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構件生產用的工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
背景技術:
預制疊合板是常用的裝配式建筑構件之一,是在專用模具中澆筑成型。當前使用的模具參照附圖1,邊模的端部之間用螺栓固定連接,尺寸無法調整,因此只能是一件模具對應一種尺寸的疊合板,通用性差。不同建筑項目需要的疊合板長、寬等尺寸往往不同,就要更換整套模具,甚至有的模具只能廢棄,浪費模具材料、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其尺寸可調,減少材料浪費、節約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包括兩個邊模和兩個尺寸模,所述邊模和尺寸模分別用若干個磁力盒吸附在模具臺上,所述尺寸模在兩個邊模之間的區域內位置可調。
上述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所述邊模和尺寸模均包括截面為L形的模架和垂直在焊接在模架上的起模板,所述模架豎直邊的上部是由壓力成型而成的倒角部。
上述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所述邊模和尺寸模均包括截面為L形的模架和垂直在焊接在模架上的起模板,所述模架豎直邊的上卡裝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鋼板和角鋼,所述鋼板的一邊與角鋼的一邊焊接,所述鋼板的另一邊與角鋼的另一邊有間隔以卡裝到模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將現有技術中邊模之間相互固定的位置關系設計成位置可調。通過調整尺寸模位置,可生產任意長度的疊合板;當不同建筑項目要求不同尺寸的疊合板時,可以只更換不同長度的尺寸模,極大節省模具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模具;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邊模的主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邊模的右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邊模的仰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邊模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邊模的仰視示意圖。
圖中:1為邊模、2為尺寸模、3為磁力盒、4為預制疊合版、11為模架、12為起模板、13為倒角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釋說明。
實施例1
參考附圖2至附圖5,本實施例用于預制疊合板的模具,包括兩個邊模1和兩個尺寸模2,所述邊模1和尺寸模2分別用若干個磁力盒3吸附在模具臺上,所述尺寸模2在兩個邊模1之間的區域內位置可調。
所述邊模1和尺寸模2均包括截面為L形的模架11和垂直在焊接在模架11上的起模板12,本實施例中邊模1上的相鄰起模板12之間間隔優選為1000-1500mm,尺寸模2上的相鄰起模板12之間隔優選為800-1000mm。所述模架11豎直邊的上部是由壓力成型而成的倒角部13。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倒角部13,本實施例中的倒角部13卡裝在模架11豎直邊上,所述倒角部13包括鋼板和角鋼,所述鋼板的一邊與角鋼的一邊焊接,所述鋼板的另一邊與角鋼的另一邊有間隔以卡裝到模架1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