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大懸挑鋼結構。
背景技術:
1、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大懸挑鋼雨棚是一種常見的結構形式。然而,傳統的大懸挑鋼雨棚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常常面臨懸挑長度受限、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開發一種新型的懸挑鋼結構雨棚結構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工程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大懸挑鋼結構。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新型大懸挑鋼結構,包括鋼梁、設置于樓板上的混凝土梁以及設置于所述鋼梁上且與所述混凝土梁連接的預埋件。
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體系中樓板上設置混凝土梁,所述鋼梁通過預埋件連接混凝土梁,可將常規設計的扭矩控制轉化為彎矩或剪力控制,可增加鋼梁長度。
5、作為優選,所述混凝土梁包括懸挑側混凝土梁和非懸挑側混凝土梁。本實用新型中懸挑側混凝土梁和非懸挑側混凝土梁可以分別起到懸挑側和非懸挑側的抗彎作用。
6、作為優選,所述預埋件設置于懸挑側混凝土梁下方、非懸挑側混凝土梁下方或非懸挑側混凝土梁側方。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設計合理的預埋件,減小對原設計混凝土結構的改動,進一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7、作為優選,所述預埋件包括第一預埋件;所述鋼梁包括非懸挑側水平段、懸挑側水平段,以及位于所述非懸挑側水平段和懸挑側水平段之間且與懸挑側混凝土梁位置對應的第一預埋段,所述第一預埋段呈u型,所述第一預埋件預埋于所述第一預埋段并與延伸至所述第一預埋段內的懸挑側混凝土梁連接。
8、作為優選,所述懸挑側混凝土梁包括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和第二懸挑側混凝土梁,所述第一預埋件位于所述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下方,并與所述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連接。
9、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懸挑側混凝土梁延伸至所述第一預埋段的底部。
10、作為優選,所述預埋件包括第二預埋件,所述第二預埋件設置于非懸挑側水平段的端部,所述非懸挑側混凝土梁向下延伸至所述非懸挑側水平段的端部一側,并與所述第二預埋件連接。
11、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預埋件可起到抗壓或抗剪作用,第二預埋件起到抗拉作用。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預埋件和第二預埋件分別起到懸挑側和非懸挑側的固定。
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混凝土梁和預埋件連接的方式,使得節點的承載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提高了相同混凝土梁截面下懸挑鋼梁設置的長度,并且承載能力強,可減少混凝土梁的配筋數量和施工難度,節約了鋼材用量并提高了連接效率。
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1.一種新型大懸挑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梁、設置于樓板上的混凝土梁以及設置于所述鋼梁上且與所述混凝土梁連接的預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懸挑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挑側混凝土梁包括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和第二懸挑側混凝土梁,所述第一預埋件位于所述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下方,并與所述第一懸挑側混凝土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懸挑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懸挑側混凝土梁延伸至所述第一預埋段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大懸挑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件包括第二預埋件,所述第二預埋件設置于非懸挑側水平段的端部,所述非懸挑側混凝土梁向下延伸至所述非懸挑側水平段的端部一側,并與所述第二預埋件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