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停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大、中、小城市相繼出現了停車難的問題。機械立體停車場庫是伴隨著停車難問題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被稱為是解決人口、建筑密集區、公共服務區停車難問題的優選手段。目前,各類研發主體己開發出多種類型的機械立體停車庫,根據空間伸縮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升降橫移式、垂直升降式、垂直循環式、水平循環式、平面移動式等,其中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應用最多的形式。而現有的普通型停車庫須由人工精確停放在被吊裝的吊盤的及移動位置的難度及等候多時的煩瑣步驟。目前即便有機器人停車系統也需在單獨庫位上再加裝橫移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種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包括停車庫架和升降機構以及運送車輛到達停車位置的智能機器人,所述的停車庫架由若干水平和垂直排列的槽鋼組成,所述的停車庫架中間設有用于放置升降機構的升降通道,所述的升降通道的兩側的停車庫架上設有若干停車庫位,所述的若干停車庫位與升降通道方向相垂直,所述的升降機構可垂直水平移動,實現車輛到達指定停車庫位。
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升降吊架及位于升降吊架上的平臺車,所述的垂直排列的槽鋼上設有垂直升降滑輪組,所述的垂直升降滑輪組通過鋼絲繩與升降吊架連接,所述的升降吊架通過電機帶動垂直升降滑輪組實現升降吊架的垂直升降。
所述的升降吊架包括搭接而成四邊形的停車框架,所述的停車框架與升降滑輪組之間還設有吊塊,所述的吊塊固定安裝在升降吊架上,所述的升降滑輪組一端安裝在吊塊上,另一端與停車庫架頂部的電機相連接。
所述的吊塊上還設有防墜機構,所述的防墜機構包括防墜塊,所述的吊塊底部兩側邊設有兩個坡面,所述的防墜塊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兩個坡面上,所述的坡面上設有導向凹槽,所述的防墜塊上設有凸塊,所述的防墜塊通過凸塊沿導向凹槽內與坡面滑移配合,所述的防墜塊與吊塊之間還設有拉緊彈簧,所述的防墜塊底部還設有電磁鎖,所述的電磁鎖通過鋼繩固定在兩個防墜塊之間的可拆卸第一銷軸上,所述的升降滑輪組上還設有斷繩感應機構,所述的斷繩感應機構控制電磁鎖啟動通過鋼繩控制銷軸脫離防墜塊。
所述的防墜塊的與垂直排列的槽鋼內側接觸的接觸面上設有鋸齒狀摩擦面。
所述的斷繩感應機構包括限位開關,所述的吊塊頂部還設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內還設有第二銷軸,所述的第二銷軸與垂直升降滑輪組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的第二銷軸一端與限位開關相接觸,所述的第二銷軸底部還設有拉伸彈簧,所述的拉伸彈簧將第二銷軸與吊塊相連。
所述的停車框架上設有滑輪,所述的升降吊架上設有橫向的活動滑軌,所述的停車框架的滑輪位于活動滑軌內,每層水平排列的槽鋼上設有固定滑軌,所述的停車框架通過滑輪沿固定滑軌水平移動。
所述的停車框架底部還設有電機,所述的停車框架底部的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滑輪運動。
所述的停車庫架的最底層的升降通道的兩端還設有車輛調節轉盤,所述的車輛調節轉盤通過底部的電機帶動轉盤軸承實現車輛調節轉盤轉動,所述的車輛調節轉盤上設有用于智能機器人行駛的導軌。
所述的升降通道與車輛調節轉盤之間還設有連接軌道,所述的停車框架沿連接軌道水平移動至與車輛調節轉盤的導軌對齊。
所述的固定滑軌的末端設有防止停車框架越出固定滑軌的安全擋塊。
所述的停車框架上設有水平射測的水平位移距離傳感器和向下射測距離高度的測距傳感器,所述的固定滑軌的末端和升降通道的底部設有與水平位移距離傳感器和測距傳感器對應的反射板。
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升降吊架及位于升降吊架上的平臺車,所述的垂直排列的槽鋼內側設有直立鏍桿,所述的直立鏍桿上設有螺母架,所述的升降吊架固定連接在螺母架上,所述的直立鏍桿上端部設有帶動鏍桿轉動的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鏍桿帶動螺母架升降實現升降吊架的垂直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本實用新型的停車庫在使用時,駕駛人員只需下車把車停放在候移入庫停車帶的軌道上面,拉好手剎、鎖好車門,再到庫架旁車庫控制系統中的刷讀卡機上讀卡即可離開,車庫控系統即獲知該卡所屬的庫位及位置,驅動移車機器人識別候停車輛的車牌號字符權屬,把車子移送入庫。提車出庫時用戶通過讀刷卡,控制系統獲悉用戶信息,移車機器人即到固定的庫位提車移送到駕駛人員能駕車駛離的臨時停放軌道上面,本實用新型停車庫結構設置簡單便捷,停車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升降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防墜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螺桿式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A處放大圖。
圖中1-停車庫架,2-升降機構,3-升降通道,4-垂直升降滑輪組,5-活動滑軌,6-固定滑軌,7-車輛調節轉盤,8 -連接軌道,9-直立鏍桿,11-停車庫位,21-升降吊架,22-停車框架,23-吊塊,24-防墜塊,25-電磁鎖,26-第一銷軸,27-限位開關,28-第二銷軸,71-導軌,91-螺母架。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圖1、圖2、圖3、圖4、圖5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一種巷道堆垛倉儲式停車庫,包括停車庫架1和升降機構2以及運送車輛到達停車位置的智能機器人,所述的停車庫架1由若干水平和垂直排列的槽鋼組成,停車庫架1以兩座相對應排列,隨場地和用戶需求可有不同的層數高度和巷道縱深延長縱向陣列。所述的停車庫架1中間設有用于放置升降機構2的升降通道3,所述的升降通道3的兩側的停車庫架1上設有若干停車庫位11,所述的若干停車庫位11與升降通道3方向相垂直,所述的升降機構2可垂直水平移動,實現車輛到達指定停車庫位11。
所述的升降機構2包括升降吊架21及位于升降吊架21上的平臺車,所述的垂直排列的槽鋼上設有垂直升降滑輪組4,所述的垂直升降滑輪組4通過鋼絲繩與升降吊架21連接,所述的升降吊架21通過電機帶動垂直垂直升降滑輪組4實現升降吊架21的垂直升降。
所述的升降吊架21包括四根槽鋼搭接而成四邊形的停車框架22,長邊槽鋼置于短邊槽鋼的下面再以略低于短邊槽鋼些許以供水平橫移智能機器人底部下沉結構順暢行移通過。所述的停車框架22與垂直升降滑輪組4之間還設有吊塊23,所述的吊塊23固定安裝在四邊形的停車框架22上,所述的垂直升降滑輪組4一端安裝在吊塊23上,另一端與停車庫架1頂部的電機相連接。
所述的吊塊23上還設有防墜機構,所述的防墜機構包括防墜塊24,所述的吊塊23底部設有兩個坡面,所述的防墜塊24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兩個坡面上,所述的坡面上設有導向凹槽,所述的防墜塊24上設有凸塊,所述的防墜塊24通過凸塊沿導向凹槽內與坡面滑移配合,所述的防墜塊24與吊塊23之間還設有拉緊彈簧,所述的防墜塊24底部還設有電磁鎖25,所述的電磁鎖25通過鋼繩固定在兩個防墜塊24之間的可拆卸第一銷軸26上,所述的垂直升降滑輪組4上還設有斷繩感應機構,所述的斷繩感應機構控制電磁鎖25啟動通過鋼繩控制銷軸脫離防墜塊24。所述的防墜塊24的與垂直排列的槽鋼內側接觸的接觸面上設有鋸齒狀摩擦面。利于在防墜工作時與豎柱槽軌里面的摩擦。
所述的斷繩感應機構包括限位開關27,所述的吊塊23頂部還設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內還設有第二銷軸28,所述的第二銷軸28與垂直垂直升降滑輪組4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的第二銷軸28一端與限位開關27相接觸,所述的第二銷軸28底部還設有拉伸彈簧,所述的拉伸彈簧將第二銷軸28與吊塊23相連。
當吊升鋼絲繩斷裂致某一個滑輪軸先被彈簧往下拉拽使限位開關27通電,通電后的開關通過滑輪組后部的滑觸線輸出電源信號再通過升降吊架21頂部或底部以電源線連接于其它的三組豎置升降槽位的滑觸線達到各自電磁鎖25上,此時所有的防墜電磁鎖25銷瞬間一同工作,在拉緊彈簧拽拉下致所有楔塊往上脹緊在導向凹槽軌內側上,達到了整個升降吊架21同步止滑效果。解決了因鋼絲繩斷裂處距其它各個吊升滑輪組較遠端受鋼絲繩自重、纏繞等不利因素,影響了拽拉阻力而在時間上不能使開關同步工作而無法達到同步的止滑防墜效果。
所述的停車框架22上設有滑輪,所述的升降吊架21上設有橫向的活動滑軌5,所述的停車框架22的滑輪位于活動滑軌5內,每層水平排列的槽鋼上設有固定滑軌6,所述的停車框架22通過滑輪沿固定滑軌6水平移動。
所述的停車框架22底部還設有電機,所述的停車框架22底部的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滑輪運動。
所述的停車庫架1的最底層的升降通道3的兩端還設有車輛調節轉盤7,地下庫式為最上層的地面上,不占用庫位,所述的車輛調節轉盤7通過底部的電機帶動轉盤軸承實現車輛調節轉盤7轉動,所述的車輛調節轉盤7上設有用于智能機器人行駛的導軌71。所述的升降通道3與車輛調節轉盤7之間還設有連接軌道8,所述的停車框架22沿連接軌道8水平移動至與車輛調節轉盤7的導軌71對齊。轉盤變換接駁軌道由驅動電機和位置傳感器或角度轉感器以對接不同軌道所需的位置控制。不同方向延伸的軌道上供入庫或出庫候移的臨時停車位。二個以上的豎置升降吊架槽位則分別設在庫架巷道口兩端最側邊的一個庫位為入庫和出庫作為移車通道,較大型的停車庫可在中部再設有多個升降吊架和向外引出的移車軌道和調向轉盤。臨時候移停車位下的地面軌道供移車機器人行駛提車,達到了無需人工排隊入庫停放車輛和解決了精準停車候移的高難度技術活。
所述的固定滑軌6的末端設有防止停車框架22越出固定滑軌6的安全擋塊。以防因控制元器件失靈致停車框架22越出升降吊架21的安全保障。
所述的停車框架22上設有水平射測的水平位移距離傳感器和向下射測距離高度的測距傳感器,所述的固定滑軌6的末端和升降通道3的底部設有與水平位移距離傳感器和測距傳感器對應的反射板。二只傳感器為每一個停車庫位獲得的距離數據即庫架一個側邊所有庫位的單獨坐標參數。升降吊架的另一短邊軸向端處傳感器則作為該庫架另一邊所有庫位單獨的坐標參數,由此整個庫架兩側所有庫位都有各自的固定坐標參數身份,以作為每一個庫位的獨立身份編程依據。
所述的升降機構2包括升降吊架21及位于升降吊架21上的平臺車,所述的垂直排列的槽鋼內側設有直立鏍桿9,升降槽位的直立鏍桿9端固定在豎槽的鋼架上部和下部,直立鏍桿9上端部有作直立鏍桿9轉動的電機,或上下兩端都置有動力電機。每一升降槽位為四根直立鏍桿9,每一側的二根直立鏍桿9端有傘齒輪軸作為動力傳導的相互連接,兩側直立鏍桿9軸端都有動力電機,二電機功率相同,以PLC可編程控制器輸出二電機相同轉動速度。所述的直立鏍桿9上設有螺母架91,所述的升降吊架21固定連接在螺母架91上,所述的直立鏍桿9上端部設有帶動鏍桿轉動的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直立鏍桿9帶動螺母架91升降實現升降吊架21的垂直運動。鏍母外為平面,供水平槽軌固定,當鏍母將水平槽軌升降至某層庫面時,水平行移平板車可移入升降吊架,再以鏍桿作升降動作。升降鏍桿鏍母及水平槽軌則由庫架兩側各自的電機提供升降動力。
停車放庫方法:駕駛人員下車把車停放在候移入庫停車帶的軌道上面,拉好手剎、鎖好車門,再到庫架旁車庫控制系統中的刷讀卡機上讀卡即可離開,車庫控系統即獲知該卡所屬的庫位及位置,驅動移車機器人識別候停車輛的車牌號字符權屬,把車子移送入庫。提車出庫時用戶通過讀刷卡,控制系統獲悉用戶信息,移車機器人即到固定的庫位提車移送到駕駛人員能駕車駛離的臨時停放軌道上面。如在小區或單位有固定權屬停車庫位時,車庫控制系統可以編制為用戶通過手機APP提前預約提車的功能,如此可以節省了早高峰出庫時長時間排隊等候提車的缺點。
在無固定權屬庫位的公共停車庫時,候停的車輛駕駛人員需到管理室領取臨時停車卡,再到讀刷卡機上刷卡,移車機器人則根據當時的時間來確定該時間點上的被移停車輛所停放庫位信息,或以當日第幾臺次車輛入庫來判斷該臺次停放車輛位置信息,供之后的提車時識別所停放的庫位。也可以由移車機器人視覺傳器識別該臨時用戶車牌字符確定停放車輛入庫信息作為出庫時的記錄信息。
車輛出入庫的方向變換和軌道接駁:
每一層水平庫架均先由豎置升降吊架把水平行移的平板車吊升或下降至最底層地下車庫式則為最上層,地下庫式升降吊架需在地面上再有供安裝卷揚電機的頂篷,頂篷高度需可供被停放車輛出入的高度,頂篷處的出入庫口有水平兩側方向推移的電動門,或可再加豎式雙向推門,當移車機器人出入庫時該門通過傳感器輸出信號至車庫控制系統及時啟閉庫門,以達到降低噪音和防止異物墜入庫內,升降槽軌位最底層的一側或兩側邊方向的一個庫位供外來車輛通行,庫位地面有軌道接駁到庫位外的方向變換轉盤上,再由變換向方轉盤對接于往外作不同方向角度延伸的臨時候移停車的軌道。移車機器人對兩側庫架停車有不同的車頭車尾進出庫架識別要求的,需通過變換方向的轉盤移車進入庫架底層到達升降吊架,再由吊架提升至某一層庫架水平軌道上,此時水平行移平板車將移車機器人及將被移車輛移送至某一庫位前,繼而由移車機器人推送車輛進入庫位卸放。提車出庫方法步驟則相反。該進出庫通道位置設計較之其它智能停車庫的出入庫由庫架巷道口移入提停車方法僅以占用一個庫位節省了更多層數庫位空間的優越性能結構,當然也不排除場地所需以兩側庫架間巷道口延伸出再在庫架一個側邊置調頭轉盤來接駁候移停車軌道。若為大型車庫有多列豎式升降吊架時,每一吊架上的水平行移平板車可對任何一層庫位的車輛進行入庫和出庫提移,在遇有二個水平行移平板車在同一層庫架時,控制系統則可有區分某一平板車優先占用一水平軌道一個區段,以防二車碰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