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功能的多元化發展以及國家基礎性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作為建筑模塊的支撐體系,支架裝置的搭設由傳統的木結構支架逐漸改為了鋼結構支架。鋼結構支架通常包括立柱、橫梁及扣件,通過其相互組合安裝構成整體支架結構,扣件作為連接件,其結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搭設的便捷性和穩定性。然而,現有的扣件安裝結構通常需要通過插銷完成固定連接,但因插銷件較小,且通常需要獨立擺放,極易出現散落,且插銷安裝結構還存在穩定性較差的問題,且各部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鋼部件相互之間存在磨損較為嚴重的問題,影響了后期使用,嚴重時還會出現安裝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建筑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具有良好的安裝便捷性和穩定性,且降低了部件之間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建筑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包括立柱、橫梁及扣件,所述扣件包括一榫卯連接件,所述榫卯連接件橫截面呈正方形結構,所述榫卯連接件四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條卯槽,所述卯槽呈豎直設置,所述卯槽呈燕尾形結構,所述卯槽內側開槽尺寸由上至下依次縮小,所述卯槽內側壁上設有一間隔套,所述間隔套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間隔套由卯槽套及卡位邊一體成型構成,所述橫梁端部設有與所述卯槽套對應配合的榫條。
所述卯槽優選數量為1條。
所述卯槽優選數量為2條。
所述扣件上還包括位于所述榫卯連接件上下兩端的連接管構成,所述連接管位于所述榫卯連接件中軸線上,位于上下兩端的所述連接管分別用于與立柱端部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采用榫卯配合安裝,提高了橫梁安裝的便捷性和穩定性,同時增設間隔套,可以避免橫梁與榫卯連接件之間的磨損,提高整體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以下較好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安裝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扣件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扣件主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1條卯槽與間隔套安裝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2條卯槽與間隔套安裝剖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間隔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建筑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包括立柱3、橫梁1及扣件2,扣件2包括一榫卯連接件21,榫卯連接件21橫截面呈正方形結構,榫卯連接件21四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條卯槽22,側壁為矩形結構,卯槽22呈豎直設置,卯槽22呈燕尾形結構,卯槽22內側開槽尺寸由上至下依次縮小,采用該結構設計,方便橫梁1與其完成榫卯配合安裝,避免出現脫落,同時可以提高安裝的便捷性和穩定性,卯槽22內側壁上設有一間隔套4,間隔套4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間隔套4由卯槽套42及卡位邊41一體成型構成,橫梁1端部設有與卯槽套42對應配合的榫條11,榫條11與卯槽22之間隔離設有間隔套4,避免鋼部件之間相互磨損,同時間隔套4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將間隔套4冷卻后將卯槽套42部位裝配入卯槽22中,同時利用卡位邊避免間隔套4掉落,帶回溫后卯槽套42與卯槽22側壁之間完成緊貼。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卯槽22優選數量為1條,提高安裝的穩定性。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卯槽22優選數量為2條,提高安裝的穩定性。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扣件2上還包括位于榫卯連接件21上下兩端的連接管23構成,連接管23位于榫卯連接件21中軸線上,位于上下兩端的連接管23分別用于與立柱1端部固定連接,連接管23與立柱1可采用螺紋緊固連接或卡接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采用榫卯配合安裝,提高了橫梁安裝的便捷性和穩定性,同時增設間隔套,可以避免橫梁與榫卯連接件之間的磨損,提高整體的使用壽命。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