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圓管臨時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空間類結構為鋼網架結構,其結構桿件絕大多數為圓管構件;鋼網架結構在施工安裝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部分桿件承載力不足問題。如網架分塊吊裝過程中,臨時支撐架上部的網架腹桿;網架頂升施工中,與頂升點相連的網架腹桿;網架提升施工中,與提升吊點連接的網架腹桿;網架滑移施工過程中,滑移軌道上非原結構支座位置的滑移支撐點上網架腹桿等等,因在施工過程中支點位置荷載的增加,以及網架桿件由原設計的拉桿轉變為壓桿,使得桿件承載力不足,需要加強或者替換,以保證結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上述需加強桿件僅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承載力不足,當結構安裝完成卸載后,其承載力即可滿足設計要求。
常規情況下,由于網架結構節點的特性,不便于增加臨時桿件進行加強處理,對承載力不足桿件均替換成截面較大桿件;桿件替換后,因替換桿件剛度的增加,在設計荷載作用下,會導致替換桿件附近結構內力重新分布,需要對結構進行重新復核驗算,增加工作量,同時也會增加結構的用鋼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網架圓管采用替換桿件的加強方式,提供一種圓管臨時加固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具體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管構件臨時加固方法,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1)根據加固圓管的規格,選擇合適的角鋼和配套的角鋼扣件;(2)根據加固圓管長度,確定角鋼長度和角鋼扣件個數;
(3)在圓管構件受力前,將兩根角鋼對稱設置于加固圓管兩側,通過角鋼扣件固定;
(4)結構施工卸載后,松開角鋼扣件,拆除角鋼加固裝置,完成圓管構件的加固。
進一步,所述角鋼規格為等邊角鋼,角鋼邊長等于加固圓管直徑或略小于加固圓管直徑。
進一步,單個角鋼扣件高度需小于圓管半徑,角鋼扣件板厚度不得小于角鋼分肢板厚度。
進一步,所述角鋼的長度不應小于加固圓管長度減去兩倍圓管直徑的長度。
進一步,沿加固圓管長度方向兩個角鋼扣件之間的單個角鋼分肢,其線剛度不小于整個加固圓管的線剛度。
進一步,上述兩根角鋼對稱布置于圓管兩側,角鋼長度中點與圓管長度中點在同一平面內。
進一步,所述角鋼扣件至少設置三道,分別位于角鋼兩端和中點。
本發明專利有以下技術優點:(1)本發明專利加固方法僅采用角鋼和角鋼扣件,加固方式簡潔,結構簡單;(2)本發明專利加固方法施工方便,無需吊機等機械,人工即可實現;(3)本發明專利加固方法無需焊接,對原結構無損傷;(4)本發明專利加固方法操作簡潔,便于安裝和拆除,并可重復利用;(5)本發明專利加固方式不增加結構用鋼量;(6)本發明專利加固方法避免了替換桿件帶來的結構復核工作量,以及施工方案確定后方可明確需要替換的桿件而帶來的對施工工期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專利所述圓管加固后桿件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專利所述圓管加固后斷面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專利所述角鋼扣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發明揭示的是一種圓管構件臨時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加固圓管1的規格,選取或加工制作成配套的角鋼2和角鋼扣件3。
(2)根據加固圓管1長度,確定角鋼2長度和角鋼扣件3個數;
(3)在加固圓管1受力前,將兩根角鋼2對稱設置于加固圓管1兩側,并通過角鋼扣件3固定;
(4)結構施工卸載后,松開角鋼扣件3,拆除角鋼2,完成對加固圓管2的加固。
進一步的,上述角鋼2規格為等邊角鋼,角鋼2邊長等于擬加固圓管1直徑或略小于加固圓管1直徑;可按成品熱軋等邊角鋼選用,也可采用鋼板焊接成型。
上述單個角鋼扣件3高度需小于加固圓管1的半徑,便于固定角鋼2;角鋼扣件3板厚度不得小于角鋼2分肢板厚度,可選用成品扣件或根據鋼板軋制成型;設置于角鋼扣件3兩側的螺栓4直徑,不應小于角鋼扣件3板厚度的1.5倍。
上述角鋼2長度
上述角鋼扣件3沿加固圓管1長度方向間距
上述兩根角鋼2對稱布置于加固圓管1兩側,角鋼2長度中點與加固圓管1長度中點在同一平面內。
上述角鋼扣件3至少設置三道,分別位于角鋼2兩端和中點。
上述角鋼扣件3對角鋼2的固定與松開,通過螺桿4和螺帽5實現。
上述圓管構件加固方法僅提高加固圓管1回轉半徑,進而增加加固圓管1受壓穩定系數,不增加加固圓管1受力面積;加固后圓管1回轉半徑可按加固圓管1和兩根角鋼2的組合截面計算回轉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