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外墻、鋼板側模和內側木模;外墻設置有后澆帶;豎向鋼板預埋件固定預埋設置在后澆帶兩側外墻的外側緣上;內襯卡箍沿豎向鋼板預埋件的上下跨度等距間隔排列,且內襯卡箍橫向設置,橫向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列豎向鋼板預埋件上;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底部焊接固定設置在內襯卡箍的外緣上,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兩邊緣與豎向鋼板預埋件焊接固定;鋼板側模縱向鋪設覆蓋后澆帶。該裝置使外墻和后澆帶之間固定牢靠,墻體拉結力量大,有效保證外墻防水層的穩定性,避免產生防水層滲漏現象;不會影響后澆帶混凝土施工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
目.0
【背景技術】
[0002]—般的,因地下室后澆帶封閉按設計要求時間較長,外墻防水要提前施工,在地下室外墻后澆帶部位目前大多采用預制板與鋼筋拉鉤連接或磚墻作側模的施工方式,缺點一是對后期后澆帶混凝土澆筑的側壓力由于固定不牢或墻體拉結不理想,對外墻防水在后澆帶部位造成破壞;產生滲漏現象;二是外墻內側模板單側支設造成困難,混凝土振搗不敢正常振搗,從而影響后澆帶混凝土施工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其結構包括外墻、鋼板側模和內側木模;
[0005]外墻設置有后澆帶;
[0006]單元塊的鋼板側模在外墻外側的寬度覆蓋后澆帶的寬度;
[0007]豎向鋼板預埋件固定預埋設置在后澆帶兩側外墻的外側緣上;
[0008]內襯卡箍沿豎向鋼板預埋件的上下跨度等距間隔排列,且內襯卡箍橫向設置,橫向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列豎向鋼板預埋件上;
[0009]內襯卡箍的外緣向外墻外側探出鋼板側模厚度的距離;
[0010]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底部焊接固定設置在內襯卡箍的外緣上,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兩邊緣與豎向鋼板預埋件焊接固定;
[0011 ]鋼板側模縱向鋪設覆蓋后澆帶;
[0012]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內表面焊接止水對拉螺桿,止水對拉螺桿在鋼板側模的豎向三排、橫向三列設置排列;
[0013]止水對拉螺桿的長度大于外墻壁厚;
[0014]鋼板側模錨入后澆帶內錨筋與后澆帶內錨筋拉結固定;
[0015]后澆帶的內側設置有內側木模,內側木模與外墻內側面相齊平;
[0016]外墻外側面以及鋼板側模外側面共同設置建筑防水層。
[0017]豎向鋼板預埋件采用角鋼式豎向鋼板預埋件。
[0018]內襯卡箍采用角鋼式內襯卡箍。
[001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20]該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使外墻和后澆帶之間固定牢靠,墻體拉結力量大,有效保證外墻防水層的穩定性,避免產生防水層滲漏現象;不會影響后澆帶混凝土施工質量。
[0021]該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0022]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鋼板側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0026]1、外墻,2、后澆帶,3、鋼板側模,4、豎向鋼板預埋件,5、內襯卡箍,6、止水對拉螺桿,7、后澆帶內錨筋,8、內側木模,9、建筑防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
[0028]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其結構包括外墻1、鋼板側模和內側木模;
[0029]外墻I設置有后澆帶2;
[0030]單元塊的鋼板側模3在外墻外側的寬度覆蓋后澆帶的寬度;
[0031]豎向鋼板預埋件4固定預埋設置在后澆帶2兩側外墻的外側緣上;
[0032]內襯卡箍5沿豎向鋼板預埋件的上下跨度等距間隔排列,且內襯卡箍5橫向設置,橫向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列豎向鋼板預埋件4上;
[0033]內襯卡箍5的外緣向外墻外側探出鋼板側模厚度的距離;
[0034]單元塊的鋼板側模3的底部焊接固定設置在內襯卡箍5的外緣上,單元塊的鋼板側模3的兩邊緣與豎向鋼板預埋件4焊接固定;
[0035]鋼板側模3縱向鋪設覆蓋后澆帶2;
[0036]單元塊的鋼板側模3的內表面焊接止水對拉螺桿,6止水對拉螺桿6在鋼板側模的豎向三排、橫向三列設置排列;
[0037]止水對拉螺桿6的長度大于外墻壁厚;
[0038]鋼板側模3錨入后澆帶內錨筋7與后澆帶內錨筋拉結固定;
[0039]后澆帶2的內側設置有內側木模8,內側木模8與外墻內側面相齊平;
[0040]外墻外側面以及鋼板側模外側面共同設置建筑防水層9。
[0041 ]豎向鋼板預埋件4采用角鋼式豎向鋼板預埋件。
[0042]內襯卡箍5采用角鋼式內襯卡箍。
[0043]其中:
[0044]鋼板側模包括鋼板、止水對拉螺桿;鋼板側模尺寸采用厚10mm,寬860mm、高1200mm,側模寬度每側超后澆帶(800mm寬)30mm,側模底部支撐在內襯卡箍角鋼上,兩側與豎向鋼板預埋件焊接固定;鋼板側模的內表面焊接0 14止水對拉螺桿,間距豎向三排,間距400mm,橫向三列,間距400mm,螺桿長度為墻厚+150mm。另外鋼板銷入后饒帶銷筋與后饒帶內鋼筋拉結臨時固定。
[0045]預埋件采用角鋼,規格L50X 50X3,錨筋采用08鋼筋,在后澆帶外墻外側沿兩側豎向通長預埋角鋼預埋件。
[0046]豎向內襯卡箍采用角鋼,規格L50X 50 X 3,在兩側預埋件沿后澆帶豎向間距1200mm焊接角鋼,卡箍角鋼伸出墻面I Omm,作為底模支撐鋼板側模。
[0047]內側木模采用15厚木模板,支撐采用木方40X 70,鋼管采用048.3。
【主權項】
1.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墻、鋼板側模和內側木模; 外墻設置有后澆帶; 單元塊的鋼板側模在外墻外側的寬度覆蓋后澆帶的寬度; 豎向鋼板預埋件固定預埋設置在后澆帶兩側外墻的外側緣上; 內襯卡箍沿豎向鋼板預埋件的上下跨度等距間隔排列,且內襯卡箍橫向設置,橫向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列豎向鋼板預埋件上; 內襯卡箍的外緣向外墻外側探出鋼板側模厚度的距離; 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底部焊接固定設置在內襯卡箍的外緣上,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兩邊緣與豎向鋼板預埋件焊接固定; 鋼板側模縱向鋪設覆蓋后澆帶; 單元塊的鋼板側模的內表面焊接止水對拉螺桿,止水對拉螺桿在鋼板側模的豎向三排、橫向三列設置排列; 止水對拉螺桿的長度大于外墻壁厚; 鋼板側模錨入后澆帶內錨筋與后澆帶內錨筋拉結固定; 后澆帶的內側設置有內側木模,內側木模與外墻內側面相齊平; 外墻外側面以及鋼板側模外側面共同設置建筑防水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其特征在于:豎向鋼板預埋件采用角鋼式豎向鋼板預埋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側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內襯卡箍采用角鋼式內襯卡箍。
【文檔編號】E04G11/08GK205713078SQ20162057369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發明人】朱寶君
【申請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