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鋁合金窗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
背景技術:
玻璃因高度透明性、機械強度高、重量輕、易于加工等特性,被廣泛使用與建筑建材、內飾裝修、工藝品生產(chǎn)等技術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玻璃材料和生產(chǎn)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
城市建筑可利用空間越來越小,為了滿足光線要求,越來越多的采用大面積的玻璃墻設計,特別是一層,像商場、酒店、銀行等越來越多的采用落地玻璃墻設計,由于玻璃墻透明度好,且面積大,清洗時難度大且不易清洗干凈,另外,人們在出入時會經(jīng)常不小心碰撞在玻璃墻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地方會在玻璃上貼有防撞提示,然而又大大的影響了其美觀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牢固度高,具有自清潔裝置,可以有效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潔程度。
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包括鋁合金邊框和設于鋁合金邊框內的玻璃窗組件,玻璃窗組件包括并列設置的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連接處設有pvb粘結層,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頂部均設有清洗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清洗機構為噴淋機構,噴淋機構包括水管和水箱,水箱設有一對,水箱設于鋁合金邊框頂部兩側,水管水平設于鋁合金邊框頂部上方,水管上均勻設有噴頭,噴頭對應朝向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水箱外部設有活動裝飾盒,活動裝飾盒與水箱可拆卸地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清洗機構還包括刮板,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兩側邊緣均垂直設有導軌,導軌內均設有滑塊,滑塊之間水平設有連接板,連接板兩端與滑塊固接,連接板底部與刮板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滑塊頂部設有壓縮彈簧塊,壓縮彈簧塊另一端與導軌頂部固接,滑塊底部設有拉繩。
優(yōu)選地,所述刮板由彈性塑料制成,刮板傾斜設置,刮板底部與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表面接觸。
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板中央設有拉手。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結構相同,第一玻璃窗包括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鋁合金邊框內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橡膠墊,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邊緣通過橡膠墊與鋁合金邊框連接,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之間為真空結構。
優(yōu)選地,所述還包括防撞機構,防撞機構包括紅外線傳感器和彩色濾光膜,紅外線傳感器設于鋁合金邊框內,彩色濾光膜設有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外鋼化玻璃層的厚度大于內鋼化玻璃層的厚度。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玻璃窗組件頂部設置清洗機構,清洗機構對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表面進行清潔,使玻璃墻保持透明度和整潔性,另外,邊框采用鋁合金邊框制成,增加整體的牢固度,具體如下:
(1)、設置噴淋機構,噴頭可以對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表面進行沖洗,水箱中的水通過水管向噴頭輸送水流;
(2)、設置活動裝飾盒,用于遮擋水箱,提高玻璃墻整體的美觀性;
(3)、設置刮板,用于去除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表面的水漬或者水跡,當噴淋機構沖洗完成后,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表面可能會留下部分水跡或者水漬,設置滑塊,滑塊可在導軌內滑動,連接板設于滑塊之間,刮板可隨連接板一起沿導軌滑動,刮板傾斜設置,刮板從玻璃表面刮過,可以去除水漬或者水跡;
(4)、設置壓縮彈簧塊和拉繩,用于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由于玻璃墻通常較高,可以通過拉動拉繩將刮板下拉,當刮除干凈后,放開拉繩,在壓縮彈簧塊的作用下,刮板可自動向上收回;
(5)、設置第一玻璃窗和第二玻璃窗均由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組成,并且外鋼化玻璃層和內鋼化玻璃層之間為真空結構,用于提高整體強度和增強隔音效果;
(6)、設置防撞機構紅外線傳感器可以在人靠近時,點亮玻璃墻上的彩色濾光膜,從而提醒人們玻璃墻的位置,避免誤撞。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的清洗箱的側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的側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鋁合金邊框1、凹槽11、橡膠墊12、玻璃窗組件2、第一玻璃窗21、第二玻璃窗22、pvb粘結層23、外鋼化玻璃層24、內鋼化玻璃層25、清洗機構3、噴淋機構31、水管311、水箱312、噴頭313、活動裝飾盒314、刮板32、連接板321、滑塊322、壓縮彈簧塊323、拉繩324、導軌33、拉手34、防撞機構4、紅外線傳感器41、彩色濾光膜4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有”、“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包括鋁合金邊框1和設于鋁合金邊框1內的玻璃窗組件,玻璃窗組件2包括并列設置的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連接處設有pvb粘結層23,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頂部均設有清洗機構3。
本實施例1中的鋁合金落地玻璃墻,在玻璃窗組件2頂部設置清洗機構3,清洗機構3對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進行清潔,使玻璃墻保持透明度和整潔性,另外,邊框采用鋁合金邊框制成,增加整體的牢固度。
清洗機構3為噴淋機構31,噴淋機構31包括水管311和水箱312,水箱312設有一對,水箱312設于鋁合金邊框1頂部兩側,水管311水平設于鋁合金邊框1頂部上方,水管311上均勻設有噴頭313,噴頭313對應朝向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設置。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噴淋機構31,噴頭可以對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進行沖洗,水箱312中的水通過水管311向噴頭313輸送水流,其中噴頭31可以采用高壓噴頭。
水箱311外部設有活動裝飾盒314,活動裝飾盒314與水箱311可拆卸地連接。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活動裝飾盒314,用于遮擋水箱311,提高玻璃墻整體的美觀性。活動裝飾盒314表面可以設置不同的同案,活動裝飾盒314可以通過滑槽與滑塊的形式與水箱311連接,也可以通過套接的方式與水箱311連接。
實施例2
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鋁合金落地玻璃墻,包括鋁合金邊框1和設于鋁合金邊框1內的玻璃窗組件,玻璃窗組件2包括并列設置的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連接處設有pvb粘結層23,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頂部均設有清洗機構3。
清洗機構3為噴淋機構31,噴淋機構31包括水管311和水箱312,水箱312設有一對,水箱312設于鋁合金邊框1頂部兩側,水管311水平設于鋁合金邊框1頂部上方,水管311上均勻設有噴頭313,噴頭313對應朝向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設置。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噴淋機構31,噴頭可以對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進行沖洗,水箱312中的水通過水管311向噴頭313輸送水流,其中噴頭31可以采用高壓噴頭。
水箱311外部設有活動裝飾盒314,活動裝飾盒314與水箱311可拆卸地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活動裝飾盒314,用于遮擋水箱311,提高玻璃墻整體的美觀性。
清洗機構3還包括刮板32,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兩側邊緣均垂直設有導軌33,導軌33內均設有滑塊322,滑塊322之間水平設有連接板321,連接板321兩端與滑塊322固接,連接板321底部與刮板32連接,刮板32由彈性塑料制成,刮板32傾斜設置,刮板32底部與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接觸。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刮板32,用于去除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的水漬或者水跡。當噴淋機構31沖洗完成后,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可能會留下部分水跡或者水漬。設置滑塊322,滑塊322可在導軌33內滑動,連接板321設于滑塊322之間,刮板32可隨連接板321一起沿導軌33滑動。刮板32傾斜設置,刮板32從玻璃表面刮過,可以去除水漬或者水跡。
滑塊322頂部設有壓縮彈簧塊323,壓縮彈簧塊323另一端與導軌33頂部固接,滑塊322底部設有拉繩324。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壓縮彈簧塊323和拉繩324,用于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由于玻璃墻通常較高,可以通過拉動拉繩324將刮板32下拉,當刮除干凈后,放開拉繩324,在壓縮彈簧塊323的作用下,刮板32可自動向上收回。
連接板321中央設有拉手34。
采用這樣的結構,用于進一步提高使用的靈活性,當刮板32被拉繩324下拉到一定高度時,可通過拉手34繼續(xù)將刮板32下拉。
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結構相同,第一玻璃窗21包括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鋁合金邊框1內側設有凹槽11,凹槽11內設有橡膠墊12,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邊緣通過橡膠墊12與鋁合金邊框1連接,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之間為真空結構,外鋼化玻璃層24的厚度大于內鋼化玻璃層25的厚度。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均由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組成,并且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之間為真空結構,用于提高整體強度和增強隔音效果,外鋼化玻璃層24的厚度與內鋼化玻璃層25的厚度不同,可防止產(chǎn)生共振。
本實施例2中的玻璃墻還包括防撞機構4,防撞機構4包括紅外線傳感器41和彩色濾光膜42,紅外線傳感器41設于鋁合金邊框1內,彩色濾光膜42設有外鋼化玻璃層24和內鋼化玻璃層25之間。
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防撞機構4,紅外線傳感器41可以在人靠近時,點亮玻璃墻上的彩色濾光膜42,從而提醒人們玻璃墻的位置,避免誤撞。
本實施例2中的鋁合金落地玻璃墻,在玻璃窗組件2頂部設置清洗機構3,清洗機構3對第一玻璃窗21和第二玻璃窗22表面進行清潔,使玻璃墻保持透明度和整潔性,另外,邊框采用鋁合金邊框制成,增加整體的牢固度;本實施例2中的玻璃墻還包括防撞機構4,提醒人們玻璃墻的位置,避免誤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