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倉儲裝置,特別是具有裝配式可拆卸功能的筒倉。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筒倉多采用整體式現場澆筑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型糧倉的直徑可達數十米,由于筒倉體積太大,導致施工質量難以保證,且建成后的筒倉不可拆卸,無法移動,不能重復利用。另外,由于筒倉結構受力的特殊性,筒倉身中的鋼筋和混凝土在環向同時承受拉應力,混凝土易受拉開裂,并且無法通過增加配筋而延緩裂縫的開展。提出一種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減小施工難度,提高筒倉施工質量,并使筒倉可重復利用;改善筒倉的受力性能,延緩混凝土的開裂破壞,一直是工程師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沒有解決好的問題。
提出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功能的筒倉,將筒倉身由若干可拆卸的筒倉單元板裝配而成,每個筒倉單元板體積小,可工廠預制,現場拼裝,施工質量可控,還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其可拆卸的特點可以使筒倉重復利用,十分經濟。并且通過預應力技術使筒倉身混凝土環向承受預加的壓應力,可大大提高筒倉的受力性能,延緩混凝土的開裂破壞。裝配式可拆卸筒倉是非常有應用前景的一種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裝配式可拆卸筒倉。由筒倉基礎,圓形筒倉身,以及筒倉蓋組成。圓形筒倉身由若干個堆疊放置的筒倉單元板裝配而成,并通過水平布置的鋼絞線和垂直布置的鋼絞線改善筒倉的受力性能,確保筒倉可拆卸和重復利用。上述技術措施將在倉儲結構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為達到以上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一種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倉基礎(1),筒倉基礎之上由若干個堆疊放置的筒倉單元板(2)裝配而成的筒倉身,以及筒倉身之上的筒倉蓋(3)組成。每個筒倉單元板(2)底部和左側各設置凹形插槽(4),頂部及右側各設置凸形插銷(5)。各筒倉單元板(2)均為弧形,采用混凝土在工廠澆筑完成,現場僅需通過凹形插槽(4)和凸形插銷(5)拼接安裝成為筒狀結構;
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安裝水平向錨孔(6),水平布置的鋼絞線(7)穿過水平向錨孔(6),將各筒倉單元板(2)在水平向固定。另外,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中心位置安裝垂直向錨孔(8),通過垂直布置的鋼絞線(9)將各筒倉單元板(2)在垂直向固定。垂直布置的鋼絞線(9)底部錨固于筒倉基礎(1),頂部錨固于最頂部的垂直向錨孔(8)。所有鋼絞線均施加預應力。
為便于筒倉的裝配,筒倉基礎(1)上設置凸形插銷(5),并在筒倉蓋(3)上設置凹形插槽(4)。
進一步,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安裝4個水平向錨孔(6),水平布置的鋼絞線(7)穿過各個水平向錨孔(6)。
進一步,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中心位置安裝1個垂直向錨孔(8)。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
1.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筒倉身由各個筒倉單元板通過凹形插槽與凸形插銷實現組合拼裝。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在工廠預制相同規格的筒倉單元板,之后將筒倉單元板現場組裝,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減少施工的成本。
2.由于各個筒倉單元板體積小,便于工廠施工,所以其施工質量可控,可有效提高筒倉的施工質量。
3.水平布置的鋼絞線提供的預應力可對筒倉混凝土施加環向的壓應力,大大提高筒倉的承載力。垂直布置的鋼絞線又增加了裝配式筒倉的穩定性和抗震能力。
4.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重復利用,經濟性能良好。
與傳統的筒倉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4個突出優點:其一是裝配式可拆卸筒倉由各個獨立的筒倉單元板組合拼裝而成,筒倉單元板可工廠預制,現場僅需拼裝,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減少施工成本。其二,由于各個筒倉單元板體積小,便于工廠施工,可有效保證施工質量。其三,水平布置的鋼絞線改善了傳統筒倉的受力方式,使筒倉身的混凝土承受預加的環向壓應力,可大大延緩筒倉身混凝土的開裂破壞過程。其四,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重復利用,經濟性能良好。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共6幅附圖,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好的筒倉結構立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前的筒倉結構立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筒倉身1-1斷面平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標準筒倉單元板立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筒倉基礎平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筒倉蓋平面示意圖。
圖中:1—筒倉基礎,2—筒倉單元板,3—筒倉蓋,4—凹形插槽,5—凸形插銷,6—水平向錨孔,7—水平布置的鋼絞線,8—垂直向錨孔,9—垂直布置的鋼絞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的一種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包括:筒倉基礎(1),筒倉基礎之上由若干個堆疊放置的筒倉單元板(2)裝配而成的筒倉身,以及筒倉身之上的筒倉蓋(3)組成。每個筒倉單元板(2)底部和左側各設置2個凹形插槽(4),頂部及右側各設置2個凸形插銷(5)。各筒倉單元板(2)均為弧形,采用混凝土在工廠澆筑完成,現場僅需通過凹形插槽(4)和凸形插銷(5)拼接安裝成為筒狀結構。
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安裝4個水平向錨孔(6),水平布置的鋼絞線(7)穿過各個水平向錨孔(6),將各筒倉單元板(2)在水平向固定。另外,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中心位置安裝1個垂直向錨孔(8),通過垂直布置的鋼絞線(9)將各筒倉單元板(2)在垂直向固定。垂直布置的鋼絞線(9)底部錨固于筒倉基礎(1),頂部錨固于最頂部的垂直向錨孔(8)。所有鋼絞線均施加預應力。
為便于筒倉的裝配,筒倉基礎(1)上設置凸形插銷(5),并在筒倉蓋(3)上設置凹形插槽(4)。
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安裝4個水平向錨孔(6),水平布置的鋼絞線(7)穿過各個水平向錨孔(6)。
每個筒倉單元板(2)的外壁中心位置安裝1個垂直向錨孔(8)。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
1.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筒倉身由各個筒倉單元板通過凹形插槽與凸形插銷實現組合拼裝。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在工廠預制相同規格的筒倉單元板,之后將筒倉單元板現場組裝,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減少施工的成本。
2.由于各個筒倉單元板體積小,便于工廠施工,所以其施工質量可控,可有效提高筒倉的施工質量。
3.水平布置的鋼絞線提供的預應力可對筒倉混凝土施加環向的壓應力,大大提高筒倉的承載力。垂直布置的鋼絞線又增加了裝配式筒倉的穩定性和抗震能力。
4.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重復利用,經濟性能良好。
綜上,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裝配式可拆卸筒倉。由筒倉基礎,圓形筒倉身,以及筒倉蓋組成。圓形筒倉身由若干個堆疊放置的筒倉單元板裝配而成,并通過水平布置的鋼絞線和垂直布置的鋼絞線改善筒倉的施工難度,提高筒倉的受力性能,確保筒倉可拆卸和重復利用。與傳統的筒倉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4個突出優點:其一是裝配式可拆卸筒倉由各個獨立的筒倉單元板組合拼裝而成,筒倉單元板可工廠預制,現場僅需拼裝,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減少施工成本。其二,由于各個筒倉單元板體積小,便于工廠施工,可有效保證施工質量。其三,水平布置的鋼絞線改善了傳統筒倉的受力方式,使筒倉身的混凝土承受預加的環向壓應力,可大大延緩筒倉身混凝土的開裂破壞過程。其四,裝配式可拆卸筒倉可重復利用,經濟性能良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訴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