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混凝土養護箱。
背景技術:
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其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炷翝矒v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在施工現場和水泥試驗室中,水泥混凝土養護箱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試驗設備,成型試件以后都需要對其進行不同時長的養生。
公開號為CN205310491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自動加水的水泥混凝土恒溫恒濕養護箱,包括養護箱體和位于養護箱體內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一側設有穿過水箱壁的管體;水箱內設有一浮球閥,浮球閥安裝在管體的一端;管體的另一端連接一進水管,進水管的另一端與自來水管連接;進水管上設置有閥門一。
上述方案中實現了自動供水的水箱,有效避免水箱干燒,影響試件養護以及造成儀器破壞;但因混凝土呈堿性,使得水蒸氣與混凝土接觸時,重新凝結產生的水帶有一定堿性沉淀于箱體下方,因養護箱自動加水,堿性的水也不斷累積,水中堿性增強,而堿性水帶有一定腐蝕性影響設備及試件,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定期排水混凝土養護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混凝土養護箱,包括箱體、與箱體抵觸連接的箱蓋、設置于箱體內的加熱管以及安裝于箱體內用于放置混凝土的支撐架,所述箱體下方開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設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啟閉的出水擋板,出水擋板與出水口滑動連接,出水擋板上開設有與出水口形狀相契合且用于開啟出水口的出水槽,出水擋板與箱體之間設有兩端分別與箱體和出水擋板抵觸的彈簧,所述出水擋板上方設有用于下壓出水擋板的滑塊,滑塊與箱蓋可拆卸連接,滑塊和箱蓋分離后與箱體滑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換水一般都在完成養護之后,此時需要開啟箱蓋將混凝土取出,因此可將開箱蓋的過程作為一個“開關”,控制出水口啟閉。初始狀態時,出水槽位于出水口上方且不與出水口接觸,因此出水口封閉。打開箱蓋后,箱蓋與滑塊分離,滑塊下壓出水擋板,使出水槽與出水口重合,便可開啟出水口,進行換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與出水擋板之間設有勻速進水的進水箱,進水箱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塊和出水擋板抵觸連接,且進水箱與箱體滑動連接。
若每次養護后都換水,會造成水資源、時間成本的浪費。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實現定周期排水的效果。因進水箱內勻速進水,使進水箱對出水擋板的壓力呈線性增長,且彈簧伸縮量與壓力呈線性關系,出水擋板也勻速向下滑動,出水槽逐漸靠近出水口并與出水口接觸??稍O定進水箱在滿載時,若箱蓋未打開(滑塊未下壓進水箱),進水箱對出水擋板的壓力不能使出水槽與出水口接觸(出水口不能打開);而當進水箱不滿載時,滑塊與進水箱共同的壓力也不能使出水槽與出水口接觸(出水口不能打開);換而言之,打開出水口需滿足滑塊與箱體分離并下壓進水箱以及進水箱滿載兩個條件。當進水箱水滿時,進水箱內的水對出水擋板的壓力使出水槽與出水口處于接觸臨界狀態,此時,打開箱蓋,滑塊下落,驟然增大的壓力使出水槽與出水口完全接觸,出水口打開。排水結束后關閉箱蓋,滑塊受箱蓋吸引力上移,此時彈簧的反彈力也使得進水箱上移,使出水槽與出水口重新處于接觸臨界狀態,出水口關閉。此時,可根據對進水箱進水速度的調節,調節進水箱對出水擋板的壓力,實現在一定養護次數后且通過打開箱蓋,才能對養護箱進行換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箱體上設有進水口一,進水箱上設有進水口二,進水口一和進水口二之間相互連通且相對滑動,滑塊下壓進水箱且進水箱水滿時,進水口一和進水口二相互分離,進水口一位于加熱管上方。
加熱管將箱體內的水轉化為水蒸氣導致箱體內水位下降,當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容易導致加熱管干燒影響加熱管使用壽命及養護箱的養護效果。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水口一的水位低于進水口二的水位時,因壓差,進水箱可對箱體自動加水。且通過將進水口一設置于加熱管上方,可保證箱體內水位高于加熱管,避免加熱管干燒。且設定進水箱滿載時,進水口一與進水口二仍接觸(水可從進水口二流至進水口一),但此時若滑塊下壓進水箱,進水口一與進水口二分離,進水箱內的水不能進入箱體內。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水箱水滿時,打開箱蓋,滑塊下落,出水口完全打開,進行換水,此時進水口一與進水口二分離。排水結束后關閉箱蓋,滑塊受箱蓋吸引力上移,此時彈簧的反彈力也使得進水箱上移,出水口關閉,而進水口一與進水口二重新接觸,進水口開啟,進水箱內的水進入箱體內對箱體內的水進行補充??蓪崿F完全換水的同時又在換水結束后自動對箱體內的水進行補充。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箱體上設有封堵進水口一的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的一端與箱體鉸接,另一端與箱體抵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避免箱體內水位較高時,水流至進水箱。而當進水箱水位較高時,高度差產生壓差,使限制件沿其鉸接端旋轉,水可流至箱體內,對箱體自動加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制件與箱體的鉸接端上固定設有扭簧,扭簧端部與箱體抵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制件打開時扭簧受壓,產生反彈力使限制件的另一端重新與箱體抵觸。增強箱體的密封性,減少水蒸氣等進入進水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限制件的另一端設有吸塊一,箱體上設有與吸塊一相配合的吸塊二,吸塊一和吸塊二均為鐵磁性材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加固限制件另一端與箱體的連接,增加箱體密封性,且吸塊一和吸塊二不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箱體上固定安裝有與進水箱相連通的補水箱,進水箱與補水箱通過設置于進水箱和補水箱之間的軟管連接。
換水結束后,進水箱上移,進水口一與進水口二重新接觸,此時進水箱水位高于箱體內水位,向箱體內輸水。但因養護箱內所需的用水較多,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用補水箱和進水箱內的水對箱體內的水進行補充。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箱體上方設有限制滑塊滑移距離的卡位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避免打開箱蓋時,滑塊受箱蓋吸力跟隨箱蓋上移,使箱蓋和滑塊能夠更好的分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水箱在與箱體接觸的一側設有進水擋板。
在排水過程時,箱體內水位下降,進水箱內的水位若高于進水口一,容易通過限制件進入箱體中。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起到封堵進水口一的作用,使箱體內不進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水口傾斜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水的勢能轉化為動能,便于箱體排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因養護箱的換水具有一定周期性,無需在每次養護結束后都換水。通過設置分別與箱體滑動連接的滑塊和進水箱,進行調節。首先,通過調節進入進水箱的水速可使進水箱勻速下壓,達到設定換水時間的效果;而滑塊提供驟然增大的壓力,使排水槽與排水口完全重合,提高排水效率。例如設定完成7次養護后進行換水,當第1至6次養護時,即使打開箱蓋,因此時進水箱對出水擋板壓力較小,加上滑塊對進水箱的壓力也無法將排水槽下壓至排水口,排水口無法打開,可達到定期換水的效果;
其二,進水箱不僅可起到下壓出水擋板的作用,當進水箱中的水位高于箱體中的水位時,因壓差,水進入箱體中,對箱體內的水進行補充;而當排水時,因滑塊將進水箱下壓,使得進水擋板封堵進水口,不能進水,從而避免了在排水過程中進水,導致排水不完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混凝土養護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混凝土養護箱除去箱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混凝土養護箱的側視圖;
圖4為圖3中A-A處剖視圖;
圖5為圖4中B部放大圖;
圖6為進水箱結構示意圖;
圖7為限制件結構示意圖;
圖8為進水箱滿載時,混凝土養護箱的主視圖;
圖9為換水時混凝土養護箱的主視圖。
圖中:1、箱體;11、出水口;12、進水口一;13、凹槽;14、吸塊二;2、箱蓋;21、凸塊;3、加熱管;4、支撐架;5、補水箱;6、出水擋板;61、出水槽;7、彈簧;8、進水箱;81、進水擋板;82、進水口二;9、滑塊;91、凸環;10、限制件;101、吸塊一;22、扭簧;24、卡位件;25、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混凝土養護箱,如圖1和2所示,包括箱體1,箱體1上方設有用于將箱體1的開口封閉的箱蓋2,箱蓋2與箱體1抵觸連接。為增大箱體1與箱蓋2的接觸面積和密封性,箱體1上設置有凹槽13,箱蓋2上設有相對應凸塊21,凸塊21嵌于凹槽13中,如圖4所示。如圖2所示,箱體1內安裝有加熱管3和用于放置混凝土的支撐架4。通過加熱管3對箱體1內的水進行加熱,使水氣化產生水蒸氣并與混凝土接觸,為混凝土提供適當的濕度與溫度,縮短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所需時間。
如圖2至3所示,箱體1下方設有出水口11,出水口11傾斜向下設置,出水口11中設有出水擋板6,出水擋板6沿箱體1滑動,出水擋板6上設有出水槽61,出水槽61的直徑等于或略大于出水口11。通過上下移動出水擋板6,可改變出水槽61與出水口11的相對位置,達到控制出水口11啟閉的效果,當出水槽61與出水口11接觸時出水口11便可出水。出水擋板6下端設有兩端分別與出水擋板6和箱體1抵觸連接的彈簧7,彈簧7在自由狀態時,出水槽61位于出水口11的上方。當下壓出水擋板6開啟出水口11時,彈簧7受壓,壓力消失后,彈簧7反彈,使得出水擋板6上移回復原位,將出水口11封閉。
如圖4至6所示,出水擋板6上方設有與出水擋板6抵觸連接的進水箱8,進水箱8呈中空的長方體狀設置且與箱體1滑動連接,箱體1和進水箱8上分別設有將進水箱8和箱體1連通的進水口一12和進水口二82。因進水箱8勻速進水,因此也勻速下移,為避免進水箱8上下移動過程中水流從進水口一12中流出,進水箱8與箱體1接觸側設有進水擋板81,進水擋板81形狀與進水口一12相契合且略大于進水口一12。如圖3所示,為增大進水箱8的容積,可在箱體1上固定安裝補水箱5,補水箱5與進水箱8通過軟管25相連通。在補水箱5與進水箱8未進水且滑塊9未下壓時,補水箱5的底面高度和進水箱8的底面高度齊平。
如圖2和3所示,進水箱8上方設有滑塊9,滑塊9沿箱體1滑動且位于進水箱8上方?;瑝K9和箱蓋2由鐵磁性材料制成,滑塊9吸附于箱蓋2上。為進一步限制滑塊9的移動距離,避免滑塊9在開啟箱蓋2時跟隨箱蓋2滑出箱體1,可在滑塊9上設置凸環91,箱體1上設有卡位件24。當打開箱蓋2時,卡位件24抵住凸環91,使滑塊9不上移,當箱蓋開啟到一定程度后,滑塊9所受吸力小于重力,則會下移壓于進水箱8上。
如圖4和5所示,進水口一12上設有實現箱體1單向進水的限制件10,限制件10的上端與箱體1鉸接,下端與箱體1抵觸連接。可在限制件10的下端和箱體1上分別設置吸塊一101和吸塊二14,吸塊一101和吸塊二14均為磁性材料,相互吸引,達到增加開啟限制件10所需壓差的效果。
如圖7所示,也可通過在限制件10的上端(鉸接端)設置扭簧22,達到加大開啟限制件10所需壓差的效果。
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加適當的水,使箱體1內的水位需高于加熱管3并低于支撐架4,將混凝土放置于支撐架4上,蓋上箱蓋2,插上電源使加熱管3加熱,加熱管3加熱過程中產生水蒸氣,使箱內的混凝土溫度和濕度達到一定程度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正常情況下,養護周期為一天,此時便可將混凝土取出,放入新的混凝土即可。一次養護后,因混凝土與水蒸氣接觸凝結產生的水并不多,因此并不需要在每次養護結束后都換水??赏ㄟ^調節進入補水箱5的水流速度進行控制??稍谶M水箱內插入與水龍頭相連接的水管,通過控制水龍頭的出水速度,調節進入補水箱的水速。
例如設定完成3次水泥養護后進行完全換水(即每隔3天換水一次),調節水進入補水箱5的速度,使出水擋板6在第1至第3天穩定下移,出水口11不打開。且第1至2次養護結束時,即使打開箱蓋2,滑塊9下壓推動出水擋板6下滑的距離也不能使出水槽61下壓至出水口11,出水口11無法打開。如圖8所示,當第3天時,設定進水箱8滿載,進水箱8壓力使出水擋板6處于臨界位置,出水槽61即將與出水口11接觸,而此時進水擋板81不堵塞進水口一12,進水口一12與進水口二82仍然接觸,可對箱體1補水。
如圖9所示,當完成第3次養護后,打開箱蓋2,滑塊9受卡位件24阻擋與箱蓋2分離,下滑至進水箱8上,加大了進水箱8對出水擋板6的壓力,將進水箱8和出水擋板6下移,出水槽61與出水口11接觸,出水口11打開,實現換水,并此時因進水箱8下移,進水擋板81堵住進水口一12,因此即使箱體1內水高度降低,水也不會進入箱體1,使得箱體1內的水能夠完全排出。
箱體1內的水排完后,可在支撐架4上放入新的混凝土試塊,蓋上箱蓋2,滑塊9受箱蓋2吸力上滑,彈簧7產生反彈力使進水箱8上移,進水口一12打開,并此時進水箱8的水壓大于箱體1內的水壓,水從進水口一12進入,箱體1內自動進水,補水箱5和進水箱8的水進入箱體1內,使得補水箱5和進水箱8的水位降低,進水箱8上移,恢復初始狀態,進入新的循環。
養護過程中,箱體1內的水因蒸發而不斷減少,當其水位低于進水口一12時,因進水箱8的水壓較大,使限制件10與箱體1抵觸連接的上端沿鉸接端旋轉,進水口一12打開,進行補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