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屋建設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
背景技術:
木結構建筑從結構形式上分,一般分為輕型木結構和重型木結構,主要結構構件均采用實木產品,輕型木結構即用規格材及木基結構板材或石膏板制作的木構架墻體、樓板和屋蓋系統構成的單層或多層建筑結構,重型木結構即承重構件采用方木或圓木制作的單層或多層木結構。木屋不僅冬暖夏涼、抗潮保濕、透氣性強,還蘊涵著醇厚的文化氣息,淳樸典雅;梅雨季節能調節濕度,當濕度大時木屋能自動吸潮,干燥時又會從自身的細胞中釋放水分,起到天然調節的作用;木材還有抗菌、殺菌、防蟲的作用;因此木屋享有“會呼吸的房屋”的美譽,是集綠色環保、健康、居住舒適、安全、貼近自然、使用壽命長和設計風格獨具個性等諸多優勢于一身的健康型住宅;它的建造,可隨意進行個性風格的設計造型,建設周期短,房屋的所有建筑產品都來自天然木材,環保無污染、結構強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達到環保、安全、健康住宅的各種要求,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木屋搭建建設過程中很多地方均需要進行連接,現在對于木結構多采用榫接,榫接普遍存在制作麻煩、連接牢固性差和安裝拆卸困難等缺點;隨著鑄造和五金行業的興起,隨之也出現了五金連接件,但是目前的木屋五金連接件多為單型號,內墻和外墻的夾縫需要分別進行固定連接,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連接穩定牢固性差。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包括內墻基板、固定外墻基板、可調外墻基板和間距調節機構;所述的內墻基板由兩塊垂直布置的內墻平板和內墻加強板組成,且兩塊內墻平板之間的連接角度為90度,兩塊內墻平板沿其垂直中心軸線上均勻布置有單排內墻安裝孔,內墻加強板在兩塊內墻 平板頂端,且內墻加強板呈“T”型結構;所述的固定外墻基板位于內墻基板左側,且固定外墻基板與內墻基板固連;所述的可調外墻基板位于內墻基板后側;所述的間距調節機構布置在內墻加強板和可調外墻基板之間,間距調節機構包括連接座、內墻螺桿、套筒和外墻螺桿;所述的連接座數量為二,內墻螺桿一端固定在內墻加強板上,內墻螺桿另一端套裝在套筒內部,外墻螺桿一端安裝在套筒內部,外墻螺桿另一端在可調外墻基板上,間距調節機構一方面起到了調節固定外墻基板和內墻基板之間距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本發明對兩不同厚度墻體進行連接固定時的承載作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定外墻基板和可調外墻基板的布置位置為相互垂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內墻基板、固定外墻基板和可調外墻基板的材質為鍍鋅鋼板材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套筒中心位置處開設有通孔,通孔內側壁上設置有與內墻螺桿以及外墻螺桿相配合的內螺紋,且套筒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防滑橡膠套,防滑橡膠套主要增大在轉動套筒時的摩擦力,更加便于調節內墻基板和可調外墻基板之間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簡單和制作成本低等特點,相比現有技術,其可以一次性將兩個厚度不同的墻體之間進行連接,省時省力,且連接牢固性好,拆卸安裝方便,且可以適用各種不同厚度墻體之間的連接固定,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變間距可調式木屋內外墻頂角連接座,包括內墻基板1、固定外墻基板2、可調外墻基板3和間距調節機構4;所述的內墻基板1由兩塊垂直布置的內墻平 板和內墻加強板組成,且兩塊內墻平板之間的連接角度為90度,兩塊內墻平板沿其垂直中心軸線上均勻布置有單排內墻安裝孔,內墻加強板在兩塊內墻平板頂端,且內墻加強板呈“T”型結構;所述的固定外墻基板2位于內墻基板1左側,且固定外墻基板2與內墻基板1固連,固定外墻基板2和可調外墻基板3的布置位置為相互垂直;所述的可調外墻基板3位于內墻基板1后側,且內墻基板1、固定外墻基板1和可調外墻基板3的材質為鍍鋅鋼板材料;所述的間距調節機構4布置在內墻加強板和可調外墻基板3之間,間距調節機構4包括連接座41、內墻螺桿42、套筒43和外墻螺桿44;所述的連接座41數量為二,內墻螺桿42一端固定在內墻加強板上,內墻螺桿42另一端套裝在套筒43內部,外墻螺桿44一端安裝在套筒43內部,外墻螺桿42另一端在可調外墻基板3上,間距調節機構4一方面起到了調節固定外墻基板2和內墻基板1之間距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本發明對兩不同厚度墻體5進行連接固定時的承載作用。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的套筒43中心位置處開設有通孔,通孔內側壁上設置有與內墻螺桿42以及外墻螺桿44相配合的內螺紋,且套筒43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防滑橡膠套,防滑橡膠套主要增大在轉動套筒43時的摩擦力,更加便于調節內墻基板1和可調外墻基板3之間的距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