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涉及建筑施工,具體為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1、鋼格構柱是一種常見的建筑結構元素,主要用于承受垂直荷載和抵抗側向荷載,如風壓或地震力。它通常由鋼材制成,因其較高的強度和較好的抗震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施工各種臨時性構筑物中,特別棧橋立柱和鋼格構柱組合式塔吊基礎應用較為廣泛。施工中常采用一樁一柱逆作法施工,如何在施工過程中精準控制格構柱的方位,成為眾多施工企業關注的問題。剛格構柱范圍偏差過大會影響相臨主體結構梁模板安裝及梁主筋貫通,影響結構安全。對于鋼格構之間設置剪刀撐、斜撐等結構,會影響支撐與格構柱的有效連接,影響使用安全。
2、現有的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傳統的逆作法在安裝鋼柱時,工作人員無法精確確定鋼柱的方位,容易發生柱位扭轉,不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施工;2、行業現有格構柱方位控制技術裝置普遍成本較高、現場工人操作復雜,影響施工工期的正常開展,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包括灌注樁坑槽,所述灌注樁坑槽的上表面裝配有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垂直設置;
3、所述第二槽鋼的內側焊接有工字鋼導軌,所述工字鋼導軌的內部裝配有工字鋼導軌滑輪;
4、所述第二槽鋼內裝配有鋼格構柱;
5、所述工字鋼導軌滑輪側壁焊接有豎向托板和水平防滑移限位鋼板;
6、所述豎向托板和水平防滑移限位鋼板之間裝配有活動方鋼;
7、所述活動方鋼穿入鋼格構柱空隙位置內,且活動方鋼卡在豎向托板和水平防滑移限位鋼板中;
8、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的連接處裝配有銜接結構。
9、優選的,所述銜接結構包括l形銜接板、三角板、兩個擋塊和兩個豎槽;
10、所述三角板安裝在l形銜接板上,兩個所述擋塊分別安裝在l形銜接板的頂端兩側,每一個所述豎槽開設在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上,所述l形銜接板的兩側分別卡接在豎槽內,所述擋塊分別貼合在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上。
11、優選的,所述l形銜接板的兩側分別通過限位結構限位在豎槽內,所述限位結構包括第一螺紋孔、第二螺紋孔和螺紋桿;
12、所述第一螺紋孔開設在豎槽上,所述第二螺紋孔開設在l形銜接板上,所述第一螺紋孔與第二螺紋孔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13、優選的,所述螺紋桿套接在第一螺紋孔內,所述螺紋桿套接在第二螺紋孔內。
14、優選的,所述灌注樁坑槽的內部裝配有灌注樁護筒。
15、優選的,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成正方形固定架。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的有益效果是:該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結構設計合理;較傳統和行業現有鋼格構柱方位控制技術,具有裝置制作簡單、材料可回收、綠色環保等優點。同時工人操作過程簡單、便捷、易上手,施工效率得到提升,有利于工程項目工期控制。
1.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包括灌注樁坑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樁坑槽(10)的上表面裝配有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所述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垂直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結構(11)包括l形銜接板(1101)、三角板(1102)、兩個擋塊(1103)和兩個豎槽(110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銜接板(1101)的兩側分別通過限位結構(13)限位在豎槽(1104)內,所述限位結構(13)包括第一螺紋孔(12)、第二螺紋孔和螺紋桿(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14)套接在第一螺紋孔(12)內,所述螺紋桿(14)套接在第二螺紋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樁坑槽(10)的內部裝配有灌注樁護筒(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快捷的建筑施工逆作法鋼格構柱方位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焊接成正方形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