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
背景技術:
在被動式建筑外保溫施工過程中大多采用塑料錨栓,該塑料錨栓包括金屬釘和套在金屬釘上的塑料殼體,并且金屬釘的尾部露在塑料殼體外,使得金屬釘的尾部會直接與外墻混凝土基面接觸,造成能量外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一種新的塑料錨栓,該塑料錨栓的金屬釘的尾部外表面固定有塑料外殼,但是,在安裝錨栓,擊打錨栓尾部的過程中,容易破壞錨栓尾部的塑料外殼,容易造成能量外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能量外泄的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包括金屬釘和套在金屬釘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包括能夠套在金屬釘的尾部和從金屬釘的尾部拆卸的釘帽。
優選地,所述殼體包括套筒段和位于套筒段尾端的圓盤。
優選地,所述釘帽位于圓盤上。
優選地,所述金屬釘的前段表面上具有螺紋。
優選地,所述殼體的前后兩端均是可供金屬釘穿過的敞開結構。
優選地,所述殼體由塑料制作而成。
本發明的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通過在殼體上設置一個可以套在金屬釘的尾部和從金屬釘的尾部拆卸的釘帽,從而在安裝錨栓前,先把釘帽從金屬釘的尾部拆卸下來,錨栓安裝好后,再將釘帽套在金屬釘的尾部。既防止了安裝錨栓時,破壞殼體,也防止了金屬釘的尾部露在外部,造成能量外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的側視圖;
圖2為本發明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包括金屬釘110和套在金屬釘上的殼體,殼體包括能夠套在金屬的釘尾部和從金屬釘的尾部拆卸的釘帽130。本發明的被動式建筑防冷橋錨栓通過在殼體上設置一個可以套在金屬釘110的尾部和從金屬釘的尾部拆卸的釘帽130,從而在安裝錨栓前,先把釘帽130從金屬釘110的尾部拆卸下來,錨栓安裝好后,再將釘帽套在金屬釘的尾部。既防止了安裝錨栓時,破壞殼體,也防止了金屬釘的尾部露在外部,造成能量外泄。
殼體包括套筒段和位于套筒段尾端的圓盤120,釘帽130位于圓盤120上。
金屬釘110的前段表面上具有螺紋,殼體的前后兩端均是可供金屬釘110穿過的敞開結構。優選地,殼體由塑料制作而成。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