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自動錨固裝置及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43517閱讀:902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錨固裝置及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張力拉伸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錨固裝置及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工具錨,預應力張拉中的工具類錨固裝置,是一種能在預應力張拉過程中反復使用的工具,其可與工具夾片配合使用而達到錨固目的。傳統(tǒng)的工具錨和工具夾片在安裝之前是分開的,當需要進行預應力張拉時,進行整體的安裝,在張拉過程中,工具錨上的工具夾片夾緊鋼鉸線進行張拉,達至設計應力和伸長值后,張拉千斤頂復位,工具夾片、工作錨自動錨固,完成張拉過程。在實際應用時,工具錨和工具夾片均需要通過人工安裝,一方面安裝效率及安全性低,不利于提高張拉效率,另一方面人工無法保證工具夾片安裝預緊到位,易導致張拉質(zhì)量無法保證,而且,張拉過程中,易導致工具夾片與工具錨板之間咬死,則需要人工敲擊退錨,其難度大、危險系數(shù)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自動錨固裝置及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人工安裝工具錨及工具夾片導致張拉效率低下、張拉質(zhì)量無法保證及安全性低下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自動錨固裝置,包括護板組件、工具錨組件、退錨板組件及多個錨固組件,所述工具錨組件一端與所述護板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退錨板組件連接,且所述護板組件、工具錨組件和退錨板組件上分別設置有一一對應貫通的多個護板孔、錐形錨孔和退錨孔;每個所述錨固組件均包括彈簧、工具夾片及退錨套,所述彈簧內(nèi)置于所述護板孔且遠離所述工具錨組件一端連接于所述護板孔內(nèi)壁上,所述工具夾片配合內(nèi)置于所述錐形錨孔且其外徑較大端延伸至所述護板孔內(nèi)并抵接于所述彈簧一端端面,所述退錨套一端內(nèi)嵌于所述退錨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錐形錨孔內(nèi)并抵接于所述工具夾片的外徑較小端的端面;其中,所述退錨板組件與所述工具錨組件活動連接且能夠帶動所述退錨套沿所述錐形錨孔軸向作往返運動。

優(yōu)選的,所述護板孔為階梯孔,所述彈簧內(nèi)置于所述階梯孔的孔徑較大端且其一端抵接于所述階梯孔內(nèi)形成的階面上。

優(yōu)選的,所述錨固組件還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一套筒本體及由套筒內(nèi)體一端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緣,所述彈簧相對工具夾片一端套設于所述套筒本體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凸緣,所述工具夾片抵接于所述套筒本體相對所述第一凸緣一端的端面。

優(yōu)選的,所述套筒本體相對第一凸緣一端端面設置為外徑逐漸減小的楔形面,所述工具夾片相對所述套筒一端端面設置為與所述楔形面相配合。

優(yōu)選的,所述楔形面為一外凸圓弧面,所述工具夾片相對所述套筒一端端面設置為與所述外凸圓弧面相配合的內(nèi)凹圓弧面。

優(yōu)選的,所述退錨套包括退錨套本體及由退錨套本體中部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二凸緣外徑大于所述錐形錨孔相對所述退錨套一端的內(nèi)徑。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凸緣的外徑與所述護板孔內(nèi)徑相契合。

優(yōu)選的,所述退錨板組件通過至少兩個行程螺栓與所述工具錨組件連接,每個所述行程螺栓均與所述錐形錨孔的中軸線平行設置。

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包括:

穿心式千斤頂,所述穿心式千斤頂包括外套、內(nèi)置于所述外套的穿心套、及一端配合設置于所述外套與穿心套之間的活塞,所述外套上設置第一進油孔和第二進油孔,所述第一進油孔和第二進油孔分別進油以驅動所述活塞自由端遠離和靠近所述穿心套;

自動錨固裝置,所述自動錨固裝置內(nèi)置于所述穿心套,且其工具錨組件抵接于所述穿心套的內(nèi)凸緣,所述退錨板組件穿過所述穿心套的內(nèi)凸緣并抵接于所述活塞自由端的內(nèi)凸緣,且所述退錨板組件與所述工具錨組件活動連接使所述活塞能夠驅動所述退錨套沿所述錐形錨孔軸向作往返運動;及

內(nèi)置于所述穿心套的壓緊套,所述壓緊套一端固定于所述穿心套上、另一端抵緊于所述自動錨固裝置的護板組件。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工具錨組件上設置錐形錨孔,并設置與錐形錨孔相配合的工具夾片,并通過彈簧驅動工具夾片夾緊于鋼絞線上,且可通過退錨套將卡緊于錐形錨孔內(nèi)的工具夾片擠壓出錐形錨孔,實現(xiàn)自動錨固于鋼絞線并可由鋼絞線上退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的張力拉伸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錨固裝置的立體剖切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系統(tǒng)包括穿心式千斤頂1、自動錨固裝置2、壓緊套3,其中: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穿心式千斤頂1為常規(guī)的穿心式千斤頂1,其具體包括外套11、內(nèi)置于所述外套11的穿心套12、及一端配合設置于所述外套11與穿心套12之間的活塞13,所述外套11上設置第一進油孔111和第二進油孔112,所述第一進油孔111和第二進油孔112分別進油以驅動所述活塞13自由端遠離和靠近所述穿心套12。由于上述穿心式千斤頂1為市場購買的常規(guī)千斤頂,故在此對其結構不作詳細介紹。

自動錨固裝置2內(nèi)置于所述穿心套12且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穿心套12的內(nèi)凸緣,其另端通過壓緊套3壓緊。其中,在實際張拉過程中,還需要設置限位板4、工作錨5、工作夾片6與自動錨固裝置2配合作用,其配合為現(xiàn)有的常規(guī)方式。

本實施例的自動錨固裝置2可采用常規(guī)的工具錨及工具夾片組合,但是工具錨與工具夾片的配合作用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其操作難度大。如圖1、圖2、圖3所示,故本實施例設置一種可自動錨固和退錨的自動錨固裝置2,其包括護板組件21、工具錨組件22、退錨板組件23及多個錨固組件24,所述工具錨組件22一端與所述護板組件2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退錨板組件23連接,且所述護板組件21、工具錨組件22和退錨板組件23上分別設置有一一對應貫通的多個護板孔211、錐形錨孔221和退錨孔231;每個所述錨固組件24均包括彈簧241、工具夾片242及退錨套243,所述彈簧241內(nèi)置于所述護板孔211且遠離所述工具錨組件22一端連接于所述護板孔211內(nèi)壁上,所述工具夾片242配合內(nèi)置于所述錐形錨孔221且其外徑較大端延伸至所述護板孔211內(nèi)并抵接于所述彈簧241一端端面,所述退錨套243一端內(nèi)嵌于所述退錨孔23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錐形錨孔221內(nèi)并抵接于所述工具夾片242的外徑較小端的端面;其中,所述壓緊套3抵接于所述護板組件21遠離工具錨組件22一側,所述工具錨組件22抵接于所述穿心套12的內(nèi)凸緣,所述退錨板組件23穿過所述穿心套12的內(nèi)凸緣并抵接于所述活塞13自由端的內(nèi)凸緣,且所述退錨板組件23與所述工具錨組件22活動連接使所述活塞13能夠驅動所述退錨套243沿所述錐形錨孔221軸向作往返運動。

安裝時,將自動錨固裝置2內(nèi)置于穿心套12內(nèi),并使所述工具錨組件22抵接于所述穿心套12的內(nèi)凸緣,所述退錨板組件23穿過所述穿心套12的內(nèi)凸緣并抵接于所述活塞13自由端的內(nèi)凸緣,而壓緊套3則抵緊于護板組件21。

如圖1、圖2、圖3所示,其具體張拉流程如下,首先將在混凝土梁中預穿的鋼絞線7上預裝工作錨5板和工具夾片242,然后將自動錨固裝置2內(nèi)置穿心式千斤頂1,由于本實施例自動錨固裝置2常規(guī)狀態(tài)下在彈簧241的彈性作用力下,工具夾片242向錨孔的內(nèi)徑較小端運動,進而推動退錨套243帶動退錨板組件23遠離工具錨組件22,在工具夾片242靠近錨孔的孔徑較小端時,工具夾片242處于收縮狀態(tài),其不利于鋼絞線7穿過,為了便于鋼絞線7穿過自動錨固裝置2,本實施例通過穿心式千斤頂1的第二進油孔112進油,使穿心式千斤頂1的活塞13靠近并擠壓退錨板組件23,退錨板組件23帶動退錨套243向護板組件21運動,工具夾片242沿錐形錨孔221向彈簧241運動,彈簧241壓縮,由于工具夾片242向錐形錨孔221孔徑較大端運動,工具夾片242處于松弛狀態(tài)且工具夾片242內(nèi)徑相對較大;然后預裝限位板4,將穿過工作錨5板內(nèi)的工具夾片242及限位板4的鋼絞線7穿過自動自動錨固裝置2,具體為由退錨孔231穿過退錨套243、工具夾片242、彈簧241并由護板孔211穿出,穿心式千斤頂1自由端抵接于限位板4;然后第一進油孔111進油,活塞13自由端相對遠離退錨板組件23,而在彈簧241的作用力下,工具夾片242向錨孔孔徑較小端運動內(nèi)徑逐漸縮小進而將鋼絞線7夾緊,隨著第一進油孔111壓力油的不斷加入,工具夾片242對夾緊后的鋼絞線7進行張力拉伸,當張力達到要求后,可第二進油孔112進油,使穿心式千斤頂1靠近退錨板組件23一端再次擠壓退錨板組件23,進而通過退錨套243驅動卡緊于鋼絞線7上的工具夾片242向錐形錨孔221孔徑較大端運動,使其內(nèi)徑變大從鋼絞線7上脫離,最后拆裝即可。本實施例的錨固組件24為多個,可對多個鋼絞線7同時進行張力拉伸,其有利于提高張力拉伸效率,而且本實施例自動錨固裝置2與穿心式千斤頂1配合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效率高。

為了便于彈簧241的固定,本實施例將護板孔211設置為階梯孔,所述彈簧241內(nèi)置于所述階梯孔的孔徑較大端且其一端抵接于所述階梯孔內(nèi)形成的階面上,從而有利于彈簧241的固定也避免張力拉伸時鋼絞線7與彈簧241接觸,其有利于避免彈簧241被鋼絞線7磨損,進而延長彈簧241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錨固組件24還包括一套筒244,所述套筒244包括一套筒本體244a及由套筒244內(nèi)體一端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緣244b,所述彈簧241相對工具夾片242一端套設于所述套筒本體244a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凸緣244b,所述工具夾片242抵接于所述套筒本體244a相對所述第一凸緣244b一端的端面,通過套筒244的設置將穿過彈簧241的鋼絞線7與彈簧241隔離,而且由于彈簧241彈力沿護板孔211軸向釋放,同時也便于工具夾片242與套筒244直接抵接,其有利于工具夾片242軸向運動時同時進行徑向運動。

為了保證工具夾片242軸向運動時更好的進行徑向運動,本實施例所述套筒本體244a相對第一凸緣244b一端端面設置為外徑逐漸減小的楔形面,所述工具夾片242相對所述套筒244一端端面設置為與所述楔形面相配合,從而使得工具夾片242靠近套筒244軸向運動時,楔形面同時產(chǎn)生使工具夾片242內(nèi)徑逐漸增加的張力,以便于工具夾片242從鋼絞線7上退下,同時當工具夾片242作遠離套筒244運動時,楔形面可減小工具夾片242內(nèi)勁逐漸縮小的阻力,保證工具夾片242能夠較好的夾緊于鋼絞線7上。

具體的,本實施例所述楔形面為一外凸圓弧面,所述工具夾片242相對所述套筒244一端端面設置為與所述外凸圓弧面相配合的內(nèi)凹圓弧面,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工具夾片242軸向運動時徑向運動的效果。

為了避免退錨過程中,退錨套243運動過多將工具夾片242擠壓損壞,本實施例所述退錨套243包括退錨套本體243a及由退錨套本體243a中部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凸緣243b,所述第二凸緣243b外徑大于所述錐形錨孔221相對所述退錨套243一端的內(nèi)徑,使得退錨套243運動軸向運動至錐形錨孔221設定距離時第二凸緣243b則抵接于工具錨組件22上,從而避免其繼續(xù)軸向運動。

同時,本實施例所述退錨套243與所述退錨孔231為螺紋配合連接,以便于其固定及更換。

其中,為了保證套筒244沿護板孔211作軸向運動,所述第一凸緣244b的外徑與所述護板孔211內(nèi)徑相契合,從而保證彈簧241產(chǎn)生的彈力沿護板孔211軸向,避免受力不均導致彈簧241損壞幾率增大。

具體的,本實施例所述退錨板組件23通過至少兩個行程螺栓25與所述工具錨組件22連接,行程螺栓25可沿錐形錨孔221軸向設置,從而使得退錨板組件23始終沿錐形錨孔221軸向作往返運動,而且可通過行程螺栓25控制退錨板組件23的運動行程,避免其運動行程過大或過小而導致各部件的損壞。

本實施例所述工具夾片242優(yōu)選設置為三片式工具夾片,其為本領域常規(guī)工具夾片,在此不作贅述。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工具錨組件上設置錐形錨孔,并設置與錐形錨孔相配合的工具夾片,并通過彈簧驅動工具夾片夾緊于鋼絞線上,且可通過退錨套將卡緊于錐形錨孔內(nèi)的工具夾片擠壓出錐形錨孔,實現(xiàn)自動錨固于鋼絞線并可由鋼絞線上退錨。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卓资县| 东兴市| 沈丘县| 溧水县| 兴国县| 迭部县| 邢台市|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务川| 舞钢市| 舟山市| 二手房| 阳江市| 郎溪县| 剑河县| 阿巴嘎旗| 囊谦县| 通州市| 泾川县| 辽阳市| 定结县| 兴和县| 武川县| 井研县| 柏乡县| 辉南县| 通化县| 兖州市| 榆中县| 图片| 晋中市| 平果县| 长宁区| 宜君县| 临西县| 五大连池市| 合江县| 清涧县| 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