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停車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單邊升降式并且可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以及輪胎打氣服務的復合型停車坪。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內的車輛日益增多,停車場規模日益增大,仍無法滿足停車需求。大部分城市都利用路邊提供有償停車。但針對車輛的占道停車、無序停放、影響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尚無有效解決方法。對車輛用戶來說,尋找合適的停車位置極為不便,耗費時間長,把車停在路邊也不放心,要時刻擔心車輛發生碰擦事故。對于道路條件不寬裕馬路,問題尤為突出。
汽車保有量巨大和城市用地的限制,使得立體車庫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平板式立體車庫、梳齒式立體車庫等在近年來得到了較大市場。如何將立體車庫應用在道路停車中,是目前研究的難點。
當前的這些立體車庫的缺點一是結構復雜,建造一個大型立體車庫的工程花費成本較高,需要依托于建筑物,無法直接照搬應用在道路停車需求中。二是現有的立體車庫在智能化、功能性上明顯不足。車庫所提供的車位鎖,在享有車位使用權的用戶駕車離開車位后,要通過手動開啟車位鎖,防止其他車輛占位停放,用戶返回時還需要手動放下地鎖,操作麻煩,長期使用十分繁瑣。在停車過程中的計費、支付等環節還需要人工進行操作,沒有實現自動化。車停到位后,對于電動汽車充電、普通汽車/電動汽車輪胎打氣等需求,在現有大型、多層的立體車庫中完全施展不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邊升降復合型停車坪,目的旨在實現路邊高空環境停車,讓車主在路邊就能得到快捷、方便、舒適的停車環境,讓非機動車和行人也能在停車坪下方正常地通行,并且實現打氣、充電、停車功能的自動化,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使城市交通運行機制高效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單邊升降復合型停車坪,包括一個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整體支架,所述整體支架為扁平結構,其底部與地面固定連接,其左右兩側分別通過若干道斜拉索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整體支架的地面下方鋪設有地下管道,電纜以及輸氣管貫穿在所述地下管道中;所述整體支架上安裝有多個停車位單元,每個停車位單元包括一個升降機構和一個充電打氣機構;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在整體支架上垂直安裝,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的底部的進氣口與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輸氣管相連接,第一氣缸、第二氣缸上的運動部分分別通過水平布置的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與一個停車坪相連接,所述停車坪可在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帶動下保持水平狀態上升、下降或者停止;
所述充電打氣機構包括一個復合式可伸縮管道,由固定段和活動段連接組成,所述復合式可伸縮管道的固定段安裝在整體支架上不可活動,固定段的底部與所述地下管道連接,所述復合式可伸縮管道的活動段的頂部與充電插座以及打氣頭相連接;所述復合式可伸縮管道內部穿設有電纜以及輸氣管,所述充電插座通過復合式可伸縮管道內的電纜與所述地下管道中的電纜相連接,所述打氣頭通過復合式可伸縮管道內的輸氣管與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輸氣管相連接;
所述整體支架的側方安裝有一個控制中心操作臺,所述控制中心操作臺的接線端從底部引出并連接至所述地下管道中的電纜上。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停車坪頂部安裝有多個輪胎定位裝置,所述輪胎定位裝置的數量以及位置與所停車輛的輪胎相對應。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停車坪的四周分別安裝有多個光幕設備。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整體支架的頂部安裝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接線端沿著所述整體支架走線并連接至所述地下管道中的電纜上。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地下管道中的電纜與電源相連接。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輸氣管與大型壓縮泵相連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種單邊升降復合型停車坪,可提供車輛停車充電打汽功能,并且利用高空環境停車,解決道路條件不寬裕地方,無法停放車輛的問題,減少機動車長時間占用非機動車導致的馬路安全隱患,夜晚期間還可以雙倍利用整條道路作為臨時停車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停車坪降下時的狀態)。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管線連接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單邊升降復合型停車坪,其結構如下:
包括一個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整體支架1,整體支架1為扁平結構,其底部與地面固定連接,其左右兩側分別通過若干道斜拉索2與地面固定連接;整體支架1的地面下方鋪設有地下管道3,電纜4以及輸氣管5貫穿在地下管道3中;電纜4與電源18相連接,輸氣管5與大型壓縮泵19相連接,如圖2所示。
在整體支架1上安裝有多個停車位單元,每個停車位單元包括一個升降機構和一個充電打氣機構。
如圖1所示,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氣缸6和第二氣缸7;第一氣缸6和第二氣缸7在整體支架1上垂直安裝,第一氣缸6、第二氣缸7的底部的進氣口與地下管道3中的輸氣管5相連接,如圖2所示。第一氣缸6、第二氣缸7上的可運動部分分別通過水平布置的第一連接臂8、第二連接臂9與一個停車坪10相連接,停車坪10可在第一氣缸6和第二氣缸7的帶動下以保持水平的狀態上升、下降或者停止。停車坪10頂部安裝有多個輪胎定位裝置11,輪胎定位裝置11的數量以及位置與所停車輛的輪胎相對應。停車坪10的四周分別安裝有多個光幕設備12。
如圖1,充電打氣機構包括一個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由固定段和活動段連接組成,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的固定段安裝在整體支架1上不可活動,固定段的底部與地下管道3連接,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的活動段的頂部與充電插座14以及打氣頭15相連接;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內部穿設有電纜以及輸氣管;充電插座14通過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內的電纜與地下管道3中的電纜4相連接,打氣頭15通過復合式可伸縮管道13內的輸氣管與地下管道3中的輸氣管5相連接;如圖2所示。
如圖1所示,整體支架1的側方安裝有一個控制中心操作臺16,控制中心操作臺16的接線端從底部引出并連接至地下管道3中的電纜4上,如圖2所示。
如圖1所示,整體支架1的頂部安裝有攝像頭17,攝像頭17的接線端沿著整體支架1向下走線并連接至地下管道3中的電纜4上,如圖2所示。
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和使用說明如下:
整體支架1為扁平、小寬度,可以貼墻設置。整體支架1兩側的斜拉索2設計入地掛鉤,用以增加整體支架1兩邊的牢固性、安全性。整體支架1的長度可以設置的很長,在其上布置多個停車位。
升降機構的第一氣缸6和第二氣缸7采用空氣動力驅動,比較環保,這是因為如果裝一排停車位,多個升降機構的話,用大型壓縮泵集中供氣壓,會節約很多成本。升降機構也可同時采用液壓電動泵,實現電動和氣動雙動力驅動。
地下管道3考慮耐高溫設置在最下位置,電纜4以及輸氣管5貫穿在地下管道3中。其中電纜4為內部包括了電源線、數據線的復合線纜。電源線為升降機構(當采用液壓電動泵時可選)、充電插座14供電,數據線為控制中心操作臺16對升降機構、充電插座14、打氣頭15、攝像頭17進行控制信號及數據傳輸,輸氣管5為升降機構的氣缸和打汽頭15進行集中供氣。
停車坪10在初始時位于架空位置,用戶通過控制中心操作臺16的操作來完成整個停車坪的使用,控制中心操作臺16根據用戶操作,進行升降機構的下架動作,以及控制充電插座14、打氣頭15是否工作。
當車輛行駛上停車坪10后,車輛輪胎會嵌入4個輪胎定位裝置11,以保證車輛上升后車輛無法移動,保證安全性。光幕設備12的作用是確保在升降式停車坪周圍無東西干擾,如有干擾像電梯一樣無法正常使用,同樣保證安全性。
當所停車輛為電動汽車時,可用充電插座14進行充電,因電動汽車快充屬于高壓范圍,故目前只提供220V電源插頭。此位置還包含一個打汽頭15,可為各種車輛進行輪胎打汽。
當用戶取車時,可在控制中心操作臺16進行停車計費(選擇是否充以及打汽)、支付(微信,支付寶,交通卡等多支付接入)、求救(可呼叫應急中心)報警(連接110)、緊急停止(特殊情況使用)。費用結清后停車坪10自動降下,等車開走后停車坪10自動回到架空位置。
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專利。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揭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