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節能環保、轉換效率高的太陽能光伏幕墻。
背景技術:
光伏幕墻系統是光伏建筑一體化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該系統是一種應變氣候的建筑的圍護結構,同時又可利用建筑立面提供的空間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以緩解電網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現有的太陽能板在光伏轉換率方面一直不高,只有在強光下,光伏轉換才會比較高,而光伏轉換率低,這就直接影響了太陽能的轉化,特別是陰天的時候,轉換效率更低。而且當光伏幕墻吸收太陽光發電的時候,建筑立面會因為光伏板背板發熱而溫度升高,結果會導致建筑室內溫度升高,夏季空調負荷加大,還會導致光伏構件發電效率的降低、使用壽命縮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環保、轉換效率高的太陽能光伏幕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建筑外墻和光伏組件,所述光伏組件通過支撐件連接在建筑外墻上,且建筑外墻與光伏組件之間形成空腔,所述光伏組件與建筑外墻呈一定角度設置,所述光伏組件的外層玻璃表面凹凸不平,所述建筑外墻與光伏組件之間設置水流道,所述水流道的進水口連接自來水管。
本實用新型通過傾斜設置光伏組件,提高了采光效率;光伏組件的外層玻璃表面凹凸不平,通過折射原理使太陽光能夠更集中,以提高光照強度,從而提高光伏轉換率,使得人們在陰天等無強光的天氣依然能夠正常的使用太陽能板,光伏板背板散發的熱量存儲在空腔內,被水流道吸收來加熱水流道內的冷水,被加熱的水可用作生活用水,達到能源的充分利用,節能效果更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水流道在建筑外墻上分布示意圖;
圖中:1-建筑外墻,2-光伏組件,3-支撐件,4-空腔,5-水流道,6-進水口,7-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建筑外墻1和光伏組件2,所述光伏組件2通過支撐件3連接在建筑外墻1上,且建筑外墻1與光伏組件2之間形成空腔4,所述光伏組件2與建筑外墻1呈一定角度設置,所述光伏組件2的外層玻璃表面凹凸不平,所述建筑外墻1與光伏組件2之間設置水流道5,所述水流道5的進水口6連接自來水管。
所述光伏組件2自上而下向著遠離建筑外墻1的一側傾斜,所述光伏組件2與建筑外墻1的夾角為4~10°。
所述水流道5蜿蜒設置在建筑外墻1表面。
所述水流道5為吸熱材料制成。
所述空腔4為密閉空腔。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傾斜設置光伏組件,提高了采光效率;光伏組件的外層玻璃表面凹凸不平,通過折射原理使太陽光能夠更集中,以提高光照強度,從而提高光伏轉換率,使得人們在陰天等無強光的天氣依然能夠正常的使用太陽能板,光伏板背板散發的熱量存儲在空腔內,被水流道吸收來加熱水流道內的冷水,被加熱的水可用作生活用水,達到能源的充分利用,節能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