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混凝土泵管轉角處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工地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往往用混凝土泵作為混凝土的澆筑工具,通過預先安裝的混凝土泵管把混凝土輸送到待澆筑位置。為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泵管的固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泵管轉角處的固定。傳統固定方法是:采用直徑48mm鋼管+扣件搭設井子架的形式固定,經過長時間使用易受震動導致架體松弛而失去支撐作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泵管轉角處固定裝置,避免長時間工作后松動失去支撐作用,確保澆筑過程中泵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泵管轉角處固定裝置,包括鋼制的管卡、連接桿與錨具,所述管卡抱緊固定在混凝土泵管轉角處,所述連接桿的第一端與管卡連接,所述連接桿的第二端與錨具之間設有使兩者實現轉動的關節結構,所述錨具包括位于樓板上側的上固定板、位于樓板下側的下固定板,以及穿過上固定板、樓板、下固定板從而將錨具與樓板固定為一體的固定螺栓。
優選的,所述關節結構包括連接片及設于連接桿第二端的U型卡口,所述連接片的第一端伸入U型卡口內并通過第一螺栓實現與連接桿的鉸接,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通過第二螺栓與錨具鉸接。
優選的,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一對平行的豎直側板以及與豎直側板垂直交叉的加強筋板,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伸入兩豎直側板之間并由第二螺栓穿過。
優選的,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焊接有供第二螺栓穿過的鋼管。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第一端與管卡焊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采用錨具與樓板固定,固定更加牢固,連接桿的第一端與管卡固定連接,第二端與錨具之間設有關節結構,從而通過關節結構分散泵送壓力,不會因為泵管震動影響結構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還在于:
①可以在工廠內集中加工,周轉使用,節省成本。
②無需搭設井子架,占地面積小,對周圍施工無影響。
③施工簡單,節約人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透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混凝土泵管轉角處固定裝置,包括鋼制的管卡4、連接桿3與錨具1,所述管卡4抱緊固定在混凝土泵管轉角處,所述連接桿的第一端與管卡連接,所述連接桿的第二端與錨具之間設有使兩者實現轉動的關節結構,所述連接桿的第一端與管卡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錨具1包括位于樓板上側的上固定板11、位于樓板下側的下固定板12,以及穿過上固定板11、樓板、下固定板12從而將錨具1與樓板固定為一體的固定螺栓。上固定板11、樓板、下固定板12上設有供固定螺栓穿過的固定孔。
所述關節結構包括連接片2及設于連接桿第二端的U型卡口,所述連接片的第一端伸入U型卡口內并通過第一螺栓實現與連接桿的鉸接,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通過第二螺栓與錨具鉸接。所述上固定板11上設有一對平行的豎直側板13以及與豎直側板垂直交叉的加強筋板14,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伸入兩豎直側板之間,所述連接片的第二端焊接有鋼管,第二螺栓穿過豎直側板13上通孔和鋼管實現連接片2與錨具1鉸接。
連接片2和錨具1通過第二螺栓可以上下轉動,連接桿3和連接片2通過第一螺栓可以左右轉動,因此,連接桿3與錨具1之間可以實現四個方向的轉動,上述轉動活動的結構,可以分散泵送壓力,不會因為泵管震動影響結構安全。進一步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與樓板之間設有墊片分散泵送壓力。
使用過程中,先根據施工方案在泵管轉角處的樓板上打固定孔,然后通過錨具把此固定裝置固定在樓板上,再通過管卡把泵管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