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樹脂基防水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防水類建材產品有石棉瓦、水泥瓦、陶土瓦、塑料瓦、玻璃鋼瓦,彩鋼板、防水卷材、高分子布以及現澆防水層,通常用到建筑屋頂的防水。這些防水材料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而樹脂基防水板由于其穩定性高,防震防摔,耐寒耐熱而備受青睞,但是樹脂基防水板在安裝時,通常是由其兩個齒峰之間的疊加而連接,從而造成防水性能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樹脂基防水板,該樹脂基防水板之間連接緊密,減小了滲水的可能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樹脂基防水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的表面上設有齒峰,所述板體一側連接第一連接板,且另一側連接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及第二連接板均與板體連為一體,所述第一連接板由遠離板體的一側通過兩次向內翻折呈半封閉的方形管狀,所述第二連接板通過兩次翻折呈Z字型,且第二連接板的邊緣連接折邊,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上方均設有相同數量的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相鄰板體的第二連接板拼接,且兩者的連接孔重合。
優選的,板體內設有空腔,空腔內填充有吸音層。
優選的,吸音層由吸音棉構成。
優選的,空腔內還設有防火層,防火層與吸音層相鄰。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連接時,通過第一連接板與相鄰板體的第二連接板相互連接而成,由于第一連接板的端部呈半封閉的方形管狀,而第二連接板呈Z字型,因而在連接時相比較齒峰疊加的方式更緊密,而第二連接板的邊緣設有折邊,也避免了水從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之間的縫隙滲進去,減小了滲水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述,本實用新型樹脂基防水板,包括板體1,板體1的表面上設有用于流水的齒峰2,板體1的兩側設有用于與相鄰的板體1連接的連接板,板體1一側連接第一連接板3,且另一側連接第二連接板4,第一連接板3及第二連接板4均與板體1連為一體,第一連接板3由遠離板體1的一側通過兩次向內翻折呈半封閉的方形管狀,第二連接板4通過兩次翻折呈Z字型,且第二連接板4的邊緣連接折邊41,第一連接板3與第二連接板4上方均設有相同數量的連接孔5,第一連接板3與相鄰板體1的第二連接板4拼接,且兩者的連接孔5重合,雨水可沿連接孔5流入第一連接板3與相鄰板體1的第二連接板4拼接后形成的空腔,而后沿第一連接板3流走,使下雨時板體1上雨水更快速流走,減小板體1上積水的可能性,更加防止滲水;本實用新型在連接時,通過第一連接板3與相鄰板體1的第二連接板4相互連接而成,由于第一連接板3的端部呈半封閉的方形管狀,而第二連接板4呈Z字型,因而在連接時相比較齒峰疊加的方式更緊密,而第二連接板4的邊緣設有折邊41,也避免了水從第一連接板3和第二連接板4之間的縫隙滲進去,減小了滲水的可能性。
本實用新型的板體1內設有空腔,空腔內填充有吸音層6,吸音層6由吸音棉構成,能夠有效降低噪音,空腔內還設有防火層7,防火層7與吸音層6相鄰,使該防水板更有效地防火。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