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候車亭。
背景技術:
候車亭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設施,既美觀又實用的候車亭也成為了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現有的候車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功能單一的候車亭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近幾年,公共自行車租賃裝置已經在城市逐漸普及,極大方便了人們出行,并且環保節能,深受市民喜愛。但是現有的公共自行車租賃亭和候車亭都是分開設置,不僅降低了城市道路的空間利用率,電網布局困難,并且乘客公交下站后,需要多走一段路才能達到公共自行車租賃亭,十分不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候車亭,其將候車區和自行車租賃區相結合,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便于市民出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功能候車亭,它包括候車亭,候車亭中部設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候車亭分隔成左側候車區以及右側自行車租賃區;所述自行車租賃區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鎖車架以及自行車,所述鎖車架上左右間隔設置若干用于支撐并鎖定自行車的鎖車位。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候車亭包括左側候車區以及右側自行車租賃區,不僅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方便電網統一施工,而且便于市民出行,到站就能租借自行車,無需步行。
2.自行車租賃區上設置便于取車的緩沖區,緩沖區可有效防止在取車時,自行車倒退進入公交進站區,避免安全隱患。
3.網絡售票機不僅可以用于查詢購票信息或購買車票,而且避免了通道被最右側的自行車擋住,提高候車亭的空間利用率。
4.候車區內設置擋雨室,當風雨較大時,可以給候車者提供庇護,避免風雨侵襲。
5.候車亭左端側設有飲水裝置,使得候車者可以輕松地購買到便宜的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候車亭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正視圖。
圖3是圖1的后視圖。
圖4是圖1的右視圖。
圖5是圖1的左視圖。
標號說明:1候車亭、1-1分隔板、1-2支撐立板、1-3支撐面、2候車區、2-1前側透光面、2-2后側透光面、2-3右側透光面、2-4廣告欄、2-5座椅、2-6橫向欄桿、3自行車租賃區、3-1鎖車架、3-2自行車、3-3鎖車位、3-4緩沖區、3-5網絡售票機、4凸臺、4-1斜坡、5飲水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
技術實現要素:
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候車亭的實施例示意圖。
一種多功能候車亭,它包括候車亭1,候車亭1中部設置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將候車亭1分隔成左側候車區2以及右側自行車租賃區3;所述自行車租賃區3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鎖車架3-1以及自行車3-2,所述鎖車架3-1上左右間隔設置若干用于支撐并鎖定自行車3-2的鎖車位3-3。
所述鎖車架3-1設置在候車亭1后側,所述自行車3-2前部鎖定在鎖車架3-1上,自行車3-2尾部朝向候車亭1前側。
所述自行車租賃區3上設有便于取車的緩沖區3-4,緩沖區3-4位于鎖定自行車3-2尾部前側。
緩沖區3-4設置是為了防止在取車時,自行車3-2倒退進入公交進站區。
所述候車亭1右端側設有兩支撐立板1-2,所述支撐立板1-2前后間隔設置,其中間形成容自行車3-2進出的通道。
自行車3-2從上述通道進出候車亭,并且從候車亭后側駛入自行車道。
所述鎖車架3-1和后側支撐立板1-2之間設有網絡售票機3-5。
網絡售票機3-5用于查詢購票信息或購買車票。
網絡售票機3-5設置使得鎖車架3-1上最右側的自行車3-2與支撐立板1-2所成通道之間留有空間,防止通道被最右側的自行車3-2擋住。
所述候車亭1設置在凸臺4上,凸臺4后側正對自行車租賃區3位置設置斜坡4-1。斜坡4-1設置方便自行車3-2上下凸臺4,并且起到引導作用,防止自行車3-2從其他位置進出候車亭1。
所述候車亭1左端側設有支撐面1-3,所述支撐面1-3外側設有飲水裝置5。
所述候車亭1頂棚的左右端分別通過支撐面1-3以及支撐立板1-2進行支撐。
所述候車區2內設有擋雨室,所述擋雨室由前側透光面2-1、后側透光面2-2、右側透光面2-3以及支撐面1-3圍成,且右側透光面開設進出口。透光面可采用玻璃材料或透明樹脂材料。
擋雨室設置是為了當風雨較大時,用于給候車者提供庇護,避免風雨侵襲。擋雨室內可設置飲料販賣機等。
右側透光面進出口上端設置電子報站牌。
所述候車區2后端側設有廣告欄2-4,廣告欄前側設有座椅2-5。
所述候車區2前端側設有橫向欄桿2-6,橫向欄桿2-6位于擋雨室和分隔板1-1之間,且其與擋雨室和分隔板1-1之間分別留有通道用于乘客進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