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民用建筑結構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都是在施工現場現澆完成的,而在澆筑前還需進行做好模板框架,在澆筑完成后,還需將模板框架拆除,并進行長期的保養,不僅浪費施工的資金,還會延長施工所需的時間,而且在施工的過程中會浪費施工所需的材料,這樣會造成購買材料的資金增加,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容易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影響工人的生活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都是在施工現場現澆完成的,這樣不僅浪費施工的資金,還會延長施工所需的時間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梁、預制柱和預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柱上設有多個鋼筋,所述預制梁上設有多個上筋主筋、多個下筋主筋和多個扭筋,所述預制柱的下方設有基礎短柱,所述基礎短柱的一端安裝有柱拼鋼板箍,所述柱拼鋼板箍的內部設有鋼板條,所述預制柱的一端插入柱拼鋼板箍內,且柱拼鋼板箍通過穿柱栓桿與預制柱連接,所述預制柱內設有柱內預留梁筋套管,所述鋼筋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與上筋主筋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所述鋼筋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與下筋主筋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且柱內預留梁筋套管內填充有高強度灌漿料,所述鋼筋的一端和扭筋的一端焊接,相鄰所述預制梁之間還安裝有多個預制板。
優選的,所述預制柱與多個預制梁連接分別呈十字型、丁字型、一字型或L型。
優選的,所述預制板與預制梁之間的空隙、預制板與預制板之間的空隙內均填充有鋼筋混凝土。
優選的,所述預制板為實心板或空心板。
優選的,所述預制梁與預制板之間設有鋼筋混凝土拉梁,所述預制板的四周側面均設有多個甩筋,所述預制柱內預留梁筋,且預制柱內預埋梁筋的端部還設有錨固板。
優選的,所述預制板通過甩筋伸入鋼筋混凝土拉梁內,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制板之間通過甩筋相互搭接固定。
優選的,所述甩筋伸入鋼筋混凝土拉梁內的長度至少是甩筋直徑的倍。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預制柱與預制梁的連接裝配實現建筑產業化,預制梁、預制板和預制柱全部工廠預制生產,施工現場安裝,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人工投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同時大幅降低了鋼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達到節能減排、低碳降耗的效果,所用新技術還可提高建筑的裝配率,降低成本,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減少建筑材料的用量,達到節能減排、低碳降耗、綠色環保、節約工期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預制柱和預制梁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A處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預制梁和預制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B處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C處剖視圖;
圖7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D處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E處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F處剖視圖;
圖10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L型節點梁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L型節點梁柱結構剖視圖;
圖1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L型節點梁柱預制梁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T型節點梁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T型節點梁柱結構豎直方向剖視圖;
圖15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T型節點梁柱預制梁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T型節點梁柱結構水平方向剖視圖;
圖17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T型節點梁柱預制梁的上主筋和下主筋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十字型節點梁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一字型節點梁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十字型和一字型梁柱結構剖視圖;
圖2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構造的十字型和一字型預制梁結構示意圖。
圖中:錨固板1、鋼板條2、鋼筋3、預制梁4、預制柱5、預制板6、上筋主筋7、下筋主筋8、扭筋9、甩筋10、直螺紋套管11、基礎短柱12、柱拼鋼板箍13、穿柱栓桿14、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冷擠壓套管16、鋼筋混凝土拉梁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1,一種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柱與預制梁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梁4、預制柱5和預制板6,預制柱5上設有多個鋼筋3,預制梁4上設有多個上筋主筋7、多個下筋主筋8和多個扭筋9,預制柱5與多個預制梁4連接分別呈十字型、丁字型、一字型或L型,用于建筑結構的適宜部位,方便施工者進行安裝。
預制柱5的下方設有基礎短柱12,基礎短柱12的一端安裝有柱拼鋼板箍13,柱拼鋼板箍13的內部設有鋼板條2,預制柱5能插入柱拼鋼板箍13內,且柱拼鋼板箍13通過穿柱栓桿14與預制柱5連接,預制柱5內設有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鋼筋3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與上筋主筋7采用直螺紋套筒11連接,鋼筋3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與下筋主筋8采用冷擠壓套筒16連接,且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內填充有高強度灌漿料,鋼筋3的一端和扭筋9的一端焊接,相鄰預制梁4之間還安裝有多個預制板6。
預制板6為實心板或空心板,預制板6與預制梁4之間的空隙、預制板6與預制板6之間的空隙內均填充有鋼筋混凝土,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
預制梁4與預制板6之間設有鋼筋混凝土拉梁17,預制板6的四周側面均設有多個甩筋10,預制柱5內預留梁筋,且預制柱5內預埋梁筋的端部還設有錨固板1,預制板6通過甩筋10伸入鋼筋混凝土拉梁17內,相鄰的兩個預制板6之間通過甩筋10相互搭接固定,甩筋10伸入鋼筋混凝土拉梁17內的長度至少是甩筋10直徑的15倍,用于提高預制板6與預制梁4之間連接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預制板6與預制梁4連接的安全性能。
工作原理:在對預制柱5與預制梁4進行裝配時,預制梁4放置在預制柱5上后,將部分鋼筋3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后與上筋主筋7采用直螺紋套筒11連接,再將部分鋼筋3穿過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與下筋主筋8采用冷擠壓套筒16連接,并在預制柱5和柱內預留梁筋套管15內填充高強度灌漿料,最后在梁柱連接區完成箍筋綁扎、模板支設及澆筑混凝土,在對預制梁4和預制板6進行安裝時,預制板6通過甩筋10與拉梁連接,其中預制板6的兩端與預制梁4連接時還將甩筋10伸入預制梁4內,且伸入的距離至少是甩筋10直徑的15倍,并伸過預制梁4的中心線,預制梁4上筋主筋7及箍筋綁扎完成后澆筑混凝土,而且預制板6與預制板6之間通過甩筋8相互搭接,在預制板6的側面甩筋10上綁扎高強鋼筋,最后板縫間吊模澆筑混凝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