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
背景技術:
用復合材料制作的筋具有輕質高強、耐疲勞和抗腐蝕等優點,已經在土木工程中顯示了優勢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復合材料筋相比鋼筋,其橫向抗壓強度和抗剪能力較低,所以它的的錨固不同于普通鋼筋的錨固方式。從受力機理上看,復合材料筋錨具可分為機械式和粘結式兩種:機械式錨具主要靠夾片夾持筋材,由筋材表面的摩擦力傳力,在夾持過程中容易產生應力集中,造成筋材部分纖維絲斷裂從而提前被剪壞;粘結式錨具主要靠筋材界面與膠體的粘結力傳力,但是其錨固長度較長,且截面剪應力分布不均的問題影響其錨固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包括底座、上壓件和復合材料筋;所述底座上設有凹槽、所述上壓件底部設有凸起;所述凹槽最小寬度大于復合材料筋的寬度;所述復合材料筋端部沿凹槽內側壁和底面填入凹槽內;所述凸起伸入凹槽內且壓在復合材料筋上;所述復合材料筋端部設有環狀螺紋齒;所述凹槽和凸起與復合材料筋的接觸面上設有與復合材料筋端部環狀螺紋齒配合的齒。
作為改進,所述凸起的形狀與復合材料筋、凹槽配合。
作為另一種改進,底座、上壓件通過螺栓固定。
作為另一種改進,所述凹槽的內徑小于等于復合材料筋外徑。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載力高,連接效率高;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固定復合材料筋,在復合材料齒上施加徑向壓力,再通過復合材料齒根位置層間抗剪能力以及接觸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傳遞外荷載,從而達到錨固復合材料筋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的縱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見圖1和圖2,包括底座1、上壓件2和復合材料筋6;底座1上設有凹槽3、上壓件2底部設有凸起4;凹槽3最小寬度大于復合材料筋6的寬度;復合材料筋6端部沿凹槽3內側壁和底面填入凹槽3內;凸起4伸入凹槽3內且壓在復合材料筋6上;復合材料筋6端部設有環狀螺紋齒5;凹槽3和凸起4與復合材料筋6的接觸面上設有與復合材料筋6端部環狀螺紋齒5配合的齒。凸起4的形狀與復合材料筋6、凹槽3配合。底座1、上壓件2通過螺栓固定。
實施例2
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所述凹槽3的內徑等于復合材料筋6外徑。
實施例2
用于復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錨具,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所述凹槽3的內徑比復合材料筋6外徑略小。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對上述實例所做的修改和變更,仍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