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雨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雨蓬支架。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雨蓬是十分常見的遮雨結構之一,在現有雨蓬的支架結構中,主要包括支撐架和干條,相鄰支撐架之間對應設置有一段干條,干條兩端插入支撐架上對應的安裝凹槽內,雨蓬安裝在相鄰支撐架之間。由于現有雨蓬支架采用的上述結構設計,使其無法在事先將雨蓬支架整體安裝好后再安裝到基礎上,這樣使安裝工人需要在相對危險的環境下對雨蓬支架進行安裝,從而造成安裝效率低,安裝人員作業危險系數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事先組裝后再進行安裝的雨蓬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雨蓬支架,包括支撐架以及干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架兩端部分別設置有安裝通孔,所述干條穿過支撐架上的安裝通孔,所述干條在穿過支撐架的安裝通孔處與支撐架固定連接,所述相鄰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雨蓬面板,所述支撐架、干條以及雨蓬面板在事先組裝為整體結構后再安裝在相應的基礎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雨蓬支架,其所述干條為與待安裝處長度相匹配的整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雨蓬支架,其在所述支撐架側面以及干條上沿其軸向分別設置有安裝槽,相鄰支撐架以及對應干條上的安裝槽共同圍成用于對雨蓬面板邊緣部進行卡接的安裝環槽。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支撐架的結構設計,并采用整體結構的干條,在安裝之前,能夠實現雨蓬的預先裝配,使其在裝配為整體結構之后,在整體進行安裝,從而大大降低了雨蓬的安裝難度,提高了安裝的效率,極大地增強了雨蓬支架的結構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安裝雨蓬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干條的截面圖。
圖中標記:1為支撐架,2為干條,3為安裝通孔,4為雨蓬面板,5為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4所示,一種雨蓬支架,包括支撐架1以及干條2,在所述支撐架1兩端部分別設置有安裝通孔3,所述干條2為與待安裝處長度相匹配的整體結構,所述干條2穿過支撐架1上的安裝通孔3,所述干條2在穿過支撐架1的安裝通孔3處與支撐架1固定連接,所述相鄰支撐架1之間設置有雨蓬面板4,相鄰支撐架之間的距離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以保證整體美觀度,所述支撐架1、干條2以及雨蓬面板4在事先組裝為整體結構后再安裝在相應的基礎上。
其中,在所述支撐架1側面以及干條2上沿其軸向分別設置有安裝槽5,相鄰支撐架1以及對應干條2上的安裝槽5共同圍成用于對雨蓬面板4邊緣部進行卡接的安裝環槽。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式是:首先將兩根干條端部穿過一支撐架兩端的安裝通孔,并通過固定件將支撐架與干條固定,然后將雨蓬面板由兩根干條的另一端并沿著兩根干條的安裝槽向支撐架移動,直至雨蓬面板的邊緣部插入支撐架的安裝槽內為止,接著將另一支撐架兩端的安裝通孔與兩根干條對應,并沿著干條移動,直至雨蓬面板的另一邊緣部插入該支撐架的安裝槽內為止,同時將該支撐架與干條的結合部進行固定,從而完成一塊雨蓬面板的安裝;隨后重復上述操作,將所有雨蓬面板均安裝在雨蓬支架上,形成裝配好的整體結構,最后再將裝配好后的整體結構安裝在相應的基礎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