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攪拌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市政工程用混泥土攪拌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攪拌機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機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機構,供水系統,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攪拌機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遮陽板,不能對攪拌的混凝土提供遮陽的作用,沒有設置濕度傳感器,不能了解混凝土的濕度是否在標準值內,沒有設置溫度傳感器,不能了解混凝土的溫度是否過高,沒有設置噴頭,不能在攪拌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均勻的灑水,沒有設置減震輪,不能使攪拌機具有減震,且便于移動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市政工程用混泥土攪拌機,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沒有設置遮陽板,不能對攪拌的混凝土提供遮陽的作用,沒有設置濕度傳感器,不能了解混凝土的濕度是否在標準值內,沒有設置溫度傳感器,不能了解混凝土的溫度是否過高,沒有設置噴頭,不能在攪拌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均勻的灑水,沒有設置減震輪,不能使攪拌機具有減震,且便于移動的功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市政工程用混泥土攪拌機,包括攪拌機本體、攪拌筒、底板支架、減震輪、第一轉輪、電機、第二轉輪、wsk-m控制器、軸承固定塊、軸承、攪拌槳、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第一水管、流量計、支撐柱、遮陽板、噴頭、第二水管和電磁閥,所述攪拌機本體外部設置有攪拌筒,所述攪拌筒的下方設置有底板支架,且攪拌筒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攪拌筒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水管,且攪拌筒與第一水管之間通過流量計連接,所述攪拌筒的內側設置有溫度傳感器,且攪拌筒的內側靠近溫度傳感器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攪拌筒的內部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通過軸承固定塊固定在攪拌筒的底部,且軸承的外部固定有攪拌槳,所述底板支架的下方設置有減震輪,且底板支架的內部設置有wsk-m控制器,所述底板支架的內部靠近wsk-m控制器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輪,所述第一轉輪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轉輪,所述第二轉輪的下方設置有電機,所述支撐柱的上方設置有遮陽板,所述遮陽板的下方安裝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側連接有噴頭,且第二水管的另一側連接有電磁閥,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的輸出端均與wsk-m控制器上相應的溫度傳感器與濕度傳感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電磁閥的輸入端與wsk-m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wsk-m控制器的輸入端與內部電源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輪與第二轉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水管通過連接塊固定在遮陽板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噴頭的上方設置有螺紋,所述噴頭與第二水管通過螺紋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攪拌筒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遮陽板,夏天天氣炎熱,水分蒸發快,氣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遮陽板有效的防止了太陽直接照射在混凝土上,減少水分蒸發,設置了濕度傳感器,查看攪拌好混凝土的濕度是否在標準值內,設置溫度傳感器,了解混凝土的溫度是否過高,如果過高可以及時處理,減少損耗,沒有設置噴頭,在攪拌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均勻的灑水,充分的使混凝土與水攪拌均勻,且在完工的時候可以對攪拌筒內進行清洗,設置了減震輪,使攪拌機具有減震,且便于移動的功能。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攪拌機本體;2、攪拌筒;3、底部支架;4、減震輪;5、第一轉輪;6、電機;7、第二轉輪;8、wsk-m控制器;9、軸承固定塊;10、軸承;11、攪拌槳;12、濕度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4、第一水管;15、流量計;16、支撐柱;17、遮陽板;18、噴頭;19、第二水管;20、電池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市政工程用混泥土攪拌機,包括攪拌機本體1、攪拌筒2、底板支架3、減震輪4、第一轉輪5、電機6、第二轉輪7、wsk-m控制器8、軸承固定塊9、軸承10、攪拌槳11、濕度傳感器12、溫度傳感器13、第一水管14、流量計15、支撐柱16、遮陽板17、噴頭18、第二水管19和電磁閥20,攪拌機本體1外部設置有攪拌筒2,攪拌筒2的下方設置有底板支架3,且攪拌筒2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柱16,攪拌筒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水管14,且攪拌筒2與第一水管14之間通過流量計15連接,攪拌筒2的內側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3,且攪拌筒2的內側靠近溫度傳感器13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濕度傳感器12,攪拌筒2的內部設置有軸承10,軸承10通過軸承固定塊9固定在攪拌筒2的底部,且軸承10的外部固定有攪拌槳11,底板支架3的下方設置有減震輪4,且底板支架3的內部設置有wsk-m控制器8,底板支架3的內部靠近wsk-m控制器8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輪5,第一轉輪5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轉輪7,第二轉輪7的下方設置有電機6,支撐柱16的上方設置有遮陽板17,遮陽板17的下方安裝有第二水管19,第二水管19的一側連接有噴頭18,且第二水管19的另一側連接有電磁閥20,溫度傳感器13和濕度傳感器12的輸出端均與wsk-m控制器8上相應的溫度傳感器13與濕度傳感器1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電磁閥20的輸入端與wsk-m控制器8的輸出端電性連接,wsk-m控制器8的輸入端與內部電源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為了使第二轉輪7通過旋轉帶動第一轉輪5運轉,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一轉輪5與第二轉輪7通過皮帶轉動連接。
為了使第二水管19可以牢固的固定在遮陽板17的下方,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二水管19通過連接塊固定在遮陽板17的下方。
為了使噴頭18便于安裝和拆卸,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噴頭18的上方設置有螺紋,噴頭18與第二水管19通過螺紋固定連接。
為了便于拌好的泥漿流出,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攪拌筒2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
本發明的工作時:首先通過向混凝土的原料加入攪拌筒2內,攪拌筒2一側設置有第一水管14,第一水管14與攪拌筒2之間通過流量計15連接,通過流量計15,向攪拌筒內加入適當的水,然后通過wsk-m控制器8控制電機6帶動攪拌槳11轉動進行攪拌,攪拌筒2的上方有遮陽板17,夏天天氣炎熱,水分蒸發快,氣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遮陽板17有效的防止了太陽直接照射在混凝土上,減少水分蒸發,遮掩板17的下方設置有噴頭18,在攪拌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均勻的灑水,充分的使混凝土與水攪拌均勻,且在完工的時候可以對攪拌筒內進行清洗,攪拌過程中可以通過攪拌筒2內側的溫度傳感器13和濕度傳感器12,來觀察情況,如有異??梢约皶r處理,減少損耗,最后通過攪拌筒2側的出料口取料。攪拌筒2的底端設置有減震輪4,使機器在工作的時候有減震的作用,且可以便于移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