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柱結構,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的住宅建筑中,已經逐步朝著模塊化安裝的趨勢發展。這種模塊化安裝,顧名思義,就是在工廠內將住宅中各個模塊,例如飄窗、立柱、墻面等制作完成,再運送到現場進行組合安裝即成,這樣就使得建筑的施工時間大大縮短,這些模塊所使用的PC即混凝土預制件,也叫預制混凝土。目前的各個模塊制作中,需要滿足穩固性、保溫性和實用性多種要求。這其中,實用性容易做到,但是對于保溫性和穩固性,目前的建筑模塊并不能達到比較優秀的程度。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保溫性和穩固性不佳的問題。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其包括:
鋼筋骨架,從鋼筋骨架的俯視角度看,從鋼筋骨架的前視角度看,鋼筋骨架包括多個垂直部,垂直部的鋼筋骨架由多條鋼筋交叉而成,鋼筋的交叉點上設置有多向連接件,其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分別連接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和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垂直部內向外延伸的鋼筋的端部設置有套筒,其與另一垂直部內預設的凹槽進行連接;
多個保溫塊,其垂直排列地設置于垂直部內;
水泥外墻層,其包覆于鋼筋骨架和保溫塊外。
進一步地,上述多向連接件包括:
主體部,其整體呈柱形;
多個分支部,其均設置于主體部的側壁上,且分支部均垂直于主體部上。
進一步地,上述主體部內設置有第一通孔,其由兩個對接的第一通孔單元組合形成,第一通孔單元的縱截面呈梯形。
進一步地,上述分支部內開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縱截面呈梯形。
進一步地,上述多個保溫塊之間間隔設置,間隔處設置有多個橫向設置的彈簧。
進一步地,上述套筒具有主體部和固定設置于主體部上的帽部,帽部內開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縱截面呈梯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主要設置了鋼筋骨架、保溫塊和水泥外墻層,從鋼筋骨架的俯視角度看,鋼筋骨架包括多個垂直部,垂直部的鋼筋骨架由多條鋼筋交叉而成,鋼筋的交叉點上設置有多向連接件,其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分別連接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和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垂直部內向外延伸的鋼筋的端部設置有套筒,其與另一垂直部內預設的凹槽進行連接,多個保溫塊垂直排列地設置于垂直部內,水泥外墻層包覆于鋼筋骨架和保溫塊外;通過設置多條鋼筋交叉而成且具有多向連接件的鋼筋骨架,并在其內設置保溫塊,然后再設置上水泥外墻層,以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相較于現有技術可以具有更優秀的穩固性和保溫性。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所涉及的鋼筋骨架在俯視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所涉及的多向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在俯視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參見圖1至圖3,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該結構包括:鋼筋骨架1,從鋼筋骨架1的前視角度看,鋼筋骨架1包括多個垂直部11,垂直部11的鋼筋骨架1由多條鋼筋12交叉而成,鋼筋12的交叉點13上設置有多向連接件14,其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分別連接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12和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12,垂直部11內向外延伸的鋼筋12的端部設置有套筒15,其與另一垂直部11內預設的凹槽16進行連接,多個保溫塊2垂直排列地設置于垂直部11內,水泥外墻層3包覆于鋼筋骨架1和保溫塊2外。
本實施例提供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主要設置了鋼筋骨架、保溫塊和水泥外墻層,從鋼筋骨架的俯視角度看,鋼筋骨架包括多個垂直部,垂直部的鋼筋骨架由多條鋼筋交叉而成,鋼筋的交叉點上設置有多向連接件,其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分別連接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和多根垂直布置的鋼筋,垂直部內向外延伸的鋼筋的端部設置有套筒,其與另一垂直部內預設的凹槽進行連接,多個保溫塊垂直排列地設置于垂直部內,水泥外墻層包覆于鋼筋骨架和保溫塊外;通過設置多條鋼筋交叉而成且具有多向連接件的鋼筋骨架,并在其內設置保溫塊,然后再設置上水泥外墻層,以此使得本實施例的建筑住宅PC保溫柱結構相較于現有技術可以具有更優秀的穩固性和保溫性。
參見圖2,為了形成多向連接的效果,多向連接件14包括:主體部141,其整體呈柱形;多個分支部142,其均設置于主體部141的側壁上,且分支部142均垂直于主體部141上。
繼續參見圖2,為了保證連接的穩固性,主體部141內設置有第一通孔143,其由兩個對接的第一通孔單元144組合形成,第一通孔單元144的縱截面呈梯形,分支部142內開設有第二通孔145,第二通孔145的縱截面呈梯形。
參見圖1,為了保證保溫塊安裝的穩固性,以保證保溫性,多個保溫塊2之間間隔設置,間隔處設置有多個橫向設置的彈簧(未示出)。
參見圖1,為了保證連接的穩固性,套筒15具有主體部151和固定設置于主體部151上的帽部152,帽部152內開設有第三通孔153,第三通孔153的縱截面呈梯形。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