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榫式組合建筑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特別是居民住宅及旅館的建筑結構。
現行的民用住宅及旅館的設計都是采用等高樓層,同樓層房間在同一平面上組合的建筑結構形式。在住房擁擠的地區房屋緊張的條件下,在一定的建筑面積上相對增加使用面積,節省輔助面積已成為急需。
本發明的任務是設計一種新型的榫式組合建筑結構,從而相對增大使用面積,節省輔助面積,減少占地面積,增大建筑平面系數,降低工程造價。
本發明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同一樓層的相鄰兩單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間有1/2樓層高的高度差,形成單元中的臥室房間放置床位部位的層高為其它正常部位層高的1/2,使相鄰兩單元凸凹部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同時利用相互組合房間之間存在1/2層高的高度差,變雙跑板樓梯為單跑板樓梯,并將樓梯平臺設計成兼做房間的走道。
本發明由于房間中放置床位部分為1/2層高,使這一面積雙倍使用,因此使用面積增加了一倍,由于樓梯平臺兼做房間的走道使用,這樣也節省了這部分的輔助面積,從而增大了建筑平面系數,也相對地減少建筑占地面積。
圖1為本發明的平面圖;
圖2為圖1的2-2剖面圖;
圖3為圖1的立面圖;
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平面圖;
圖5為圖4的3-3剖面圖;
圖6為圖4的4-4剖面圖;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如圖1、2、3所示,采用榫式組合建筑結構建造的樓房,同一樓層的相鄰兩單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差1/2層高,形成單元中的與另一單元中的房間接合部(也就是放置床位部位)的層高為其它正常部位層高的1/2,使相鄰兩單元凸凹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榫式組合部位的樓板應高于同單元其它部位樓板1/2-3/5標準居民用床的高度。此種結構形式適用于民用住宅樓,構成榫式接合的進深為適合放置民用標準雙人床的寬度,利用相互組合房間之間存在的1/2層高的高度差,變雙跑板樓梯為單跑板樓梯,并將樓梯平臺設計成兼做房間的走道。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4、圖5、圖6所示,形成榫式組合的樓板具有一定的坡度,其坡度為1∶10~1∶8,此種結構形式適合于旅館樓使用,榫式接合的部位進深為適合放置標準旅館用床的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榫式組合建筑結構,適用于民用建筑。其特征在于同一樓層的相鄰兩單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間有1/2樓層的高度差,形成單元中的臥室房間放置床位部位的層高為其它正常部位層高的1/2。使相鄰兩單元凸凹部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榫式組合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樓梯跑板為單跑板樓梯,樓梯平臺兼做房間的走道。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榫式組合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單元凸凹部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部位的樓板高于同單元其它部位樓板,高出部分為標準居民用床高度的1/2-3/5。
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榫式組合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單元凸凹部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部位的樓板的坡度為1∶10~1∶8。
全文摘要
一種榫式組合建筑結構,適用于民用建筑,同一樓層的各單元相鄰兩單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之間有1/2樓層的高度差,形成單元中的臥室房間放置床位部位的層高為其它正常部位層高的1/2,使相鄰兩單元凸凹部位相接的兩個房間形成榫式組合。同時樓梯為單跑板樓梯,樓梯平臺兼做房間的走道。房間中放置床位部位的層高為其它部位的1/2層高,使這一面積雙倍使用,增加了使用面積、樓梯平臺兼做房間的走道使用,這樣也節省了輔助面積,增大了建筑平面系數。
文檔編號E04H1/02GK1095135SQ9410369
公開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8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8日
發明者郭懷義 申請人:郭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