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光電幕墻。
背景技術:
為了充分的利用太陽能,部分現代建筑物在外墻上設置太陽能光電幕墻,光電幕墻包括多個光電墻板,多個光電墻板平鋪于建筑物的外墻上,光電墻板內設置有光電轉換元件,如此光電幕墻發電以供給建筑物的部分用電,實現光污染的削弱和能源節省的雙重有益效果。
現有技術中的光電幕墻,大多先在建筑物的外墻上設置固定支架,然后將各光電墻板固定到固定支架上,為了保證光電墻板與固定支架之間的連接強度,光電墻板粘結或者螺接于固定支架上。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當光電墻板需要更換時,需要通過相應的工具在較為狹小的空間內拆卸粘結部分或者螺接部分,其操作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光電幕墻,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光電幕墻,包括光電墻板和固定組件,所述光電墻板的背面設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支架和鎖定桿,所述固定組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接件相卡接的第二卡接件,所述鎖定桿活動連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鎖定桿在活動行程上具有鎖定位置和避讓位置;
在所述鎖定位置,所述鎖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入行程上,在所述避讓位置,所述鎖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入行程之外。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所述鎖定桿上設置有環狀凸起,所述第一卡接件上設置有凹槽,在所述鎖定位置,所述環狀凸起嵌于所述凹槽中。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所述鎖定桿上設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鎖定桿轉動連接、同時滑動連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鎖定位置和所述避讓位置位于所述鎖定桿的滑動行程上,所述鎖定桿在轉動行程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光電墻板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滑動行程之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光電墻板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滑動行程上。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凸起貼合于所述光電墻板的側邊上。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所述鎖定桿的端部設置有手柄,所述限位凸起為所述手柄。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所述第一卡接件為梯形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上設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梯形槽,所述梯形件卡接于所述梯形槽中。
上述的太陽能光電幕墻,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均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卡接件并列設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光電墻板與支架之間卡接,且通過鎖定桿進行鎖定,如此在更換時,拉動鎖定桿即可進行光電墻板的拆卸和安裝操作,無需其它工具輔助,操作較為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的一種狀態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的另一種狀態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電墻板的后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的后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鎖定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光電墻板;2、第一卡接件;3、第二卡接件;4、環狀凸起;5、凹槽;6、限位凸起;7、手柄;8、鎖定桿;9、支架;10、滑動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太陽能光電幕墻,包括光電墻板1和固定組件,光電墻板1的背面設置有第一卡接件2,固定組件包括支架9和鎖定桿8,固定組件上設置有與第一卡接件2相卡接的第二卡接件3,鎖定桿8活動連接于支架9上,鎖定桿8在活動行程上具有鎖定位置和避讓位置;在鎖定位置,鎖定桿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上,在避讓位置,鎖定桿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之外。
具體的,太陽能光電幕墻由一些列的光電墻板1組成,各光電墻板1的側邊相互接觸或者具有一定間隙,各光電墻板1均卡接于支架9上,光電墻板1的背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卡接件2,如粘結、螺接有第一卡接件2,支架9上設置有第二卡接件3,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相互卡接。卡接結構是機械領域的公知常識和慣用技術手段,其在現有技術中具有諸多可實現的不同結構,本實施例的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均可參考這些可能的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還包括限位桿,限位桿活動連接如滑動連接、轉動連接于支架9上,在其活動行程上其至少具有兩個位置:鎖定位置和避讓位置,在鎖定位置,鎖定桿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上,即在此位置,未插入的第二卡接件3的第一卡接件2由于限位桿的干涉而無法插入,已經插入的第二卡接件3的第一卡接件2由于限位桿的阻擋而無法拔出,在避讓位置,鎖定桿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之外,即在此位置,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的插拔均不受影響。在光電墻板1安裝前,鎖定桿8位于避讓位置,此時操作人員手握光電墻板1并將其上的第一卡接件2插入支架9上的第二卡接件3,如此實現光電墻板1與支架9的固接,隨后將鎖定桿8從避讓位置驅動到鎖定位置,實現光電墻板1的鎖定,使其無法脫離支架9,如此防止意外的外力作用而導致的光電墻板1的脫落。
本實施例的主要改進在于光電墻板1與之間的連接結構,其它的至于光電墻板1以及與之相配合的電路線等等技術手段,均為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和慣用技術手段,本實施例不一一贅述其具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光電幕墻,光電墻板1與支架9之間卡接,且通過鎖定桿8進行鎖定,如此在更換時,拉動鎖定桿8即可進行光電墻板1的拆卸和安裝操作,無需其它工具輔助,操作較為方便。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鎖定桿8上設置有環狀凸起4,如圓板,圓板以其圓心處的通孔套與鎖定桿8上,第一卡接件2上設置有凹槽5,在鎖定位置,環狀凸起4嵌于凹槽5中,如圖6所示,支架9上設置有卡槽作為第二卡接件3,同時設置有滑動槽10,鎖定桿8滑動連接于滑動槽10中。
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5所示,鎖定桿8上設置有限位凸起6,鎖定桿8轉動連接、同時滑動連接于支架9上,鎖定位置和避讓位置位于鎖定桿8的滑動行程上,鎖定桿8在轉動行程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光電墻板1位于限位凸起6的滑動行程之外,在第二位置,光電墻板1位于限位凸起6的滑動行程上,即在第二位置,鎖定桿8無法自由滑動,其作用防止,防止鎖定桿8因為外力的作用而自行在支架9上滑動,從而失去鎖定效果。更優選的,在第二位置,限位凸起6貼合于光電墻板1的側邊上,即光電墻板1的側邊作為限位凸起6的阻擋機構,防止其自行解鎖。
本實施例中,再進一步的,鎖定桿8的端部設置有手柄7,限位凸起6為手柄7,即手柄7具有雙重作用,其一方面用于手握以提供轉動力,另一方面作為限位件,轉動后被光電墻板1限位而無法滑動。額外的,位置不同的手柄7還可以給予安裝操作人員以標示,如圖1和2所示,安裝人員看到手柄7處于豎直位置,此時說明鎖定桿8未被鎖定,安裝步驟尚缺少最后一步,需要再轉動鎖定桿8一下,而手柄7處于水平位置則說明鎖定桿8已經被鎖定,光電幕墻的安裝操作已經結束。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一卡接件2為梯形件,第二卡接件3上設置于支架9上的梯形槽,梯形件卡接于梯形槽中,梯形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方便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的插接。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均有多個,多個第二卡接件3并列設置。多個能夠更加均衡的承受壓力。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