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砌體伸縮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砌體伸縮架。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筑施工中,砌體時,無論是砌墻體還是砌柱體都要求磚橫平豎直、相鄰磚之間的灰縫厚度均勻一致。目前,通常是采用皮數桿或者拉垂線作為標準進行砌體的。皮數桿是指在其上劃有每皮磚和灰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樓板等高度位置的一種木制標桿,砌筑時用來控制墻體豎向尺寸及各部位構件的豎向標高,并保證灰縫厚度的均勻性;拉垂線采用的是線墜,在一個線的端部上連接一個錐形重物,形成垂直線墜作為參照標準進行砌體。存在的主要缺點是:1)固定不方便;2)只能作為砌體的局部參考,使用非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砌體伸縮架,便于固定能夠拉多根垂線,使用非常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砌體伸縮架,所述砌體伸縮架包括:中部伸縮結構,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包括兩根縱橫交錯設置的伸縮臂,兩所述伸縮臂位于不同平面上;每根所述伸縮臂包括端部處固定連接的兩根單向伸縮桿,兩所述單向伸縮桿的軸線同向且不共線;在每根所述單向伸縮桿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與同一所述伸縮臂連接的兩所述雙向伸縮桿共面,一所述伸縮臂上的兩根所述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與另一所述伸縮臂上的兩根所述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平行。
[0005]作為一種改進,每根所述伸縮臂的兩單向伸縮桿端部之間設有圓環,在兩所述伸縮臂的圓環之間串接有連接件。
[0006]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雙向伸縮桿包括中間套筒、分別與所述中間套筒的兩端依次套接的若干段分桿體;所述單向伸縮桿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所述中間套筒與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分別設有緊固結構。
[0007]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所述分桿體側壁之間的至少兩個彈簧片,至少兩個所述彈簧片沿所述分桿體的周向均分設置,每個所述彈簧片與位于內側的所述分桿體側壁固定連接,在兩套設所述分桿體位于外側的所述分桿體的端部設有環狀的阻擋部。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間隔設置在所述套筒端部處的兩個圓球、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圓球之間的壓縮彈簧,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09]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彈性彎折桿的兩彎折臂上的圓球,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10]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分別設置在所述彈性彎折桿的兩彎折臂上的彎折部,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彎折部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彎折部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11]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間隔設置在所述套筒端部處的兩個按鈕、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按鈕之間的壓縮彈簧,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按鈕處設有通孔,所述按鈕上設有穿過所述通孔的凸出部,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凸出部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12]作為一種改進,在所述中部伸縮結構上安裝有與其垂直的皮數桿,在所述皮數桿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之間設置有連接結構。
[0013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穿過所述中部伸縮結構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的螺紋桿、設置在所述螺紋桿上的緊固螺母。
[0014]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連接結構包括:一端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桿,在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圓形板;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且環繞所述第一連桿設置的至少兩根第二連桿;環繞所述圓形板設置的圓環,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的內圈之間留有空間,至少兩根所述第二連桿分別與所述圓環固定連接;在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之間設有至少兩根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之間的空間,在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緊固螺母,所述緊固螺母的內切圓直徑大于所述圓環的內圈與所述圓形板之間的距離。
[0015]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周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長形通孔,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對應每個所述長形通孔處分別設有一個由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邊緣向內延伸的長形槽,在所述長形通孔與對應的所述長形槽之間還設置有連接螺栓。
[0016]作為一種改進,在所述皮數桿的端部上還設有垂直指示結構,所述垂直指示結構包括與所述皮數桿端部間隔平行設置的平板,在所述平板與所述皮數桿端部之間設置有支撐件,在所述平板上連接有線墜,在所述皮數桿端部上與所述線墜正對處設有指示標記。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砌體伸縮架包括中部伸縮結構,中部伸縮結構包括兩根縱橫交錯設置的伸縮臂,兩伸縮臂位于不同平面上;每根伸縮臂包括端部處固定連接的兩根單向伸縮桿,兩單向伸縮桿的軸線同向且不共線;在每根單向伸縮桿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與同一伸縮臂連接的兩雙向伸縮桿共面,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與另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平行;使用時,將皮數桿的端部與中部伸縮結構的中部位置處,使皮數桿與中部伸縮結構垂直,然后將皮數桿固定在砌體位置處并且調節為豎向垂直,可以在單向伸縮桿之間、單向伸縮桿與雙向伸縮桿之間拉連線或者其它連接件,然后就可以在連線或者其它連接件上、單向伸縮桿、雙向伸縮桿上拉多根垂線,砌體時不同部分可以不同垂線作為參考標準使用,解決了現有皮數桿或者線墜固定不方便、只能作為砌體的局部參考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砌體伸縮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砌體伸縮架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一);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砌體伸縮架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二);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砌體伸縮架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三);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砌體伸縮架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四);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砌體伸縮架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五);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砌體伸縮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砌體伸縮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砌體伸縮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砌體伸縮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是沿圖10中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9]圖12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砌體伸縮架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0030]其中,10a、單向伸縮桿,10al、彈簧片,10a2、阻擋部,10a3、套筒,10a4、圓球,10a5、壓縮彈簧,10a6、彈性彎折桿,10a7、彈性彎折桿,1aS、彎折部,10a9、按鈕,1b、單向伸縮桿,10c、單向伸縮桿,10d、單向伸縮桿,11a、雙向伸縮桿,11b、雙向伸縮桿,11c、雙向伸縮桿,lld、雙向伸縮桿,12、連接件,13、螺紋桿,14、緊固螺母,15、線墜,16、指示標記,17、第一連桿,18、圓形板,19、第二連桿,20、圓環,21、螺紋桿,22、緊固螺母,23、第一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25、長形通孔,26、長形槽,27、連接螺栓,28、皮數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32]第一實施例
[0033]由圖1可知,砌體伸縮架包括:中部伸縮結構,該中部伸縮結構包括兩根縱橫交錯設置的伸縮臂,兩伸縮臂位于不同平面上,一根伸縮臂包括單向伸縮桿10b、單向伸縮桿10d,單向伸縮桿1b與單向伸縮桿1d的端部固定連接,另一個伸縮臂包括單向伸縮桿10a、單向伸縮桿10c,單向伸縮桿1a與單向伸縮桿1c的端部固定連接;每根伸縮臂包括端部處固定連接的兩根單向伸縮桿,兩單向伸縮桿的軸線同向且不共線;在每根單向伸縮桿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與同一伸縮臂連接的兩雙向伸縮桿共面,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與另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平行,具體的說是在單向伸縮桿10a、單向伸縮桿10b、單向伸縮桿10c、單向伸縮桿1d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11a、雙向伸縮桿11b、雙向伸縮桿11c、雙向伸縮桿lld,雙向伸縮桿Ila與雙向伸縮桿Ilc共面,雙向伸縮桿Ilb與雙向伸縮桿Ild共面,并且雙向伸縮桿Ila與雙向伸縮桿Ilc所在的平面與雙向伸縮桿Ilb與雙向伸縮桿Ild所在的平面平行。
[0034]使用時,將皮數桿28的端部與中部伸縮結構的中部位置處,使皮數桿28與中部伸縮結構垂直,然后將皮數桿28固定在砌體位置處并且調節為豎向垂直,可以在單向伸縮桿之間、單向伸縮桿與雙向伸縮桿之間拉連線或者其它連接件,然后就可以在連線或者其它連接件上、單向伸縮桿、雙向伸縮桿上拉多根垂線,砌體時不同部分可以不同垂線作為參考標準使用,解決了現有皮數桿或者線墜固定不方便、只能作為砌體的局部參考的問題。
[0035]為了便于理解,以單向伸縮桿1a為例對伸縮桿的結構進行說明:
[0036]由圖2可知,單向伸縮桿1a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設有緊固結構,該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側壁之間的至少兩個彈簧片1al,至少兩個彈簧片1al沿分桿體的周向均分設置,每個彈簧片1al與位于內側的分桿體側壁固定連接。在兩套設分桿體側壁之間設有至少兩個彈簧片1al,通過彈簧片1al實現兩套設分桿體之間的定位和固定。
[0037]在本實施例中,彈簧片1al設置有兩個,對稱的設置在分桿體的兩側,對稱設置可以保證多根分桿體的軸線共線,防止產生歪斜。
[0038]在本實施例中,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外側的分桿體的端部設有環狀的阻擋部10a2,防止分桿體在外力的作用下滑脫。
[0039]由圖3可知,單向伸縮桿1a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設有緊固結構,該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10a3、間隔固定設置在套筒10a3端部處的兩個圓球10a4、以及設置在兩個圓球10a4之間的壓縮彈簧10a5,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圓球10a4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圓球10a4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40]使用時,在壓縮彈簧10a5的彈力作用下圓球10a4部分位于滑道與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之間,將位于內側的分桿體向外抽,圓球10a4沿滑道滑動直至滑到端處的容置腔處,圓球10a4在壓縮彈簧10a5的彈力作用下卡入到容置腔內,以此實現兩套設分桿體之間的定位和固定。
[0041 ]在本實施例中,容置腔為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內側壁上的凹槽。
[0042]由圖4可知,單向伸縮桿1a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設有緊固結構,該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10a6、分別設置在彈性彎折桿10a6的兩彎折臂上的圓球10a4,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圓球10a4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圓球10a4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43 ]使用時,在彈性彎折桿i 0a6的彈力作用下圓球10a4部分位于滑道與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之間,將位于內側的分桿體向外抽,圓球10a4沿滑道滑動直至端處的容置腔處,圓球10a4在彈性彎折桿10a6的彈力作用下卡入到容置腔內,以此實現兩套設分桿體之間的定位和固定。
[0044]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彎折桿10a6為呈U形狀的金屬桿,通過外側分桿體的側壁與圓球10a4之間的限位作用,對金屬桿的兩彎折臂擠壓發生形變來產生彈力作用。容置腔可以是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內側壁上的凹槽,或者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側壁上的通孔。
[0045]由圖5可知,單向伸縮桿1a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設有緊固結構,該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10a7、分別固定設置在彈性彎折桿10a7的兩彎折臂上的彎折部10a8,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彎折部10a8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彎折部10a8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46]使用時,在彈性彎折桿10a7的彈力作用下彎折部1aS部分位于滑道與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之間,將位于內側的分桿體向外抽,彎折部1aS沿滑道滑動直至端處的容置腔處,彎折部1aS在彈性彎折桿10a7的彈力作用下卡入到容置腔內,以此實現兩套設分桿體之間的定位和固定。
[0047]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彎折桿10a7為呈U形狀的金屬桿,彎折部1aS通過彎折臂彎折形成,通過外側分桿體的側壁與彎折部1aS之間的限位作用,對金屬桿的兩彎折臂擠壓發生形變來產生彈力作用。容置腔可以是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內側壁上的凹槽,或者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側壁上的通孔。
[0048]由圖6可知,單向伸縮桿1a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設有緊固結構,該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10a3、間隔設置在套筒10a3端部處的兩個按鈕10a9、以及設置在兩個按鈕10a9之間的壓縮彈簧10a5,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按鈕10a9處設有通孔,按鈕10a9上設有穿過通孔的凸出部,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凸出部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
[0049]使用時,在壓縮彈簧10a5的彈力作用下凸出部伸入到滑道與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之間,將位于內側的分桿體向外抽,凸出部沿滑道滑動直至滑到端處的容置腔處,凸出部在壓縮彈簧10a5的彈力作用下卡入到容置腔內,以此實現兩套設分桿體之間的定位和固定。
[0050]在本實施例中,容置腔為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內側壁上的凹槽,或者設置在外側分桿體的側壁上的通孔。
[0051 ]在本實施例中,凸出部的端部呈弧面狀,便于在滑道滑動。
[0052]雙向伸縮桿11a、雙向伸縮桿11b、雙向伸縮桿11c、雙向伸縮桿IId均包括中間套筒、分別與中間套筒的兩端依次套接的若干段分桿體,在中間套筒與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分別設有緊固結構。
[0053]第二實施例
[0054]由圖7和圖8可知,一根伸縮臂包括單向伸縮桿10b、單向伸縮桿1cU在單向伸縮桿1b與單向伸縮桿1d的端部之間設有圓環12;另一個伸縮臂包括單向伸縮桿10a、單向伸縮桿10c,在單向伸縮桿1a與單向伸縮桿1c的端部之間設有圓環12;兩圓環12通過連接件串接固定。
[0055]可以將兩根伸縮臂拆開,給使用和攜帶帶來方便。
[0056]第三實施例
[0057]由圖9可知,該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
[0058]在中部伸縮結構上安裝有與其垂直的皮數桿28,在皮數桿28與中部伸縮結構之間設置有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包括穿過中部伸縮結構與皮數桿28端部固定連接的螺紋桿
13、設置在螺紋桿13上的緊固螺母14。通過螺紋桿13與緊固螺母14將皮數桿28與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在一起。
[0059]在本實施例中,在皮數桿28的端部上還設有垂直指示結構,該垂直指示結構包括與皮數桿28端部間隔平行設置的平板,在平板與皮數桿28端部之間設置有支撐件,在平板上連接有線墜15,在皮數桿28端部上與線墜15正對處設有指示標記16,為了更加方便的調節,在指示標記16的周邊間隔設置有若干條環狀指示線,以及兩條縱橫交錯設置的直線指示線,兩直線指示線的交點位于指示標記處,可根據線墜所指示的位置方便快捷的進行調
-K-
T O
[0060]使用時,調節皮數桿28的設置方向,使線墜15與指示標記16正對,此時皮數桿28為豎直方向,由于皮數桿28與中部伸縮結構垂直,中部伸縮結構、雙向伸縮桿11a、雙向伸縮桿I Ib、雙向伸縮桿11 c、雙向伸縮桿11d就位于水平面上,便于拉垂線。
[0061 ] 第四實施例
[0062]由圖10和圖11可知,該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
[0063]該連接結構包括:一端與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桿17,在第一連桿17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圓形板18;與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且環繞第一連桿17設置的至少兩根第二連桿19;環繞圓形板18設置的圓環20,圓形板18與圓環20的內圈之間留有空間,至少兩根第二連桿19分別與圓環20固定連接;在圓形板18與圓環20之間設有至少兩根螺紋桿21,螺紋桿21的一端與皮數桿28端部固定連接,螺紋桿21的另一端穿過圓形板18與圓環20之間的空間,在螺紋桿21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緊固螺母22,緊固螺母22的內切圓直徑大于圓環20的內圈與圓形板18之間的距離。
[0064]使用時,將緊固螺母22擰緊,在緊固螺母22、螺紋桿21的擠壓力作用下圓形板18、圓環20固定在皮數桿28的端部上,第一連桿17固定連接在中部伸縮結構與圓形板18之間、第二連桿19固定連接在中部伸縮結構與圓環20之間,這樣砌體伸縮架與皮數桿28就固定連接在一起;需要調節位置時,松開緊固螺母22然后轉動砌體伸縮架,圓形板18與圓環20就會在螺紋桿21的限位作用下轉動,轉動到位置之后再將緊固螺母22擰緊即可。
[0065]第五實施例
[0066]由圖12可知,該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
[0067]該連接結構包括:與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23、與皮數桿28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24,在第一固定板23的周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長形通孔25,在第二固定板24上對應每個長形通孔25處分別設有一個由第二固定板24的邊緣向內延伸的長形槽26,在長形通孔25與對應的長形槽26之間還設置有連接螺栓27。便于連接和拆卸,使用方便。
[006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砌體伸縮架包括:中部伸縮結構,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包括兩根縱橫交錯設置的伸縮臂,兩所述伸縮臂位于不同平面上;每根所述伸縮臂包括端部處固定連接的兩根單向伸縮桿,兩所述單向伸縮桿的軸線同向且不共線;在每根所述單向伸縮桿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與同一所述伸縮臂連接的兩所述雙向伸縮桿共面,一所述伸縮臂上的兩根所述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與另一所述伸縮臂上的兩根所述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平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伸縮臂的兩單向伸縮桿端部之間設有圓環,在兩所述伸縮臂的圓環之間串接有連接件。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伸縮桿包括中間套筒、分別與所述中間套筒的兩端依次套接的若干段分桿體;所述單向伸縮桿包括依次套接的至少兩段分桿體;在所述中間套筒與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兩相鄰的分桿體之間分別設有緊固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所述分桿體側壁之間的至少兩個彈簧片,至少兩個所述彈簧片沿所述分桿體的周向均分設置,每個所述彈簧片與位于內側的所述分桿體側壁固定連接,在兩套設所述分桿體位于外側的所述分桿體的端部設有環狀的阻擋部。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間隔設置在所述套筒端部處的兩個圓球、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圓球之間的壓縮彈簧,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彈性彎折桿的兩彎折臂上的圓球,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圓球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設置在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腔中的彈性彎折桿、分別設置在所述彈性彎折桿的兩彎折臂上的彎折部,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彎折部處設有通孔,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彎折部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包括與兩套設分桿體位于內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兩端開口的套筒、間隔設置在所述套筒端部處的兩個按鈕、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按鈕之間的壓縮彈簧,在內側的分桿體的側壁上對應所述按鈕處設有通孔,所述按鈕上設有穿過所述通孔的凸出部,在外側的分桿體的內側壁上對應所述凸出部處設有沿分桿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的端處設有容置腔。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部伸縮結構上安裝有與其垂直的皮數桿,在所述皮數桿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之間設置有連接結構。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穿過所述中部伸縮結構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的螺紋桿、設置在所述螺紋桿上的緊固螺母。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一端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桿,在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圓形板;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且環繞所述第一連桿設置的至少兩根第二連桿;環繞所述圓形板設置的圓環,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的內圈之間留有空間,至少兩根所述第二連桿分別與所述圓環固定連接;在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之間設有至少兩根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圓形板與所述圓環之間的空間,在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緊固螺母,所述緊固螺母的內切圓直徑大于所述圓環的內圈與所述圓形板之間的距離。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與所述中部伸縮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與所述皮數桿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周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長形通孔,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對應每個所述長形通孔處分別設有一個由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邊緣向內延伸的長形槽,在所述長形通孔與對應的所述長形槽之間還設置有連接螺栓。13.根據權利要求9至12任一項所述的砌體伸縮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皮數桿的端部上還設有垂直指示結構,所述垂直指示結構包括與所述皮數桿端部間隔平行設置的平板,在所述平板與所述皮數桿端部之間設置有支撐件,在所述平板上連接有線墜,在所述皮數桿端部上與所述線墜正對處設有指示標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砌體伸縮架,包括中部伸縮結構,中部伸縮結構包括兩根縱橫交錯設置的伸縮臂,兩伸縮臂位于不同平面上;每根伸縮臂包括端部處固定連接的兩根單向伸縮桿,兩單向伸縮桿的軸線同向且不共線;在每根單向伸縮桿的外端上分別設置有與其垂直的雙向伸縮桿,與同一伸縮臂連接的兩雙向伸縮桿共面,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與另一伸縮臂上的兩根雙向伸縮桿所在的平面平行;使用時,可以在連線或者其它連接件上、單向伸縮桿、雙向伸縮桿上拉多根垂線,砌體時不同部分可以不同垂線作為參考標準使用,解決了現有皮數桿或者線墜固定不方便、只能作為砌體的局部參考的問題。
【IPC分類】E04G21/18
【公開號】CN205382717
【申請號】CN201620199362
【發明人】許里, 許文琪
【申請人】許里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