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板結構,具體是一種建筑外墻用遮雨板。
背景技術:
在建筑物的門口位置處需要設置屋檐遮雨板,通過屋檐遮雨板可以確保門口位置的干燥,方便在門口設立鞋柜、擺放鞋子等,避免外出的人將水攜帶至室內,造成地面潮濕不干凈,但是在現有的技術中的屋檐遮雨板的結構較為復雜,安裝較為不易,同時遮雨板無法進行轉動,使得室內的受光率較低,且雨水無法及時的排走,造成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外墻用遮雨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外墻用遮雨板,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左側上表面上安裝有上層固定板;所述上層固定板的下方設置鉸鏈接;所述鉸鏈接放置在墻體的左側;鉸鏈接的左側連接安裝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下方焊接有橡膠板;所述橡膠板的左端設置有緩沖板;所述緩沖板固定在遮雨板的左側;緩沖板的上部固定焊接有連接把手;所述連接把手上連接有拉繩;所述拉繩拉伸連接在滑輪上;連接把手的左端設置漏水口;所述漏水口開在緩沖板中;漏水口的左側設置擋板;所述擋板焊接在緩沖板的上表面;緩沖板的下部安裝限位塊;所述限位塊放置在限位孔中;所述限位孔開在承載板的上表面;所述承載板的右側下方設置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焊接多個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方固定有導水管;所述導水管的左端接入到漏水口中;支撐板的右端焊接在下層固定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層固定板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到墻體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遮雨板的橫截面呈長方體型,由鋁制合金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輪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墻體的上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載板呈長方體型,由鋁制合金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層固定板固定在墻體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讓遮雨板能在墻體上進行轉動,使得遮雨板的功能進行擴展,不僅能進行遮雨,同時能增加室內的陽光照射率,設置的導水管能將匯集的雨水指向性的排出,不會濺落;裝置的結構較為新穎,使用操作和安裝簡單方便,實用性較強。
附圖說明
圖1為建筑外墻用遮雨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建筑外墻用遮雨板中限位塊與限位孔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建筑外墻用遮雨板中固定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墻體,2-支撐架,3-滑輪,4-拉繩,5-上層固定板,6-固定螺栓,7-遮雨板,8-橡膠板,9-連接把手,10-擋板,11-緩沖板,12-緩沖墊,13-承載板,14-漏水口,15-限位塊,16-限位孔,17-固定圈,18-導水管,19-支撐板,20-下層固定板,21-鉸鏈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建筑外墻用遮雨板,包括墻體1;所述墻體1的左側上表面上安裝有上層固定板5;所述上層固定板5通過固定螺栓6固定到墻體1上,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上層固定板5的下方設置鉸鏈接21;所述鉸鏈接21放置在墻體1的左側,用于活動連接固定在其上的部件;鉸鏈接21的左側連接安裝遮雨板7;所述遮雨板7的橫截面呈長方體型,由鋁制合金制成,用來遮擋雨水;遮雨板7的下方焊接有橡膠板8;所述橡膠板8可以防止雨水進行滲漏;橡膠板8的左端設置有緩沖板11;所述緩沖板11固定在遮雨板7的左側,用來將遮雨板7進行支撐;緩沖板11的上部固定焊接有連接把手9;所述連接把手9上連接有拉繩4;所述拉繩4拉伸連接在滑輪3上;所述滑輪3通過支撐架2固定在墻體1的上部,通過滑動使得拉繩4進行拉伸,讓遮雨板7在鉸鏈接21的作用下抬起,用來增加室內的受光率;連接把手9的左端設置漏水口14;所述漏水口14開在緩沖板11中,讓落下匯集的雨水能及時的排出;漏水口14的左側設置擋板10;所述擋板10焊接在緩沖板11的上表面,用來限制雨水的落下軌跡;緩沖板11的下部安裝限位塊15;所述限位塊15放置在限位孔16中;所述限位孔16開在承載板13的上表面;所述承載板13呈長方體型,由鋁制合金制成,通過限位塊15和限位孔16的位置限定,使得緩沖板11能準確的放置到承載板13上;承載板13的右側下方設置支撐板19;所述支撐板19將承載板13進行支撐;支撐板19上焊接多個固定圈17;所述固定圈17的下方固定有導水管18;所述導水管18的左端接入到漏水口14中,將匯集的雨水及時的導出;支撐板19的右端焊接在下層固定板20上;所述下層固定板20固定在墻體1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