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由鋼板和六邊形型材組成的鋼管束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在建筑中,按主體結構的材料分,常用的有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兩種。
傳統的混凝土結構需要現場大量人工,而且施工中木材應用較多,廢水、揚塵等污染嚴重,不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的政策要求。但混凝土結構中的剪力墻結構體系,在提供較好抗側剛度的同時,建筑布局靈活。特別是在住宅結構中,剪力墻較薄,與建筑分割墻體可以有益結合,提供舒適的室內空間。
鋼結構是一種產業化的建筑體系,滿足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制作、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工業化標準要求。現場裝配化施工節約大量人工,且施工廢料少,節能環保。鋼結構體系中的鋼柱、鋼梁、支撐等構件,人工制作仍占相當大的比例,且節點域構造復雜,制作成本高。鋼柱多為方矩形柱,在住宅中應用時,室內有鋼柱凸角,給建筑布置帶來不便。
如果將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有效的結合起來,研究一種新型抗側力構件,充分發揮混凝土剪力墻的建筑布局靈活、鋼結構制作工業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優勢,同時發揮鋼材輕質高強、混凝土剛度大的材料性能優勢,對目前建筑結構體系中的缺點,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抗側力構件存在的構件制作復雜、現場需要大量人工、施工困難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鋼量經濟、構件制作簡單、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業化生產、充分發揮鋼材與混凝土的性能優勢、有利于節約材料、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居住環境、社會經濟性能好的由鋼板和六邊形型材組成的鋼管束組合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由鋼板和六邊形型材組成的鋼管束組合結構,由鋼管束總成構成,所述的鋼管束總成由多個鋼管單元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鋼管單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內澆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鋼管單元是橫截面呈平行六邊形的型材,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具有水平方向的對稱軸,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由上邊、下邊、左上邊、左下邊、右上邊和右下邊組成,所述的左上邊與左下邊之間的第一連接點位于所述的對稱軸上,所述的右上邊和右下邊之間的第二連接點位于所述的對稱軸上;相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的上邊之間通過封板搭接形成上翼緣,相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的下邊之間通過封板搭接形成下翼緣,所述的封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鉚釘連接在上邊或下邊上,所述的第一連接點與相鄰鋼管單元的第二連接點焊接;
所述的右上邊與相鄰鋼管單元的左上邊以及所述的封板圍合形成線槽,所述的右下邊與相鄰鋼管單元的左下邊以及所述的封板圍合形成線槽;
所述的上翼緣和下翼緣均與所述的對稱軸平行;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的左上邊、左下邊、右上邊和右下邊共同形成上翼緣和下翼緣之間的腹板;
所述的上邊和下邊上平上分別平行排列有多個斷面為V字形的壓型,多個V字形的壓型均凹向鋼管單元的內腔,上、下邊上的V字形的壓型一一對應。
進一步,所述的封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鉚釘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連接點和第二連接點為面接觸。
進一步,所述的混凝土可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強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六邊形鋼管之間通過接觸面焊接,同時通過鉚釘鉚固,減少焊接量,提升鋼管束強度;
2、三角形空間可以用來穿管線,便于裝修布置線路;
3、六邊形鋼管軋制時壓型折彎可以提高鋼管束的軸向強度;
4、六邊形鋼管接觸面形成的夾角有利于焊接,且焊縫成型美觀;
5、鋼管束組合結構構件中,鋼管束工廠化制作,現場裝配化施工,內部澆筑的混凝土為一整體,澆筑方便,不需支模;
6、鋼管束組合結構構件生產的所有工序采用工業化設備,生產速度快,產品質量可靠,大量節省人工;
7、鋼管束組合結構構件既作為豎向承重構件,又作為抗側力構件。墻體厚度較薄,結合建筑隔墻布置,室內空間劃分靈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束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由鋼板和六邊形型材組成的鋼管束組合結構,由鋼管束總成構成,所述的鋼管束總成由多個鋼管單元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鋼管單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內澆注混凝土;
所述的鋼管單元是橫截面呈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具有水平方向的對稱軸,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由上邊11、下邊12、左上邊13、左下邊14、右上邊15和右下邊16組成,所述的左上邊13與左下邊14之間的第一連接點17位于所述的對稱軸上,所述的右上邊15和右下邊16之間的第二連接點18位于所述的對稱軸上;相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的上邊11之間通過封板2搭接形成上翼緣,相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的下邊12之間通過封板2搭接形成下翼緣,所述的封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鉚釘3連接在上邊或下邊上,所述的第一連接點17與相鄰鋼管單元的第二連接點18焊接;
所述的右上邊15與相鄰鋼管單元的左上邊13以及所述的封板2圍合形成上線槽,所述的右下邊16與相鄰鋼管單元的左下邊14以及所述的封板2圍合形成下線槽;
所述的上翼緣和下翼緣均與所述的對稱軸平行;所述的平行六邊形的型材1的左上邊13、左下邊14、右上邊15和右下邊16共同形成上翼緣和下翼緣之間的腹板;
所述的上邊和下邊上平上分別平行排列有多個斷面為V字形的壓型19,多個V字形的壓型19均凹向鋼管單元的內腔,上、下邊上的V字形的壓型一一對應。
進一步,所述的封板2的兩端分別通過鉚釘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進一步,所述的第一連接點17和第二連接點18位面接觸。
進一步,所述的混凝土可以是普通混凝土、高強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