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天花門頭型材。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公民社會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和頻繁,汽車已經走入千家萬戶。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汽車保養站、車庫等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環節。
在汽車保養站、車庫的建設過程中行業內一般是采用混凝土結構,沒有合適的型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天花燈槽型材,在汽車保養站、車庫的建設過程中能夠充當天花燈槽型材的作用。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天花燈槽型材,包括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組成下開口的槽狀結構,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相對上壁體對稱設置,左延伸臂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一槽口,右延伸臂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二槽口,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對上壁體對稱設置,左延伸臂向左延伸出第一搭接邊,右延伸臂向右延伸出第二搭接邊;
第一搭接邊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第一搭接邊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的頂面高度差小于±3mm。
優選的,第一搭接邊的左下角為弧狀倒角結構,第二搭接邊的右上角為弧狀倒角結構。
優選的,上壁體的上部設置有上開口的凸字形卡槽。
優選的,上壁體的左上部設置有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上壁體的右上部設置有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
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的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的上邊平行,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的另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的豎直邊平行;
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的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的上邊平行,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的另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的豎直邊平行。
優選的,還包括支撐臂,支撐臂位于左延伸臂的上部的中部,支撐臂的頂面與上壁體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優選的,支撐臂中空設置,支撐臂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筋和第二加強筋,
第一加強筋的一端連接支撐臂的內壁的左下角,第一加強筋的另一端連接支撐臂的上壁體的內部的中部;
第二加強筋的一端連接支撐臂的內壁的右下角,第二加強筋的另一端連接支撐臂的上壁體的內部的中部。
優選的,左延伸臂中空設置,左延伸臂的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三加強筋。
優選的,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一體化設置。
優選的,第一搭接邊的底面設置有多個微型凸起,第二搭接邊的頂面設置有多個微型凹坑。
優選的,第一搭接邊的底面嵌入0.1~0.5mm的硬質球,第二搭接邊的頂面設置有多個0.1~0.6mm的凹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天花燈槽型材,包括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組成下開口的槽狀結構,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相對上壁體對稱設置,左延伸臂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一槽口,右延伸臂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二槽口,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對上壁體對稱設置,左延伸臂向左延伸出第一搭接邊,右延伸臂向右延伸出第二搭接邊;第一搭接邊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第一搭接邊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的頂面高度差小于±3mm。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組成下開口的槽狀結構、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可以用于卡接LED燈等燈具的支架,左延伸臂、上壁體和右延伸臂沿長和寬方向延伸呈板材狀,可以當作天花吊頂,在汽車保養站、車庫的建設過程中能夠充當天花燈槽型材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天花燈槽型材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天花燈槽型材的一個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天花燈槽型材的另一個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左延伸臂;11-第一槽口;12-第一搭接邊;13-第三加強筋;2-上壁體;21-凸字形卡槽;22-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3-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3-右延伸臂;31-第二槽口;32-第二搭接邊;4-支撐臂;41-第一加強筋;42-第二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3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天花燈槽型材,包括左延伸臂1、上壁體2和右延伸臂3,左延伸臂1、上壁體2和右延伸臂3組成下開口的槽狀結構,左延伸臂1和右延伸臂3相對上壁體2對稱設置,左延伸臂1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一槽口11,右延伸臂3沿長方向設置有第二槽口31,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31相對上壁體2對稱設置,左延伸臂1向左延伸出第一搭接邊12,右延伸臂3向右延伸出第二搭接邊32;
第一搭接邊12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32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第一搭接邊12的底面與第二搭接邊32的頂面高度差小于±3mm。
左延伸臂1、上壁體2和右延伸臂3組成下開口的槽狀結構、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31可以用于卡接LED燈等燈具的支架,左延伸臂1、上壁體2和右延伸臂3沿長和寬方向延伸呈板材狀,可以當作天花吊頂,在汽車保養站、車庫的建設過程中能夠充當天花燈槽型材的作用。
左延伸臂1和右延伸臂3延長方向和寬方向延伸,呈板材樣。
本實施例中,第一搭接邊12的左下角為弧狀倒角結構,第二搭接邊32的右上角為弧狀倒角結構。
本實施例中,上壁體2的上部設置有上開口的凸字形卡槽21。
本實施例中,上壁體2的左上部設置有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2,上壁體2的右上部設置有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3;
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2的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2的上邊平行,第一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2的另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2的豎直邊平行;
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3的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2的上邊平行,第二圓角直角三角形孔23的另一個直角邊與上壁體2的豎直邊平行。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支撐臂4,支撐臂4位于左延伸臂1的上部的中部,支撐臂4的頂面與上壁體2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實施例中,支撐臂4中空設置,支撐臂4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筋41和第二加強筋42,
第一加強筋41的一端連接支撐臂4的內壁的左下角,第一加強筋41的另一端連接支撐臂4的上壁體的內部的中部;
第二加強筋42的一端連接支撐臂4的內壁的右下角,第二加強筋42的另一端連接支撐臂4的上壁體的內部的中部。
本實施例中,左延伸臂1中空設置,左延伸臂1的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三加強筋13。
本實施例中,左延伸臂1、上壁體2和右延伸臂3一體化設置。
本實施例中,第一搭接邊12的底面設置有多個微型凸起,第二搭接邊32的頂面設置有多個微型凹坑。作為一種優選的替換方案,也可是,第一搭接邊12的底面嵌入0.1~0.5mm的硬質球,第二搭接邊32的頂面設置有多個0.1~0.6mm的凹坑。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