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
背景技術:
刷墻是在裝修過程中人們使用涂料和工具進行粉刷和保護美化墻體的一種流程和過程,其中刷墻分為多個步驟對裝修起到很大的作用;一般刷墻的步驟為:1、抹灰,2、刮膩子,3、砂補,4、刷涂料,5、清理;目前在刷涂料的時候需要用滾刷蘸涂料桶內的涂料,然后再對墻體進行刷涂,在這一過程中,滾刷的毛刷上的涂料會有一部分滴落在地上對地面造成污染,后續打掃十分麻煩,并且在刷墻的過程中,涂料也會滴落在衣服上,所以在刷涂料時是一個十分麻煩的事,現需要一種在刷涂料時,涂料不會發生滴落的,能夠保持環境衛生的滾刷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保持環境的衛生整潔,提高施工效率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包括殼體,殼體的內部包括上部的工作空間和下部的儲存空間,工作空間與儲存空間之間設置有水平連接在殼體內壁上的橫隔板,橫隔板上開設有連通工作空間與儲存空間的通孔;殼體的儲存空間內轉動連接有下部滾輪,殼體的工作空間內轉動連接有刷頭滾輪,下部滾輪和刷頭滾輪之間連接有貫穿通孔的傳動皮帶;殼體的頂部、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料口、刷頭開口和攪拌孔;刷頭滾輪的一側穿過刷頭開口設置在殼體的外部,攪拌孔內插接有攪拌槳,攪拌槳與攪拌孔之間設置有密封膠皮。涂料通過料口裝入并最終儲存在儲存空間中,將刷頭滾輪在墻體上滾動,傳送皮帶粘附涂料并運輸到刷頭滾輪上,最終將涂料涂抹在墻體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攪拌槳為具有扇形攪拌頭的攪拌槳,扇形的攪拌頭能夠增大攪拌的面積,提高攪拌效果,當涂料發干或需要加水或其他試劑時,能夠對涂料進行快速充分的攪拌。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傳動皮帶上設置有刷毛;涂料通過料口裝入并最終儲存在儲存空間中,將刷頭滾輪在墻體上滾動,傳送皮帶上的刷毛能夠更好的粘附涂料并運輸到刷頭滾輪上,最終將涂料均勻地涂抹在墻體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殼體的上部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兩側連接有手把。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刷毛的長度規格為長毛或中毛或短毛。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刷毛的材質為PP、PA、PET、1010、610、612、杜邦絲、防靜電絲、碳纖維磨料絲、豬鬃、馬鬃、羊毛、山棕中的任一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點,涂料裝在儲存空間中,通過皮帶上的刷毛帶到刷頭滾輪上,使涂料不掉落在地面或身上,能夠保持環境的衛生整潔;
(2)本實用新型中,扇形的攪拌頭能夠增大攪拌的面積,提高攪拌效果,當涂料發干或需要加水或其他試劑時,能夠對涂料進行快速充分的攪拌,使涂料的質地均勻細膩,提高刷涂效果;
(3)本實用新型中,涂料儲存在殼體的內部,將滾輪與涂料集成為一體結構,在刷墻使不需要不停的蘸涂料,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的主視圖;
圖3為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的外殼結構示意圖;
其中,1-殼體,2-橫隔板,3-工作空間,4-儲存空間,5-下部滾輪,6-刷頭滾輪,7-傳動皮帶,8-料口,9-刷頭開口,10-凹槽,11-手把,12-攪拌孔,13-攪拌槳,14-密封膠條,15-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能夠對涂料進行攪拌的一體式滾刷,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保持環境的衛生整潔,提高施工效率的優點。如圖1、圖2、圖3所示,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包括殼體1,殼體1的內部包括上部的工作空間3和下部的儲存空間4,工作空間3與儲存空間4之間設置有水平連接在殼體1內壁上的橫隔板2,橫隔板2上開設有連通工作空間3與儲存空間4的通孔15;殼體1的儲存空間4內轉動連接有下部滾輪5,殼體1的工作空間3內轉動連接有刷頭滾輪6,下部滾輪5和刷頭滾輪6之間連接有貫穿通孔15的傳動皮帶7;殼體1的頂部、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料口8、刷頭開口9和攪拌孔12;刷頭滾輪6的一側穿過刷頭開口9設置在殼體1的外部,攪拌孔12內插接有攪拌槳13,攪拌槳13與攪拌孔12之間設置有密封膠皮14。涂料通過料口8裝入并最終儲存在儲存空間4中,將刷頭滾輪在墻體上滾動,傳送皮帶7粘附涂料并運輸到刷頭滾輪上,最終將涂料涂抹在墻體上。當涂料發干或需要加水或其他試劑時,能夠對涂料進行快速充分的攪拌,使涂料的質地均勻細膩,提高刷涂效果;從料口8加入水等清洗劑后通過攪拌槳13對殼體內部進行攪拌,然后將清洗劑從料口8倒出即可到達清洗殼體1內部的目的。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攪拌槳13為具有扇形攪拌頭的攪拌槳,扇形的攪拌頭能夠增大攪拌的面積,提高攪拌效果,當涂料發干或需要加水或其他試劑時,能夠對涂料進行快速充分的攪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傳動皮帶7上設置有刷毛;其中,刷毛的長度規格為長毛或中毛或短毛,刷毛的材質為PP、PA、PET、1010、610、612、杜邦絲、防靜電絲、碳纖維磨料絲、豬鬃、馬鬃、羊毛、山棕中的任一種,可以根據使用情況具體選擇刷毛的長度和材質。涂料通過料口8裝入并最終儲存在儲存空間4中,握住手把11將刷頭滾輪6在墻體上滾動,傳動皮帶7的刷毛粘附涂料并運輸到刷頭滾輪6上并最終將涂料涂抹在墻體上。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2、圖3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殼體1的上部開設有凹槽10,凹槽10的兩側連接有手把11,能夠方便使用者使用,方便提拿,提高了實用性,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