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鋼結構,具體為一種鋼結構支撐架。
背景技術:
1、鋼結構是由鋼質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并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鋼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
2、鋼結構支撐架是一種臨時或永久性的建筑結構,主要用于提供穩定性和承重能力,以支持各種施工活動或最終結構的需要。它們在建筑、橋梁、隧道、大型機械安裝以及其他工業項目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3、現有的鋼結構在連接方式上大致采用螺栓與螺母鎖緊的形式進行固定,但是螺栓長時間暴露在外受雨水的腐蝕,降低了螺栓的使用壽命,且腐蝕后的螺栓無法保證鋼結構連接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結構支撐架,解決螺栓長時間暴露在外受雨水的腐蝕,降低了螺栓的使用壽命,且腐蝕后的螺栓無法保證鋼結構連接的穩定性的問題,通過卡接槽的設置,用于防護頂帽與第二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以及防護底帽與第一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通過防護內槽的設置,用于對第一螺栓螺帽的卡合保護,進而通過防護頂帽實現對第一螺栓的保護。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包括底座組件、支撐組件、防護組件,所述底座組件包括基底座板,所述支撐組件包括第一連接柱、第一螺栓、第二連接柱,所述防護組件包括防護底帽、防護頂帽、連接側板、第二螺栓,所述基底座板的下端連接有支撐立柱,所述基底座板的一端連接有穩固橫板,所述第一連接柱的頂部連接有安裝底板,所述第二連接柱的下端連接有安裝頂板,所述第二連接柱遠離安裝頂板的一端連接有支撐板,所述防護頂帽下部的內側開設有防護外槽,所述防護外槽的內壁開設有防護內槽,所述防護內槽的內壁連接有防護墊圈,所述防護頂帽的內側開設有卡接槽,所述防護頂帽的兩端對稱連接有耳板。
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卡接槽的設置,用于防護頂帽與第二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以及防護底帽與第一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通過防護內槽的設置,用于對第一螺栓螺帽的卡合保護,進而通過防護頂帽實現對第一螺栓的保護,通過穩固底板的設置,用于對穩固立桿底部的支撐,同時通過穩固底板的設置,用于提高相鄰兩個支撐立柱連接的穩固性。
4、為了用于提高相鄰兩個支撐立柱連接的穩固性:
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穩固橫板的兩端均與支撐立柱相連接,所述支撐立柱連接在基底座板下端的四角位置。
6、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支撐立柱的設置,用于對基底座板的固定及支撐,通過穩固橫板的設置,用于提高相鄰兩個支撐立柱連接的穩固性。
7、為了用于對穩固立桿底部的支撐:
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底座板的下端連接有穩固立桿,相鄰兩個所述支撐立柱之間連接有穩固底板,所述穩固立桿遠離基底座板的一端貫穿穩固橫板并延伸與穩固底板相連接。
9、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穩固底板的設置,用于對穩固立桿底部的支撐,同時通過穩固底板的設置,用于提高相鄰兩個支撐立柱連接的穩固性。
10、為了用于將安裝底板與基底座板進行連接: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接柱安裝在基底座板的頂部,所述安裝底板的半徑與安裝頂板的半徑相同。
12、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第一連接柱的設置,用于將安裝底板與基底座板進行連接,通過安裝底板的半徑與安裝頂板的半徑相同,用于將安裝底板與安裝頂板通過第一螺栓進行組裝連接。
13、為了提高第二連接柱與支撐板連接的穩固性:
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的底部連接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前視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結構設置,所述加強筋對稱連接在第二連接柱的兩端。
15、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加強筋的設置,能夠增加第二連接柱與支撐板的連接面積,進而提高第二連接柱與支撐板連接的穩固性,從而保障支撐板的支撐。
16、為了使用第二螺栓將防護頂帽兩端的耳板進行連接:
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頂帽的半徑與防護底帽的半徑相同,所述防護頂帽每兩個為一組共同使用,所述安裝底板與安裝頂板內側開設有相同尺寸的連接螺孔。
18、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完成安裝底板與安裝頂板的連接后,將兩個防護頂帽套接在第二連接柱的外壁,將兩個防護頂帽向下移動并直至防護外槽的內壁與安裝頂板的頂部接觸貼合,使用連接側板與上、下對齊的耳板貼合,然后使用第二螺栓將防護頂帽兩端的耳板進行連接。
19、為了通過防護頂帽實現對第一螺栓的保護:
2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接槽的尺寸與第一連接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卡接槽的內壁連接有防護墊圈,所述防護內槽的尺寸與第一螺栓螺帽的尺寸相匹配。
21、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卡接槽的設置,用于防護頂帽與第二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以及防護底帽與第一連接柱進行連接的槽體,通過防護內槽的設置,用于對第一螺栓螺帽的卡合保護,進而通過防護頂帽實現對第一螺栓的保護。
22、為了將防護底帽與防護頂帽通過連接側板進行連接:
2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底帽每兩個為一組共同使用,所述防護底帽上部的內側開設有防護外槽,所述防護底帽的內側開設有卡接槽,所述防護底帽的兩端對稱連接有耳板。
24、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將兩個防護底帽對稱套接在第一連接柱的外壁,然后同時將兩個防護底帽向上進行移動,并直至防護底帽上部內側開設的防護外槽的內壁與安裝底板的下底面接觸貼合,使用耳板與上、下對齊的耳板貼合,然后使用第二螺栓將防護底帽兩端的耳板進行連接,通過連接側板的設置,用于將防護底帽與防護頂帽通過連接側板進行連接。
1.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包括底座組件(1)、支撐組件(2)、防護組件(3),所述底座組件(1)包括基底座板(11),所述支撐組件(2)包括第一連接柱(21)、第一螺栓(24)、第二連接柱(25),所述防護組件(3)包括防護底帽(31)、防護頂帽(32)、連接側板(34)、第二螺栓(3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板(11)的下端連接有支撐立柱(12),所述基底座板(11)的一端連接有穩固橫板(13),所述第一連接柱(21)的頂部連接有安裝底板(22),所述第二連接柱(25)的下端連接有安裝頂板(23),所述第二連接柱(25)遠離安裝頂板(23)的一端連接有支撐板(26),所述防護頂帽(32)下部的內側開設有防護外槽(36),所述防護外槽(36)的內壁開設有防護內槽(37),所述防護內槽(37)的內壁連接有防護墊圈(39),所述防護頂帽(32)的內側開設有卡接槽(38),所述防護頂帽(32)的兩端對稱連接有耳板(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固橫板(13)的兩端均與支撐立柱(12)相連接,所述支撐立柱(12)連接在基底座板(11)下端的四角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板(11)的下端連接有穩固立桿(14),相鄰兩個所述支撐立柱(12)之間連接有穩固底板(15),所述穩固立桿(14)遠離基底座板(11)的一端貫穿穩固橫板(13)并延伸與穩固底板(15)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柱(21)安裝在基底座板(11)的頂部,所述安裝底板(22)的半徑與安裝頂板(23)的半徑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26)的底部連接有加強筋(27),所述加強筋(27)的前視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結構設置,所述加強筋(27)對稱連接在第二連接柱(25)的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頂帽(32)的半徑與防護底帽(31)的半徑相同,所述防護頂帽(32)每兩個為一組共同使用,所述安裝底板(22)與安裝頂板(23)內側開設有相同尺寸的連接螺孔(2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38)的尺寸與第一連接柱(21)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卡接槽(38)的內壁連接有防護墊圈(39),所述防護內槽(37)的尺寸與第一螺栓(24)螺帽的尺寸相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底帽(31)每兩個為一組共同使用,所述防護底帽(31)上部的內側開設有防護外槽(36),所述防護底帽(31)的內側開設有卡接槽(38),所述防護底帽(31)的兩端對稱連接有耳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