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飾板掛裝結構,具體涉及一種膨脹縫處表面干掛裝飾板掛裝結構。
背景技術:
兩相鄰土建基礎間具有膨脹縫,或防震縫、伸縮縫、熱脹縫等,常會因為土建基礎間錯臺或錯位而導致裝飾板斷裂,或不完整。如在地下隧道內,由于其隧道基礎成型方法的不同,有些隧道是一節節的單獨的管節拼接組成的,管節與管節之間,留有一定量的接縫,該接縫由于熱脹冷縮以及地質條件的變化,可能會有一定時的伸縮、錯臺。而在側墻干掛搪瓷裝飾板時,必須考慮到這個問題,并且在隧道側墻表面搪瓷裝飾板掛裝完成后,其裝飾表面必須是完整的裝飾面。并且該處的伸縮量有時可能達到5CM-10CM左右,同時,兩片管節接縫處還會有錯臺現象發生,兩管節間的錯位量,在前后、上下方向有時可能達到5CM,也就是說,兩管節間的錯位,在前后左右上下六個方向都會存在,因此,此處的搪瓷裝飾板干掛結構必須具有六方向的活動調節余地。
以往在干掛時,遇到膨脹縫等處時,會將干掛結構在此斷開,膨脹縫兩邊的搪瓷裝飾板之間,留有一定量的間隙,間隙使用具有彈性的填縫膠填縫。使用過程中,當有熱脹冷縮發生時,通過此處的填縫膠的彈性來調節縫隙大小的變化。但次方法的調節量有限,超過1CM的量時就無法調節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膨脹縫處表面干掛裝飾板掛裝結構,該掛裝結構能夠應對相鄰土建基礎錯位,保證裝飾板面的完整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膨脹縫處表面干掛裝飾板掛裝結構,位于具有間隙構造的第一土建基礎和第二土建基礎處,包括龍骨系統,第一土建基礎具有第一裝飾板,第二土建基礎具有第二裝飾板,所述第一裝飾板和第二裝飾板之間具有跨接間隙構造的第三裝飾板,所述第三裝飾板左側與所述龍骨系統或第一裝飾板鉸接,所述第三裝飾板右側通過掛碼和掛鉤與所述第二土建基座相連,所述掛鉤和掛碼之間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均留有間隙。
“跨接”指第三裝飾板跨越了第一土建機構和第二土建機構之間的間隙構造。間隙構造包括基建部門建設的管節間膨脹防火等柔性構造,龍骨系統為間隙構造以外的其它地方的裝飾板的干掛系統構早。
優選的,所述第三裝飾板右側端部與所述第二土建基礎間具有遮縫板。
優選的,所述掛碼固接于所述第三裝飾板,且所述掛碼具有向下的開口,所述第二土建基礎具有彈性部件,所述掛鉤與所述彈性部件相連,所述掛碼的開口掛鉤于所述掛鉤。
優選的,所述遮縫板一端通過扭力彈簧與所述第二裝飾板鉸接,另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三裝飾板。
優選的,所述第一土建基礎和第二土建基礎還通過膨脹螺栓固有安裝卡片,所述彈性部件通過螺桿螺母一端安裝于所述安裝卡片內,另一端露出所述安裝卡片外,并與所述掛鉤相連。
優選的,所述掛鉤為一段扁鐵或不銹鋼扁塊,所述掛鉤左右兩端各開設有安裝孔。
優選的,所述第三裝飾板左側通過排鉸與所述龍骨系統或第一裝飾板相連,所述排鉸的一個活頁與所述第三裝飾板相連。另一個活頁與第一裝飾板或所述龍骨系統相連。排鉸為金屬排鉸,可以是不銹鋼的,或其他金屬材質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裝飾板、第二裝飾板和第三裝飾板均為搪瓷裝飾板。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掛裝結構能夠克服間隙構造(即相鄰土建基礎)存在左右方向的伸縮、上下方向的錯位及前后方向的錯位,使裝飾板之間可以相互活動,具有相應的六個方向的活動能力,從而保證裝飾面板的完整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優選實施例中掛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處放大圖;
圖4是圖1中C處放大圖;
圖5是實施例中所述掛碼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中所述掛鉤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中掛碼和圖6中掛鉤結合效果示意圖;其中:
1. 第一土建基礎,2. 第二土建基礎,3. 間隙構造,31.相鄰土建基礎間前后錯邊高度,4. 第一裝飾板,5. 第三裝飾板,51.排鉸,52.掛碼,521.開口,53.折邊,6. 第二裝飾板,61.扭力彈簧,62-1. 預安裝位置時的遮縫板,62-2. 正常位置時遮縫板,62-3.被壓迫時遮縫板,7. 安裝卡片,8.彈簧,81.掛鉤,811. 安裝孔,9. 龍骨系統,91. 膨脹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7所示,一種膨脹縫處表面干掛裝飾板掛裝結構,位于具有間隙構造3的第一土建基礎1和第二土建基礎2處,包括龍骨系統9,第一土建基礎1具有第一裝飾板4,第二土建基礎2具有第二裝飾板6,第一裝飾板4和第二裝飾板6之間具有跨接間隙構造3的第三裝飾板5,第三裝飾板5左側與龍骨系統9或第一裝飾板4鉸接,該鉸接通過排鉸51與龍骨系統9或第一裝飾板4相連,具體的,排鉸51的一個活頁與第三裝飾板5相連,另一個活頁與第一裝飾板4或龍骨系統9相連。第三裝飾板5右側通過掛碼52和掛鉤81與第二土建基座相連,掛鉤81和掛碼52之間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均留有間隙。
具體的,掛碼52固接于第三裝飾板5,且掛碼52具有向下的開口521,如圖5所示,掛鉤81為一段扁鐵或不銹鋼扁塊,其左右兩端各開設有安裝孔811,如圖6所示。第二土建基礎2具有彈性部件,掛鉤81與彈性部件相連,該彈性部件為彈簧8,也可選擇其他類型的彈性部件。掛碼52的開口521掛鉤81于掛鉤81,如圖7所示,圖中箭頭方向為兩者之間相互移動的方向。
本實施例所稱第一裝飾板4、第二裝飾板6和第三裝飾板5均為搪瓷裝飾板,具體為搪瓷鋼板,該搪瓷鋼板類似于盒子的形狀,其四周具有折向背面的折邊53,掛碼52就安裝于折邊53上,而掛碼52相當于第三裝飾板5的插銷,當第三裝飾板5處于關閉狀態時,掛碼52掛于掛鉤81上,第三裝飾板5處于關閉狀態(正常使用狀態)。
第三裝飾板5一側(包括端點)鉸接,另一側采用非固定掛靠形式,整體安裝采用門的安裝形式,使第三裝飾板5能夠以鉸接處為軸轉動,實現開合。該結構能夠提供當相鄰的第一土建基礎1和第二土建基礎2前后移動式裝飾板面的活動量,當相鄰的第一土建基礎1和第二土建基礎2前后移動時,第三裝飾板5可以沿鉸接處轉動一定的量,以適應相鄰土建基礎前后移動產生的影響。
第三裝飾板5另一側(本實施例指右側)的非固定掛靠形式中,掛碼52不承受第三裝飾板5的重量(第三裝飾板5的重量由左側的排鉸51承受),掛鉤81與掛碼52之間在左右及上下留有的孔隙能夠使第三裝飾板5相對掛鉤81進行左右、上下移動,該間隙約3-5cm,具體間隙長度可根據具體情況調節。以此來抵抗相鄰土建基礎左右伸縮及上下移動對裝飾面板的影響。
第一土建基礎1和第二土建基礎2還通過膨脹螺栓91固有安裝卡片7,以上所稱彈性部件通過螺桿螺母一端安裝于安裝卡片7內,另一端露出安裝卡片7外,并與掛鉤81相連。
當出現極端情況,如掛碼52與掛鉤81卡死,兩者之間無活動余地時,彈性部件、安裝螺桿螺母及安裝卡片7會利用自身形變來保證裝飾版面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第三裝飾板5右側端部與第二土建基礎2間具有遮縫板。遮縫板一端通過扭力彈簧61與所述第二裝飾板6鉸接,另一端搭接于第三裝飾板5。
因相鄰土建基礎(第一土建基礎1和第二土建基礎2)伸縮或錯位會產生間隙,因而使用該遮縫板遮蓋,進一步保證裝飾板面的完整性。遮縫板使用扭力彈簧61連接,扭力彈簧61一側與第二裝飾板6相連,另一端緊貼的搭接于第三裝飾板5,如圖4所示,62-1是預安裝位置時的遮縫板,安裝第三裝飾板5時再將遮縫板壓到正常位置62-2,以使其與現有一定扭應力,62-3是處于被壓迫時遮縫板狀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