)上設置多個高度與板縫構造鋼筋(6)相對的鉤部。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樓板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縫構造鋼筋(6)長度為1400mm;所述預制樓板(I)寬600mm,所述預埋件(4)呈160mm*60mm*3mm的板狀,所述拉結筋(5)直徑為I O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結構強度的樓板構造結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板構造結構,包括預制樓板和圈梁,所述預制樓板放置在圈梁上;所述樓面板相鄰的側(cè)邊通過企口拼接并預留有拼接縫;所述圈梁上設置有預埋件,所述預埋件位置與拼接縫相對;預埋件上設置拉結筋,所述拉結筋一端與預埋件連接,另一端與板縫構造鋼筋連接;所述板縫構造鋼筋沿拼接縫長度方向鋪設在拼接縫內(nèi),且兩端分別位于相對的兩條拼接縫中。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相鄰板間因局部荷載過大而產(chǎn)生的錯位變形、開裂等情況。從而極大的提升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
【IPC分類】E04B1/98, E04B5/02
【公開號】CN205382605
【申請?zhí)枴緾N201620102092
【發(fā)明人】張京街, 高連玉, 呂忠
【申請人】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