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懸挑式移動腳手架。
背景技術:
為滿足建筑工程洞口、采光井等側立面裝飾要求,需要使用傳統腳手架進行施工,傳統腳手架上焊接爬梯,工人需要爬梯來上下腳手架,上下攀爬腳手架容易滑倒,存在安全隱患。腳手架的操作平臺不能升降,工人只能站立式操作,當建筑工程側立面太低時,工人只能蹲在操作平臺上進行施工,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勞動效率、保證工人安全并且能對不同高度側立面進行施工的懸挑式移動腳手架。
一種懸挑式移動腳手架,包括底板以及設置在底板底部的腳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內設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內設置有提升裝置,所述底板一側設置有配重。
其中,所述提升裝置包括鏈條、鏈輪以及設置在所述鏈條上的座椅,所述鏈條繞裝在所述鏈輪上,所述鏈輪設置在轉軸上,所述轉軸與電機A通過聯軸器連接。
其中,所述軌道相對兩側面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之間設置有齒輪,所述滑塊上端設置有交流電機B,穿過所述滑塊的所述電機B的輸出軸上設置有所述齒輪。
其中,所述轉軸設置在帶立式座軸承內,所述帶立式座軸承設置在所述通道內。
其中,所述通道呈7字形,所述通道拐角處設置有導向鏈輪,所述導向鏈輪通過所述帶立式座軸承設置在所述轉軸上。
其中,所述鏈條為封閉鏈條,所述鏈條呈7字形。
其中,所述座椅與所述鏈條上的內鏈節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腳輪包括連接座、支撐架以及滾輪,所述滾輪上設置有剎車機構,所述剎車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架上的剎車片。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腳手架移動到需要施工的位置,啟動電機A,對支架在軌道上的位置做粗略的調節,調節好支架的位置后,工人坐在座椅上,開啟電機B,通過鏈條提升將工人提升到需要施工的側立面的位置。
通過試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齒輪齒條的形式對滑塊上的支架進行粗略的調節,傳遞動力大,工作平穩,可靠性高,采用鏈條提升的方式解決人工攀爬腳手架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鏈條采用封閉7字形,可以對不同高度的側立面進行施工,解決只能站立式施工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軌道與滑塊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的B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提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腳輪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底板;2、腳輪;3、軌道;4、滑塊;5、支架;6、通道;7、提升裝置;8、配重;9、鏈條;10、鏈輪;11、座椅;12、轉軸;13、電機A;14、齒條;15、齒輪;16、電機B;17、帶立式座軸承;18、導向鏈輪;19、連接座;20、支撐架;21、滾輪;22、剎車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實施例1
參見圖1-7,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懸挑式移動腳手架,包括底板1以及設置在底板1底部的腳輪2,底板1上端設置有軌道3,軌道3上設置有滑塊4,滑塊4上設置有支架5,支架5內設置有通道6,通道6內設置有提升裝置7,底板1一側設置有配重8。
滾輪上設置有剎車片,將移動腳手架通過滾輪推到需要施工的位置,然后鎖定滾輪,將支架設置在滑塊上,根據需要施工的側立面的位置,對支架在軌道上的位置做粗略的調節,為了防止支架在軌道上傾覆,在底板一端設立配重,在支架的通道內設置提升裝置,人坐在提升裝置上可以解決上下攀爬腳手架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提升裝置7包括鏈條9、鏈輪10以及設置在鏈條9上的座椅11,鏈條9繞裝在鏈輪10上,鏈輪10設置在轉軸12上,轉軸12與電機A13通過聯軸器連接。
將提升裝置設置成鏈條提升的形式,電機A采用交流電供電的形式,保證兩臺電機A同步工作,將電機A的輸出軸與轉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轉軸旋轉帶動鏈輪旋轉,鏈條繞裝在鏈輪上,隨著電機輸出軸的旋轉而旋轉,將座椅固定連接在鏈條某個鏈節的內側面,座椅隨著鏈條的旋轉實現上下運動。
軌道3相對兩側面設置有齒條14,齒條14之間設置有齒輪15,滑塊4上端設置有電機B16,穿過滑塊4的電機B16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輪15。
將齒條固定在軌道相對的兩側面,在兩側面內設置齒輪,滑塊上方設置電機B,電機B采用交流供電的方式,帶動齒輪旋轉,齒輪與兩側的齒條嚙合,電機B正反轉,實現滑塊在軌道上左右運動。
轉軸12設置在帶立式座軸承17內,帶立式座軸承17設置在通道6內。
帶立式座軸承起到的作用,一是支撐作用,另一個是實現傳動作用。
通道6呈7字形,通道6拐角處設置有導向鏈輪18,導向鏈輪18通過帶立式座軸承17設置在轉軸12上。
鏈條9為封閉鏈條,鏈條9呈7字形。
座椅11與鏈條9上的內鏈節固定連接。
通道呈7字形,鏈條也呈封閉的7字形,以鏈條順時針運動、以最低端水平面為起始運動位置為例,固定在鏈條上的座椅運動方式為:水平向右-豎直向上-水平向左-豎直向下-水平向右-豎直向下-水平向右的封閉循環運動方式,尤其在水平向左倒豎直向下的運動方式時,可以解決對不同高度側立面進行施工的目的,整個運動過程采用封閉式循環運動方式,當施工完成式,人坐在座椅上可以回到地面上,解決了上下腳手架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腳輪2包括連接座19、支撐架20以及滾輪21,滾輪21上設置有剎車機構,剎車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支撐架20上的剎車片22。
剎車片具有釋放狀態和剎車狀態,當剎車片處于釋放狀態時,剎車片與滾輪脫離,當剎車片處于剎車狀態時,剎車片抵在滾輪上,限制滾輪轉動。
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