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輔助設備,具體是一種電線桿矯正器。
背景技術:
在一些低壓路中,使用圓柱型電線桿進行支撐,在一些受力不均或電線桿基底松軟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后,電線桿會產生一定的傾斜,為了消除電力輸送的安全隱患,需要對傾斜的電線桿進行矯正。目前,電力企業對傾斜電桿進行維修時,一般用人力進行校正,費時費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需停電后進行處理,影響電力輸送,給企業帶來損失,也使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了一種電線桿矯正器,它具有操作簡單、省力、攜帶方便、價格低廉、實用性強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線桿矯正器,包括連接電線桿的抱箍和液壓推動裝置,所述液壓推動裝置設置有兩個,液壓推動裝置的推動桿同時鉸接在一根平衡桿的兩端;所述平衡桿的中間與設有萬向節;所述萬向節通過連桿與抱箍連接。
所述液壓推動裝置設置在底板上。
所述連桿設置在抱箍的一側。
所述連桿與抱箍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
所述抱箍由兩個半圓形抱箍片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兩個液壓推動裝置之間的夾角為20-30度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過上述方案得出:由于設置兩個不同角度的推動裝置,使得在推動的過程中能避免矯正偏斜,而且兩個推動裝置通過平衡桿對抱箍進行推動,也降低了因兩個液壓系統不同步造成的偏斜。本發明以大地為支撐,利用千斤頂提供作用力對傾斜電桿進行校正,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對農作物的損壞程度 ;且處理時供電線路無需停電,不會影響電力輸送,不會對企業的生產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提高了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抱箍,2為連桿,3為平衡桿,4為液壓推動裝置,5為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電線桿矯正器,包括連接電線桿的抱箍1和液壓推動裝置4,所述液壓推動裝置4設置有兩個,液壓推動裝置4的推動桿同時鉸接在一根平衡桿3的兩端;所述平衡桿3的中間與設有萬向節;所述萬向節通過連桿2與抱箍1連接,連桿2設置在抱箍的一側,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抱箍1由兩個半圓形抱箍片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兩個液壓推動裝置4共同設置在底板5上。所述兩個液壓推動裝置之間的夾角為20度角。
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