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涉及一種便攜式遮陽避雨棚。
背景技術:
目前,衢州城郊集市街邊攤位多,且攤位雨棚普遍采用鍍鋅管支撐,四周用遮雨布圍合,大小各異、形狀怪異顯得雜亂無章,導致街道較為臟亂。
通過初步的調研,發現目前的攤位雨棚在功能等各方面參差不齊,大多缺乏實際的需求支撐,在保證價廉、結構簡單又能夠獲得更多的實際效果的,適用于街邊攤位的活動棚的品種為數不多,同時,普遍存在搭建、折疊收起都比較困難等問題。
所以,對于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還有待研發出一種便于展開、折疊收起的遮陽避雨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便攜式遮陽避雨棚,本便攜式遮陽避雨棚具有便于展開、折疊收起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便攜式遮陽避雨棚,包括架體和設置在架體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體包括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和支架四,所述的支架一包括豎桿一和橫桿一,橫桿一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一的一端,支架二包括豎桿二和橫桿二,橫桿二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二上,支架三包括豎桿三和橫桿三,橫桿三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三上,支架四包括豎桿四和橫桿四,橫桿四的一端鉸接在豎桿四上,所述的豎桿一上螺紋連接有連接桿一,連接桿一的另一端螺紋連接在豎桿三上,豎桿二上螺紋連接有連接桿二,連接桿二的另一端螺紋連接在豎桿四上;所述的橫桿一和橫桿二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一,橫桿三和橫桿四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二;所述的連接桿一上鉸接有支撐桿一,連桿二上鉸接有支撐桿二,支撐桿一和支撐桿二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三,所述的轉動塊三上還設置有支撐桿三,所述的支撐桿三的另一端設置在轉動塊一上,所述的轉動塊三上設置有支撐桿四,所述的支撐桿四的另一端設置在轉動塊二上,所述的轉動塊三下表面固定有一拉繩。
用戶站在遮陽避雨棚內,拉動拉繩帶動轉動塊三往下運動,支撐桿一和支撐桿二的鉸接設置,能夠拖動豎桿一和豎桿二相對靠攏,拖動豎桿三和豎桿四相對靠攏;支撐桿三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轉動塊一和轉動塊三上,支撐桿四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轉動塊二和轉動塊三上,支撐桿三和支撐桿四能夠隨著轉動塊三向下傾斜,從而能夠使橫桿一與橫桿發生折疊靠攏,橫桿三與橫桿四發生折疊靠攏,從而便捷的實現將遮陽避雨棚折疊收起;其中,連接桿一螺紋連接在豎桿一和豎桿三之間,連接桿二螺紋連接在豎桿二和豎桿四之間,從而便于拆卸、折疊。
用戶拖動豎桿一和豎桿二相對遠離、豎桿三和豎桿四相對遠離,從而能夠使支撐桿一、支撐桿二、支撐桿三和支撐桿四處于水平狀態,使橫桿一和橫桿展開,橫桿三和橫桿四展開,則就能夠實現遮陽避雨棚的完全展開。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轉動塊一包括本體一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一上的轉軸一、轉軸二和轉軸三,所述的橫桿一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一上,橫桿二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二上,支撐桿三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三上;所述的轉動塊二包括本體二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二上的轉軸四、轉軸五和轉軸六,所述的橫桿三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四上,橫桿四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五上,支撐桿四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六上。從而能夠實現橫桿一、橫桿二、支撐桿三相對轉動塊一轉動,橫桿三、橫桿四、支撐桿四相對轉動塊二轉動,實現橫桿一和橫桿二的折疊、展開,橫桿三和橫桿四的折疊、展開。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轉動塊三包括本體三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三上的轉軸七、轉軸八、轉軸九和轉軸十,所述的支撐桿一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七上,支撐桿二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八上,支撐桿三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九上,支撐桿四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十上。從而能夠實現支撐桿一、支撐桿二、支撐桿三和支撐桿四相對轉動塊三轉動。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豎桿一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一,滑槽一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一,所述的豎桿一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一相通的螺紋孔一,所述的螺紋孔一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一;所述的豎桿二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二,滑槽二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二,所述的豎桿二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二相通的螺紋孔二,所述的螺紋孔二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二;所述的豎桿三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三,滑槽三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三,所述的豎桿三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三相通的螺紋孔三,所述的螺紋孔三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三;所述的豎桿四下表面開設有滑槽四,滑槽四內滑動設置有滑桿四,所述的豎桿四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四相通的螺紋孔四,所述的螺紋孔四內螺紋連接有螺栓四。根據實際的外接條件,調節滑桿一在豎桿一中滑槽一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一將滑桿一抵靠在豎桿一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二在豎桿二中滑槽二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二將滑桿二抵靠在豎桿二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三在豎桿三中滑槽三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三將滑桿三抵靠在豎桿三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四在豎桿四中滑槽四內的位置,并用螺栓四將滑桿四抵靠在豎桿四上進行定位,實現對遮陽避雨棚高度的調整。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篷布呈矩形,篷布的中心固定有定位繩一,且連接塊三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綁定位繩一的定位環一,且篷布的四個角均固定有定位繩二,所述的豎桿一、豎桿二、豎桿三和豎桿四上均固定有用于綁定位繩二的定位環二。篷布通過將定位繩一綁在定位環一上,通過將若干定位繩二綁在對應定位環二上,從而實現將篷布固定在架體上,此外,通過定位環一能夠起到將篷布從中間頂起的作用,從而能夠表面雨水積累在遮陽避雨棚頂部。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滑桿一、滑桿二、滑桿三和滑桿四的下表面均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開設有若干用于穿設螺釘的定位孔。通過滑桿一、滑桿二、滑桿三和滑桿四下表面的定位板能夠擴大與地面的支撐面積,通過螺釘穿過定位孔固定在地面上,進一步提高遮陽避雨棚的穩定性。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的頭部均固定有手擰把手。通過手擰把手能夠更加省力的將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擰緊定位。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的橫截面均呈圓形。
在上述便攜式遮陽避雨棚中,所述的篷布為防水牛津布。防水牛津布為市場能夠買到的現有產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拉繩帶動轉動塊三往下運動,能夠拖動豎桿一和豎桿二相對靠攏、豎桿三和豎桿四相對靠攏,且支撐桿三和支撐桿四能夠隨著轉動塊三向下傾斜,從而能夠使橫桿一和橫桿發生折疊靠攏,橫桿三和橫桿四發生折疊靠攏,且連接桿一螺紋連接在豎桿一和豎桿三之間,連接桿二螺紋連接在豎桿二和豎桿四之間,從而便捷的實現將遮陽避雨棚折疊收起。
2、本實用新型通過拖動豎桿一和豎桿二相對遠離、豎桿三和豎桿四相對遠離,從而能夠使支撐桿一、支撐桿二、支撐桿三和支撐桿四處于水平狀態,使橫桿一和橫桿展開,橫桿三和橫桿四展開,則就能夠實現遮陽避雨棚的完全展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架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架體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轉動塊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轉動塊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轉動塊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篷布;2、支架一;2a、豎桿一;2b、橫桿一;3、支架二;3a、豎桿二;3b、橫桿二;4、支架三;4a、豎桿三;4b、橫桿三;5、支架四;5a、豎桿四;5b、橫桿四;6、連接桿一;7、連桿二;8、拉繩;9、轉動塊一;9a、本體一;9b、轉軸一;9c、轉軸二;9d、轉軸三;10、轉動塊二;10a、本體二;10b、轉軸四;10c、轉軸五;10d、轉軸六;11、轉動塊三;11a、本體三;11b、轉軸七;11c、、轉軸八;11d、轉軸九;11e、轉軸十;12、滑桿一;13、滑桿二;14、滑桿三;15、滑桿四;16、定位環一;17、定位環二;18、定位板;19、手擰把手;20、支撐桿一;21、支撐桿二;22、支撐桿三;23、支撐桿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便攜式遮陽避雨棚,包括架體和設置在架體上的篷布1,篷布1為防水牛津布,防水牛津布為市場能夠買到的現有產品。架體包括支架一2、支架二3、支架三4和支架四5,支架一2包括豎桿一2a和橫桿一2b,橫桿一2b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一2a的一端,支架二3包括豎桿二3a和橫桿二3b,橫桿二3b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二3a上,支架三4包括豎桿三4a和橫桿三4b,橫桿三4b的一端鉸接在豎桿三4a上,支架四5包括豎桿四5a和橫桿四5b,橫桿四5b的一端鉸接在豎桿四5a上,豎桿一2a上螺紋連接有連接桿一6,連接桿一6的另一端螺紋連接在豎桿三4a上,豎桿二3a上螺紋連接有連接桿二,連接桿二的另一端螺紋連接在豎桿四5a上,連接桿一6和連接桿二的橫截面呈圓形。
如圖2和圖3所示,豎桿一2a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一,滑槽一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一12,豎桿一2a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一相通的螺紋孔一,螺紋孔一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一;豎桿二3a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二,滑槽二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二13,豎桿二3a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二相通的螺紋孔二,螺紋孔二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二;豎桿三4a下表面開設有滑槽三,滑槽三內滑動設置有滑桿三14,豎桿三4a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三相通的螺紋孔三,螺紋孔三內螺紋連接有螺栓三;豎桿四5a下表面開設有滑槽四,滑槽四內滑動設置有滑桿四15,豎桿四5a的下端水平開設有與滑槽四相通的螺紋孔四,螺紋孔四內螺紋連接有螺栓四。根據實際的外接條件,調節滑桿一12在豎桿一2a中滑槽一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一將滑桿一12抵靠在豎桿一2a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二13在豎桿二3a中滑槽二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二將滑桿二13抵靠在豎桿二3a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三14在豎桿三4a中滑槽三內的位置,并用螺栓三將滑桿三14抵靠在豎桿三4a上進行定位;調節滑桿四15在豎桿四5a中滑槽四內的位置,并用螺栓四將滑桿四15抵靠在豎桿四5a上進行定位,實現對遮陽避雨棚高度的調整。
此外,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的頭部均固定有手擰把手19,通過手擰把手19能夠更加省力的將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擰緊定位。滑桿一12、滑桿二13、滑桿三14和滑桿四15的下表面均固定有定位板18,定位板18上開設有若干用于穿設螺釘的定位孔。通過滑桿一12、滑桿二13、滑桿三14和滑桿四15下表面的定位板18能夠擴大與地面的支撐面積,且通過螺釘穿過定位孔固定在地面上,進一步提高遮陽避雨棚的穩定性。
如圖4和圖5所示,橫桿一2b和橫桿二3b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一9,轉動塊一9包括本體一9a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一9a上的轉軸一9b、轉軸二9c和轉軸三9d,橫桿一2b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一9b上,橫桿二3b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二9c上,支撐桿三22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三9d上;橫桿三4b和橫桿四5b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二10,轉動塊二10包括本體二10a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二10a上的轉軸四10b、轉軸五10c和轉軸六10d,橫桿三4b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四10b上,橫桿四5b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五10c上,支撐桿四23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六10d上。從而能夠實現橫桿一2b、橫桿二3b、支撐桿三22相對轉動塊一9轉動,橫桿三4b、橫桿四5b、支撐桿四23相對轉動塊二10轉動,實現橫桿一2b和橫桿二3b的折疊、展開,橫桿三4b和橫桿四5b的折疊、展開。
如圖6所示,連接桿一6上鉸接有支撐桿一20,連桿二7上鉸接有支撐桿二21,支撐桿一20和支撐桿二21之間設置有轉動塊三11,轉動塊三11上還設置有支撐桿三22,支撐桿三22的另一端設置在轉動塊一9上,轉動塊三11上設置有支撐桿四23,支撐桿四23的另一端設置在轉動塊二10上,轉動塊三11下表面固定有一拉繩8。轉動塊三11包括本體三11a和轉動設置在本體三11a上的轉軸七11b、轉軸八11c、轉軸九11d和轉軸十11e,支撐桿一20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七11b上,支撐桿二21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八11c上,支撐桿三22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九11d上,支撐桿四23的一端固定在轉軸十11e上。從而能夠實現支撐桿一20、支撐桿二21、支撐桿三22和支撐桿四23相對轉動塊三11轉動。
篷布1呈矩形,篷布1的中心固定有定位繩一,且連接塊三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綁定位繩一的定位環一16,且篷布1的四個角均固定有定位繩二,豎桿一2a、豎桿二3a、豎桿三4a和豎桿四5a上均固定有用于綁定位繩二的定位環二17。篷布1通過將定位繩一綁在定位環一16上,通過將若干定位繩二綁在對應定位環二17上,從而實現將篷布1固定在架體上,此外,通過定位環一16能夠起到將篷布1從中間頂起的作用,從而能夠表面雨水積累在遮陽避雨棚頂部。
用戶站在遮陽避雨棚內,拉動拉繩8帶動轉動塊三11往下運動,支撐桿一20和支撐桿二21的鉸接設置,能夠拖動豎桿一2a和豎桿二3a相對靠攏,豎桿三4a和豎桿四5a相對靠攏;支撐桿三22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轉動塊一9和轉動塊三11上,支撐桿四23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轉動塊二10和轉動塊三11上,支撐桿三22和支撐桿四23能夠隨著轉動塊三11向下傾斜,從而能夠使橫桿一2b和橫桿發生折疊靠攏,橫桿三4b和橫桿四5b發生折疊靠攏,從而便捷的實現將遮陽避雨棚折疊收起;其中,連接桿一6螺紋連接在豎桿一2a和豎桿三4a之間,連接桿二螺紋連接在豎桿二3a和豎桿四5a之間,從而便于拆卸、折疊。
用戶拖動豎桿一2a和豎桿二3a相對遠離、豎桿三4a和豎桿四5a相對遠離,從而能夠使支撐桿一20、支撐桿二21、支撐桿三22和支撐桿四23處于水平狀態,使橫桿一2b和橫桿展開,橫桿三4b和橫桿四5b展開,則就能夠實現遮陽避雨棚的完全展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1、篷布;2、支架一;2a、豎桿一;2b、橫桿一;3、支架二;3a、豎桿二;3b、橫桿二;4、支架三;4a、豎桿三;4b、橫桿三;5、支架四;5a、豎桿四;5b、橫桿四;6、連接桿一;7、連桿二;8、拉繩;9、轉動塊一;9a、本體一;9b、轉軸一;9c、轉軸二;9d、轉軸三;10、轉動塊二;10a、本體二;10b、轉軸四;10c、轉軸五;10d、轉軸六;11、轉動塊三;11a、本體三;11b、轉軸七;11c、、轉軸八;11d、轉軸九;11e、轉軸十;12、滑桿一;13、滑桿二;14、滑桿三;15、滑桿四;16、定位環一;17、定位環二;18、定位板;19、手擰把手;20、支撐桿一;21、支撐桿二;22、支撐桿三;23、支撐桿四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