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屏蔽視窗,具體地說是一種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
背景技術:
屏蔽帳篷廣泛應用于國防建設,可有效抑制電磁干擾,防止信息泄露,起到電磁防護的作用。但其通風采光問題一直以來尚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常規的電磁屏蔽玻璃為剛性的窗口屏蔽材料,不能滿足軍用屏蔽帳篷的折疊運輸、儲存和頻繁的搭建、撤收的基本屬性。因此,研究符合軍用屏蔽帳篷實際使用要求,同時又具有較高的屏蔽效能的一種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是一重要問題。
經過檢索,得知一種柔性采光電磁屏蔽窗,公開(公告)號102291971A,公開(公告)日2011-12-21,包括一柔性金屬網,在金屬網的四周疊加一柔性金屬屏蔽布布框,金屬網的兩面復合柔性透明膠片。金屬屏蔽布布框與金屬網形成連續導電體,透明膠片將金屬網完全密封,使金屬網與外界空氣隔離,杜絕金屬網氧化、銹蝕,導致材料性能變化,喪失屏蔽性能的問題。金屬屏蔽布布框材料與帳篷屏蔽篷屏蔽布材料相同,窗體通過周邊的金屬屏蔽布布框與屏蔽篷縫合到一起。窗體的屏蔽效能不低于篷體的屏蔽效能,窗體與篷體一體化,無需后設,可折疊、包裝。
但上述公開技術,仍然不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不能保證絲網與屏蔽材料的電連續性,又比如不能有效防止絲網表面金屬層的氧化、銹蝕以及其它材料性能的變化,從而導致屏蔽效能降低的問題等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有效解決裝置內的通風、采光問題,并且具有質量輕、柔韌性好、耐折疊性強、電磁屏蔽效能優異、通風采光性能良好等優異特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該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包括柔性基層、金屬層、聚合物層,所述金屬層包括上金屬層、下金屬層,所述聚合物層包括上聚合物層、下聚合物層,所述柔性基層上表面鍍有上金屬層,上金屬層上表面設置上聚合物層,所述柔性基層下表面鍍有下金屬層,下金屬層下表面設置下聚合物層。
還包括柔性的窗口屏蔽材料,所述柔性基層與柔性的窗口屏蔽材料縫合成一體。
所述柔性基層為柔性的高導電的滌綸絲網。
所述上金屬層和下金屬層均為鍍有導電金屬和導磁金屬。
所述聚合物層為聚氨酯。
所述柔性基層采用真空蒸鍍或磁控濺射或電鍍或化學鍍方式在基材表面鍍覆金屬層,而后再對金屬層用聚氨酯進行表面處理得到表面聚氨酯層,即聚合物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高導電滌綸絲網,縫制過程中先與屏蔽材料層縫成一體,實現窗體與裝置一體化,無需后設,可折疊,便于包裝。表面鍍有金屬層保證了絲網與屏蔽材料的電連續性,通過聚氨酯表面處理可有效防止絲網表面金屬層的氧化、銹蝕以及其它材料性能的變化,從而導致屏蔽效能降低的問題,能在惡劣的環境中提供最佳的通風采光和電磁屏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柔性基層,2-金屬層,3-聚合物層。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據圖1,該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包括柔性基層1、金屬層2、聚合物層3,所述柔性基層為滌綸絲網,在滌綸絲網的表面鍍有金屬層2,分別為上金屬層和下金屬層,在金屬層2的表面有用聚合物處理的聚合物層3。分別為上、下聚合物層。所述上金屬層和下金屬層均為鍍有銀或銅或鎳或鐵鎳合金等常用導電金屬和導磁金屬。
加工制作時,按照尺寸裁剪滌綸絲網,對滌綸絲網進行表面金屬化處理、采用真空濺射工藝濺射金屬Cu,而后采用電鍍工藝分別電鍍金屬Ni得到金屬層2,而后再對金屬層2用聚氨酯進行表面處理得到表面聚氨酯層3,再按照尺寸進行裁剪,再與柔性的窗口屏蔽材料縫合成一體。
本實用新型柔性通風采光電磁屏蔽窗,由于對絲網進行了特殊的金屬化處理,使其物理特性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增強了其導電性,保證了屏蔽窗的屏蔽效能,具有寬頻屏蔽效果,經過特殊工藝,用聚氨酯對金屬層表面進行處理后,保護金屬層表面不被氧化, 并增強了金屬層使用壽命,保證了屏蔽窗的屏蔽效能的穩定性,減少屏蔽效能的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