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收集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層樓鑲嵌式垃圾通道。
背景技術:
對于高樓,如居民樓、學生宿舍樓,生活垃圾較多,而部分樓層未安裝電梯,垃圾清理搬運主要靠人工。一部分人將垃圾堆放于樓道,需要清潔人員定時上門收集,高層垃圾搬運過程中,會出現清潔人員工作辛苦,搬運難等問題!不僅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而且易造成樓道里經常堆滿垃圾,對整個居住環境帶來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層樓鑲嵌式垃圾通道,目的是便于高層樓垃圾導向樓下,減輕清潔工人工作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層樓鑲嵌式垃圾通道,包括與高層樓的樓道墻壁嵌接的導向通道,所述導向通道設有垃圾入口,所述垃圾通道還包括外蓋板、設于導向通道內的第一電機驅動機構、緩沖板和設于緩沖板上與第一電機驅動機構連接的傳感器,所述外蓋板與垃圾入口一側邊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驅動機構通過第一轉軸與緩沖板連接。
所述垃圾入口的底側邊通過彈性復位機構與外蓋板連接。
所述垃圾通道還包括第二電機驅動機構,所述外蓋板與垃圾入口的底側邊通過第二轉軸連接,所述第二電機驅動機構通過第二轉軸帶動外蓋板開閉垃圾入口。
所述外蓋板與垃圾入口之間設有密封結構。
所述導向通道的底端設有折彎結構。
所述垃圾入口為多個,且多個垃圾入口均布于每一層樓道的導向通道上。
所述導向通道為六邊形立體通道結構。
所述緩沖板為相對導向通道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的板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有效解決高樓層垃圾難處理,以及解決人工搬運垃圾下樓的問題。更加環保的同時有效減輕工作量。而且該設施制造簡單成本低,尤其適用學校教學樓、寢室樓的垃圾處理。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垃圾入口與外蓋板打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外蓋板通過扇形片蓋合垃圾入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外蓋板通過扇形片打開垃圾入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導向通道,2、垃圾入口,3、外蓋板,4、緩沖板,5、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高層樓鑲嵌式垃圾通道,包括與高層樓的樓道墻壁嵌接的導向通道1,導向通道1設有垃圾入口2,該垃圾通道還包括外蓋板3、設于導向通道1內的第一電機驅動機構、緩沖板4和設于緩沖板4上與第一電機驅動機構連接的傳感器5,外蓋板3與垃圾入口2一側邊轉動連接,第一電機驅動機構通過第一轉軸與緩沖板4連接。垃圾入口2為多個,且多個垃圾入口2均布于每一層樓道的導向通道1上。緩沖板4為相對導向通道1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的板狀結構,采用向下傾斜的結構,便于垃圾導向通道底端,便于垃圾流通,避免堵塞現象的發生。
傳感器5可以為紅外傳感器,當垃圾投入時,垃圾從垃圾入口進入并朝向緩沖板4降落,當降落到緩沖板位置時,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到投入垃圾的信號,并對此垃圾信號進行處理,然后控制第一電機驅動機構工作,使第一電機驅動機構中的第一電機控制第一轉軸正向轉動一定的角度,進而帶動緩沖板向下傾斜,此時垃圾從緩沖板脫離朝向底層降落,第一電機之后控制第一轉軸進行反向轉動,進而帶動緩沖板回復到初始的位置;之后投入垃圾時第一電機循環正反轉運動工作,使從垃圾入口投入的垃圾從導向通道導向樓道底層;傳感器也可以為壓力傳感器,通過壓力傳感器采集緩沖板4受到垃圾的壓力信號,并對此垃圾信號進行處理,與預先設定的壓力信號范圍值作對比,當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壓力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大于預定的壓力范圍值時,然后控制第一電機驅動機構工作,使第一電機驅動機構中的第一電機控制第一轉軸正向轉動一定的角度,進而帶動緩沖板向下傾斜,此時垃圾從緩沖板脫離朝向底層降落,當采集的壓力信號小于預定范圍值時,第一電機之后控制第一轉軸進行反向轉動,進而帶動緩沖板回復到初始的位置。第一電機驅動機構可以采用現有的方法實現,這里不再過多螯述。
為了便于打開外蓋板對投入的垃圾起到導向投入的效果,垃圾入口2的底側邊通過彈性復位機構與外蓋板3連接。彈性復位機構可以采用扭轉彈簧。外蓋板3的外側最好設有把手,便于通過把手打開外蓋板。通過把手拉開外蓋板,使外蓋板呈一定的傾斜角度,垃圾可以通過此傾斜一定角度的外蓋板導向垃圾入口內。當然也可以采用在垃圾入口的兩側邊設置夾片,外蓋板內壁設置扇形片,扇形片可與夾片卡接,手拉扶手使扇形片與夾片分離,可以打開外蓋板,推動扶手閉合外蓋板時,扇形片與夾片卡合固定。
當然,為了便于實現機械化控制外蓋板開閉,該垃圾通道還包括第二電機驅動機構,外蓋板3與垃圾入口2的底側邊通過第二轉軸連接,第二電機驅動機構通過第二轉軸帶動外蓋板3開閉垃圾入口2。第二電機驅動機構與第一電機驅動機構的原理類似,也是通過電機的正反轉通過轉軸傳動使外蓋板開閉垃圾入口。第二電機驅動機構的實現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實現,這里不再過多螯述。
為了防止垃圾通道內異味分子擴散出來,外蓋板3與垃圾入口2之間設有密封結構。密封結構可以為密封膠條或者密封墊片,起到較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導向通道的底端設有折彎結構。垃圾通道底部在適當位置做成折彎結構,防止垃圾直接濺散,或對清潔人員造成誤傷。此折彎結構的垃圾出口處可以采用傾斜60角度,以便將垃圾轉入垃圾桶內。垃圾通道出口應高于地面,并安放大型垃圾桶或建造垃圾池,方便垃圾的處理。
為了避免垃圾堵塞的現象,導向通道1為最好為六邊形立體通道結構。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