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撐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舞臺機構。
背景技術:
金屬結構是主要由金屬材料組成的結構,尤其是鋼制材料,由型鋼和鋼板制成的鋼梁、鋼柱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
鋼材的特點是強度高、自重輕、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度的建筑物特別適宜,材料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建筑工期短,其工業化程度高,可進行機械化程度高的專業化生產。鋼結構應研究高強度鋼材,大大提高其屈服點強度,此外要軋制新品種的型鋼,例如h型鋼和t形鋼及壓型鋼板等以適應大跨度結構和超高層建筑的需要。
目前的舞臺機構大部分采用木板搭建而成,由于舞臺的特殊性,人在上面的活動比較,所以很容易進行倒塌,存在著安全隱患,有待于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舞臺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木制舞臺容易倒塌等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舞臺機構,包括多對并排設置的金屬架、可自由拆裝扣設于各對金屬架上的支撐板、設于支撐板上的舞臺設備及設于舞臺設備上方的燈具,各對金屬架呈若干橫排及縱排排列成方形結構,各對金屬架上的支撐板依次相互抵靠平鋪成一個方形支撐面,每對金屬架包括并排相對間隔設置的兩門型架,每一門型架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兩豎柱及連接于該兩豎柱頂端的一橫梁,每對金屬架的底端可滑動設于一對滑軌內,各滑軌埋設于地面上的混凝土內,所述舞臺設備包括支撐臺、設于該支撐臺上的支架、可轉動設于該支架上的多個輥筒及沿周向設于輥筒外圍的布條,所述燈具包括固定座、可轉動設于固定座上的錐形殼、設于錐形殼內的反光罩及設于反光罩內的led
優選方案為,各門型架的各豎柱的底端分別設有一底板及兩個導引桿,兩個導引桿的一端連接于底板上,另一端可滑動設于滑軌內。
優選方案為,每一滑軌上具有兩供螺釘的頭端穿設其內的縫隙,各導引桿為螺釘,其螺紋桿穿設于底板內后通過螺帽固定,螺釘的頭端可滑動設于滑軌內。
優選方案為,所述滑軌的底端連接有一盤體,該盤體通過地腳螺釘固定于混凝土下的地面內。
優選方案為,每一支撐板的前后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嵌設于支撐板內的嵌合塊,每一嵌合塊的底端分別向下延伸有一突出部,各金屬架的橫梁的頂端對應各突出部設有供突出部嵌入的嵌入孔。
優選方案為,每對金屬架為鋼架或鋁架。
優選方案為,所述豎柱及橫梁均為橫截面為方形的架體。
優選方案為,所述金屬架的一側設有一用于驅動金屬架沿滑軌滑動的驅動機構。
優選方案為,所述支撐臺的頂面為一斜面,支架內形成沿支架的頂面斜坡方向排列的多個收容輥筒的空間,支架于各空間的頂端中部分別可轉動支撐有轉軸,輥筒設于轉軸上,各轉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相轉動連接,該支撐臺的最高端的一側設有一電機,該電機的轉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最高端的輥筒的轉軸連接。
優選方案為,所述錐形殼由前向后呈漸縮狀延伸,其包括對應反光罩位置的前罩體及連接該前罩體后端的后罩體,該前罩體布滿散熱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舞臺機構通過金屬架與可自由拆裝扣合于金屬架上的支撐板結合而成,相較于通過木制的舞臺更加堅固、穩定,該支撐板可上下自由拆裝于金屬架上,從而方便表演者突然上臺或突然消失等特殊的表演,增強舞臺效果,且在一支撐板掀開后,其露出的洞口處金屬架的周邊沒有任何突出物,不會傷害到表演者,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舞臺機構的俯視圖(其上未設置舞臺設備);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金屬架、支撐板及滑軌部分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圖1中金屬架部分設于地面上的結構圖;
圖5為圖1中支撐板部分與橫梁部分扣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舞臺機構上的舞臺設備的側視圖;
圖7為圖6中單個支架及輥筒部分旋轉后的狀態圖;
圖8為圖1中燈具部分的立體圖。
圖中:
10、金屬架;20、支撐板;60、舞臺設備;90、燈具;11、門型架;12、豎柱;13、橫梁;30、滑軌;15、底板;16、導引桿;160、螺紋桿;162、螺帽;161、頭端;40、地面;50、混凝土;31、盤體;80、地腳螺釘;21、嵌合塊;22、突出部;18、嵌入孔;61、支撐臺;62、支架;63、輥筒;65、布條;610、頂面;66、轉軸;67、第一傳動機構;68、電機;69、第二傳動機構;91、固定座;92、錐形殼;93、反光罩;95、led;920、前罩體;922、后罩體;925、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及圖2所示,該舞臺機構包括多對并排設置的金屬架10、可自由拆裝扣設于各對金屬架10上的支撐板20、設于支撐板20上的舞臺設備60(如圖6)及設于舞臺設備60上方頂棚上的燈具90。各對金屬架10呈若干橫排及縱排排列成方形結構,使各對金屬架10上的支撐板20依次相互抵靠平鋪成一個方形支撐面。
請同時參閱圖3,每對金屬架10可為鋼架或鋁架。每對金屬架10包括并排相對間隔設置的兩門型架11,每一門型架11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兩豎柱12及連接于該兩豎柱12頂端的一橫梁13。所述豎柱12及橫梁13均為橫截面是方形的架體。每對金屬架10的底端可滑動設于一對滑軌30內。
請同時參閱圖4,各門型架11的各豎柱12的底端分別設有一底板15及兩個導引桿16,兩個導引桿16的一端連接于底板15上,另一端可滑動設于滑軌30內。本實施例中,各導引桿16為螺釘,其螺紋桿160穿設于底板15內后通過螺帽162固定,螺釘的頭端可滑動設于滑軌30內。每一滑軌30上具有兩供螺釘的頭端161穿設其內的縫隙。各滑軌30埋設于地面40上的混凝土50內。本實施例中,所述滑軌30的底端連接有一盤體31,該盤體31通過地腳螺釘80固定于混凝土50下的地面40內,從而增強其整體的穩定性,提高安全性。
請同時參閱圖5,所述支撐板20可上下自由拆裝地設于各對金屬架10的橫梁13上,每一支撐板20的前后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兩嵌設于支撐板20內的嵌合塊21,每一嵌合塊21的底端分別向下延伸有一突出部22。各金屬架10的橫梁13的頂端對應各突出部22設有供突出部嵌入的嵌入孔18。
請同時參閱圖6及圖7,該舞臺設備60包括支撐臺61、設于該支撐臺61上的支架62、可轉動設于該支架62上的多個輥筒63及沿周向設于輥筒63外圍的布條65。該支撐臺61的頂面610為一斜面,該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擇優為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8度。本實施例中,該支架62為方形架,其內形成沿支架62的頂面斜坡方向排列的多個收容輥筒63的空間。支架62于各空間的頂端中部分別可轉動支撐有轉軸66,輥筒63設于轉軸66上。各轉軸66通過第一傳動機構67相轉動連接,該支撐臺61的最高端的一側設有一電機68,該電機68的轉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69與最高端的輥筒63的轉軸66連接。該第一傳動機構67及第二傳動機構69可分別為鏈條或皮帶等設備。每一輥筒63沿其周向設有多個布條65,每一布條65的一端固定于輥筒63上,另一端為自由端。使用時,通過電機68及第一傳動機構67與第二傳動機構69帶動各輥筒63旋轉,使各輥筒63上的布條65的自由端向外伸展,呈現舞臺美觀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8,所述燈具90包括固定座91、可轉動設于固定座91上的錐形殼92、設于錐形殼92內的反光罩93及設于反光罩93內的led95,所述錐形殼92由前向后呈漸縮狀延伸,其包括對應反光罩93位置的前罩體920及連接該前罩體920后端的后罩體922,該前罩體920布滿散熱孔925。
該舞臺機構通過金屬架10與可自由拆裝扣合于金屬架10上的支撐板20結合而成,相較于通過木制的舞臺更加堅固、穩定,該支撐板20可上下自由拆裝于金屬架10上,從而方便表演者突然上臺及突然消失等特殊的表演,增強舞臺效果,且在一支撐板20掀開后,其露出的洞口處金屬架10的周邊沒有任何突出物,不會傷害到表演者,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該金屬架10連同其上的支撐板20可滑動設于滑軌30內,其整體可通過驅動機構驅動金屬架10帶動支撐板20一起沿滑軌30滑動,從而實現舞臺機構的移動,進一步提高舞臺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