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卡入式地腳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地腳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卡入式地腳線。
【背景技術】
[0002]地腳線是樓地面和墻面相交處的一個重要構造節點。踢腳板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護作用,遮蓋樓地面與墻面的接縫,更好地使墻體和地面之間結合牢固,減少墻體變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壞;二是裝飾作用,在居室設計中,腰線、踢腳線起著視覺的平衡作用。
[0003]現有木質地腳線的安裝方法是通過從表面直接打釘固定,存在的欠缺:對腳線的木材表面和油漆有破壞、呈現釘眼、不美觀,要對釘眼進行填充、修平、修色等修復,地腳線表面容易產生色差、斑點,施工復雜,影響美觀;如遇到地板發生維修、拆換時,木腳線的拆卸、重裝困難,表面的釘眼更多,不美觀,有可能需要更換新的地腳線造成浪費。
[0004]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地腳線[申請號:CN200720049492.9],包括外表面、背面、頂面和底面,背面具有與墻壁接觸的貼墻面,外表面的橫斷面為圓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設有平放面,該平放面與所述圓弧的弦所在的縱向平面平行,以該平放面作為地腳線的水平支持面時,該地腳線的重心落在該平放面內。
[0005]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仍需要通過從表面直接打釘固定,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的卡入式地腳線。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卡入式地腳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腳線本體,所述的地腳線本體的安裝面上開有卡槽,所述的卡槽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卡塊,卡槽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卡塊,所述的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之間形成卡入口,所述的第一卡塊和卡槽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卡塊和卡槽底壁之間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一壓縮彈簧,所述的第二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二壓縮彈簧,所述的第一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第一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夾持板,所述的第二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底壁上,第二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夾持板,且當安裝在墻體上的卡接桿卡在卡槽中時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分別貼于卡接桿的兩側。使用時,卡接桿安裝在墻體上,然后將地腳線本體卡接在卡接桿上,更具體地說,卡接桿通過卡入口卡入到卡槽中,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的內端面貼于卡接桿上,第一壓縮彈簧對第一夾持板具有向內的預緊力,第二壓縮彈簧對第二夾持板具有向內的預緊力,避免卡接桿滑脫,牢固性強,不需要用釘固定,較為美觀,整體設計合理。
[0008]在上述的卡入式地腳線中,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一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的第一夾持板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另一端定位的第一固定槽。
[0009]在上述的卡入式地腳線中,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一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夾持板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固定槽。
[0010]在上述的卡入式地腳線中,所述的第一夾持板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所述的第二夾持板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
[0011]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卡入式地腳線的優點在于:使用時,卡接桿安裝在墻體上,然后將地腳線本體卡接在卡接桿上,更具體地說,卡接桿通過卡入口卡入到卡槽中,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的內端面貼于卡接桿上,第一壓縮彈簧對第一夾持板具有向內的預緊力,第二壓縮彈簧對第二夾持板具有向內的預緊力,避免卡接桿滑脫,牢固性強,不需要用釘固定,較為美觀,整體設計合理。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地腳線本體1、卡槽2、第一卡塊3、第二卡塊4、第一壓縮彈簧5、第二壓縮彈簧
6、第一夾持板7、第二夾持板8、卡接桿9。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如圖1所示,本卡入式地腳線包括地腳線本體1,地腳線本體I的安裝面上開有卡槽2,卡槽2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卡塊3,卡槽2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卡塊4,第一卡塊3和第二卡塊4之間形成卡入口,第一卡塊3和卡槽2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卡塊4和卡槽2底壁之間形成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一壓縮彈簧5,第二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二壓縮彈簧6,第一壓縮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第一壓縮彈簧5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夾持板7,第二壓縮彈簧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底壁上,第二壓縮彈簧6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夾持板8,且當安裝在墻體上的卡接桿9卡在卡槽2中時第一夾持板7和第二夾持板8分別貼于卡接桿9的兩側。使用時,卡接桿9安裝在墻體上,然后將地腳線本體I卡接在卡接桿9上,更具體地說,卡接桿9通過卡入口卡入到卡槽2中,第一夾持板7和第二夾持板8的內端面貼于卡接桿9上,第一壓縮彈簧5對第一夾持板7具有向內的預緊力,第二壓縮彈簧6對第二夾持板8具有向內的預緊力,避免卡接桿9滑脫,牢固性強,不需要用釘固定,較為美觀,整體設計合理。
[0017]其中,第一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5—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夾持板7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5另一端定位的第一固定槽。第二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6—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夾持板8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6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固定槽。第一夾持板7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第二夾持板8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卡入式地腳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腳線本體(I),所述的地腳線本體(I)的安裝面上開有卡槽(2),所述的卡槽(2)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卡塊(3),卡槽(2)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卡塊(4),所述的第一卡塊(3)和第二卡塊(4)之間形成卡入口,所述的第一卡塊(3)和卡槽(2)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卡塊(4)和卡槽(2)底壁之間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一壓縮彈簧(5),所述的第二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二壓縮彈簧(6),所述的第一壓縮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第一壓縮彈簧(5)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夾持板(7),所述的第二壓縮彈簧(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底壁上,第二壓縮彈簧(6)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夾持板(8),且當安裝在墻體上的卡接桿(9)卡在卡槽(2)中時第一夾持板(7)和第二夾持板(8)分別貼于卡接桿(9)的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入式地腳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5) —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的第一夾持板(7)上開有供第一壓縮彈簧(5 )另一端定位的第一固定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入式地腳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底壁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6) —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夾持板(8)上開有供第二壓縮彈簧(6 )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固定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入式地腳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持板(7)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所述的第二夾持板(8)的內端向內彎曲形成弧形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地腳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卡入式地腳線。包括地腳線本體,地腳線本體的安裝面上開有卡槽,卡槽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卡塊,卡槽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卡塊,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之間形成卡入口,第一卡塊和卡槽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卡塊和卡槽底壁之間形成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一壓縮彈簧,第二凹槽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的第二壓縮彈簧,第一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第一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夾持板,第二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底壁上,第二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夾持板。優點在于: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IPC分類】E04F19/04
【公開號】CN205387807
【申請號】CN201620151645
【發明人】吳家昶
【申請人】清遠市鑫葉新型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