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修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墻面噴涂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墻面噴涂是當前室內、室外裝修中一項基本工作,根據客戶的實際要求,對墻面噴涂乳膠漆、彩色漆等,不僅色彩光亮,而且噴涂后的墻面光滑細膩,表面平整,相比于傳統的滾涂工藝,噴涂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
墻面噴涂中主要用到的設備有空壓機、風管和噴槍,利用空壓機提供噴涂動力,噴槍將漆噴涂在墻面上。現有的噴涂操作基本上都是靠人工來完成的,即工人直接手握噴槍,進行墻面的噴涂。這樣的操作方式有許多缺陷:首先,工人離噴槍太近,需要戴隔離口罩和保護服,然而即便如此,噴漆也容易對工人的健康造成損害;其次,采用人工噴涂的方式,容易造成噴涂不均勻,影響噴涂質量,增加噴漆的用量,增加經濟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墻面噴涂輔助裝置,可以更好地完成墻面噴涂工作,避免操作時工人離墻面太近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墻面噴涂輔助裝置,包括底臺,底臺上垂直設置有底柱,底柱上可拆卸地裝配有導向桿,導向桿的頂部開設有凹槽,凹槽中裝配有滾輪,滾輪的軸向與導向桿的軸向垂直;在導向桿側壁上活動式裝配有導臺,導臺下方設置有用于固定噴槍的夾具;所述的底臺上設置有收線電機,收線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收線輪,所述的導臺通過拉線繞過所述的滾輪后與收線輪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柱與導向桿采用螺紋配合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且導向桿與底柱同軸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臺的底部開設有T形的滑槽,底臺通過滑槽裝配在一個與墻面平行設置的軌道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臺上安裝有用于驅動底臺在軌道上移動的行走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的導臺的上表面上垂直設置有配重桿。
進一步地,所述的導臺為月牙形結構,導臺的兩端對稱設置滑塊,在所述的導向桿上沿軸向開設有一對卡槽,所述的導臺通過滑塊裝配在卡槽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導向桿上可拆卸地設置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包括圓弧形的限位卡圈,限位卡圈的兩端均開設有插孔,在導向桿上沿軸向開設有多組與插孔配合的卡孔,通過插銷插入插孔、卡孔以將限位裝置固定在導向桿上;在限位卡圈上設置有限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夾具包括固定臺,固定臺上固結有螺紋柱,固定臺的側面對稱鉸接有弧形的夾桿,夾桿與固定臺之間還設置有彈簧;夾具通過螺紋柱與導臺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手動或自動的模式利用噴槍進行墻面的噴涂,噴涂按照一定的方向循序漸進地進行,從而使得墻面噴涂更加均勻,噴涂質量更好;
2.本實用新型可以調節噴涂的范圍,也可以把控噴涂的速度等,從而使本裝置的應用范圍較廣;
3.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工人直接與噴槍等部位接觸,減少了噴漆對工人健康的損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導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限位卡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收線輪,2—收線電機,3—行走電機,4—滑槽,5—底臺,6—底柱,7—卡槽,8—夾具,81—夾桿,82—固定臺,83—螺紋柱,84—彈簧,9—導臺,10—配重桿,11—滾輪,12—導向桿,13—限位卡圈,14—限位塊,15—插孔,16—滑塊,17—卡孔,18—拉線。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墻面噴涂輔助裝置,包括底臺5,底臺5上垂直設置有底柱6,底柱6上可拆卸地裝配有導向桿12,導向桿12的頂部開設有凹槽,凹槽中裝配有滾輪11,滾輪11的軸向與導向桿12的軸向垂直;在導向桿12側壁上活動式裝配有導臺9,導臺9下方設置有用于固定噴槍的夾具8;所述的底臺5上設置有收線電機2,收線電機2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收線輪1,所述的導臺9通過拉線18繞過所述的滾輪11后與收線輪1連接。
本實用新型考慮到工人直接操作噴槍進行噴涂時存在不均勻、對健康損害較大的問題,設置了一種行走式的輔助裝置,如圖1所示,其基本結構包括一個底臺5,底臺5上設置有底柱6,底柱6用來安裝導向桿12。導向桿12是可拆卸結構,其與底柱6之間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連接并且同軸設置。導向桿12頂端要接近要噴涂墻面的頂部,以使噴涂范圍能覆蓋所有區域。導向桿12上安裝了可沿導向桿12傳動的夾具8,夾具8用來夾住噴槍。在實際使用時,先將底板放在靠近墻面的位置,然后將噴槍調試好后,將噴槍夾在夾具8中固定好,然后開啟收線電機2。收線電機2采用間歇驅動的模式,即通過收線輪1進行收線,使拉線18拖動導臺9帶動夾具8向上移動,在這個過程中,噴槍對墻面進行了一道噴涂;收線電機2的驅動軸向一個方向轉動若干圈以后,停止驅動,那么在噴槍、導臺9重力的作用下,噴槍會沿著導向桿12向下滑動,這個過程噴槍對墻面又噴涂了一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墻面進行上下往復噴涂,噴涂的同時,工人緩緩推動底臺5向前移動,即可對整面墻進行噴涂。
為了保證噴涂的均勻性,底臺5的底部開設有T形的滑槽4,底臺5通過滑槽4裝配在一個與墻面平行設置的軌道上;而上述的噴涂過程也可以自動化完成,即在底臺5上安裝有用于驅動底臺5在軌道上移動的行走電機3,打開行走電機3,按照一定的速率推動底臺5緩緩行進,則能自動完成墻面的噴涂。另外,為了調節導臺9自由下落時的速率,導臺9的上表面上垂直設置有配重桿10,配重桿10上可以視情況添加配重塊,以使得導臺9下落速率與上升速率相一致。
如圖2所示,導臺9為月牙形結構,導臺9的兩端對稱設置滑塊16,在所述的導向桿12上沿軸向開設有一對卡槽7,所述的導臺9通過滑塊16裝配在卡槽7上,使得導臺9可以沿著導向桿12上下滑動。
對于不同高度的墻面,要求噴槍的噴涂范圍是不同的,那么就要求噴槍在導向桿12上往復運動的范圍不同。為此,導向桿12上可拆卸地設置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包括圓弧形的限位卡圈13,限位卡圈13的兩端均開設有插孔15,在導向桿12上沿軸向開設有多組與插孔15配合的卡孔17,通過插銷插入插孔15、卡孔17以將限位裝置固定在導向桿12上;在限位卡圈13上設置有限位塊14。當導臺9運動至與限位塊14接觸時,不能繼續運動,此時收線電機2停止轉動,然后使導臺9自然下落。具體地,可以對應地調整收線電機2每次驅動時轉動的圈數,也可以在限位塊14、導臺9上安裝行程開關以控制收線電機2。
本方案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夾具8結構,如圖4所示,夾具8包括固定臺82,固定臺82上固結有螺紋柱83,固定臺82的側面對稱鉸接有弧形的夾桿81,夾桿81與固定臺82之間還設置有彈簧84;夾具8通過螺紋柱83與導臺9可拆卸連接。本方案的這種夾具8能保證對噴槍的夾持穩固,同時也方便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