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鎖門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房門掛鎖配合使用的門扣,尤其是一種三鎖門扣。
在現有技術中,用于房門掛鎖的門扣一般采用穿孔扣、色扣或者插銷,使用時,可以安裝于房門外或者房門內,在進行房門外扣鎖緊時,房內用戶無法開門;進行房門內扣鎖緊時,房外用戶也無法開門,從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將房門內、外扣死,也能將房門內外扣活的三鎖門扣。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解決方案,這種用于房門掛鎖的三鎖門扣包括內扣板、內扣座、活動扣板及外扣墊等部分,內扣板和內扣座可分別對應固定于門框或門扇上,內扣板的前端上的鎖孔與內扣座前端的鎖孔相對應,內扣板正面具有讓活動扣板通過的開口直通孔,內扣板上的插銷可使內扣板與活動扣板之間的連接形成可拆卸式配合,內扣座上同樣設有讓活動扣板通過的直通孔并對應于外扣墊上的鎖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合理,既能將房內、外扣死,也可將房內、外扣活,使不能同時進出房門的家人出入不再受阻,房外掛鎖,房內是否住人也不受暴露,有利房門防撬。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特征作更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這種用于房門掛鎖的三鎖門扣,包括內扣板(3)、內扣座(7)、活動扣板(16)及外扣墊(22)等部分。內扣板(3)和內扣座(7)可分別對應固定于門框或門扇上,內扣板(3)的前端上的鎖孔(5)與內扣座(7)前端的鎖孔(20)相對應,內扣板(3)正面具有讓活動扣板(16)通過的開口直通孔(13),內扣板(3)上的插銷(15)可使內扣板(3)與活動扣板(16)之間的連接形成可拆卸式配合,內扣座(7)上同樣設有讓活動扣板(16)通過的直通孔(19)并對應于外扣墊(22)上的鎖孔(24)。利用裝在內扣板插銷經活動扣板圓孔的前后移動,控制活動扣板與內扣板的連接及分離,構成第二種房門開關利用掛鎖桿對內扣板及內扣座的鎖孔的掛、離,控制內扣板與內座的連接及分離。構成第三種房門開關。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及使用在門框內壁適當位置將內扣座(7)內側面靠上定位后,取回,將門框其占位挖好,(包括直通孔(19)位)。然后用螺釘將各螺孔上緊即可。門框正面將直通孔(23)位制好,與內壁直通也相聯通。即可安裝外扣墊(22)。安裝內扣板(3),先關好門板,并讓內扣板(3)的開中直通孔對準內扣座(7)的直通孔(19)后,即可用螺釘經內扣板(3)螺孔上釘與門板連接,結束安裝。使用時先將插銷板(10)后移,讓插銷(12)離開內扣板(3)開口直通孔,然后放入活動扣板(16)卡角端,再往前移動插銷板(10),讓插銷(12)經活動扣板(16)圓孔(14),移至內扣板(3)側面的插銷孔(15),使活動扣板(16)直掛在內扣板(3)的開口直通孔內。接著用手將活動扣板(16)往外擺讓活動扣板(16)的外鎖孔(17)插入內扣座直通孔(19),將門板往前拉。使活動扣板(16)的外鎖孔(17)與外扣墊(22)的鎖孔(24)相對,即可作房外扣。同時,房內開關即由前后移動插鎖(12)進行。因此,房內是否住人不受暴露。假若用戶將房內關死,將活動扣板(16)卡角(13)移位卡住內扣板(3),再上插銷(12),然后再房外扣。房內他人雖能后移插銷(12)但無法移動卡角(13)而無法開門。如將房外關死,用掛鎖在房內經內扣板(3)的內扣孔(5)及內扣座(7)的內扣孔(20)進行上鎖,房外即無法開門。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房門掛鎖的三鎖門扣,包括內扣板(3)、內扣座(7)、活動扣板(16)及外扣墊(22)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內扣板(3)和內扣座(7)可分別對應固定于門框或門扇上,內扣板(3)的前端上的鎖孔(5)與內扣座(7)前端的鎖孔(20)相對應,內扣板(3)正面具有讓活動扣板(16)通過的開口直通孔(13),內扣板(3)上的插銷(15)可使內扣板(3)與活動扣板(16)之間的連接形成可拆卸式配合,內扣座(7)上同樣設有讓活動扣板(16)通過的直通孔(19)并對應于外扣墊(22)上的鎖孔(2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與房門掛鎖有關的三鎖門扣,包括內扣板、內扣座、活動扣板及外扣墊。通過內扣板插銷經活動板圓孔的前后移動及活動扣板卡角在內扣板(3)的開口直通孔(13)內上下移動,加上內扣板鎖孔及內扣座鎖孔等形成三種不同的門扣,具能將房內、外扣死,也可作房內、外扣活。使不能同時進出房門的家人出入不再受阻。另外,房外掛鎖,房內是否住人也不受暴露。
文檔編號E05B67/00GK2464860SQ0020220
公開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1日
發明者黃文耀 申請人:黃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