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組合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放置衣物的組合架。
現有的組合架是由立管、橫管、擱板組成,橫管的兩端分別與立管固定,擱板固定在橫管上,不能拆開,造成長途運輸和搬運的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現場組裝、運輸方便的組合架。
為了達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由立管、橫管組成的邊架、擱板,其特征在于橫管與立管的連接為承插連接,兩個立管之間至少有兩個可拆的連桿裝置,擱板與邊架的橫管連接為可拆連接。
所述的立管為倒立的“L”形管子,立管和立管連接處由聯接件聯接,聯接件為兩端細中間粗,兩端的外徑正好分別與立管的內徑承插配合,中間的外徑與立管的外徑相同。
所述的兩個立管之間可拆的連桿裝置是由在橫管內的一端有彎勾、另一端有外螺紋的連桿和帶有與連桿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的套管組成。
所述的擱板的兩端固定有可掛在邊架橫管的掛勾。
所述的掛勾是帶有托板的勾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本組合架部件之間采用承插聯接、螺紋聯接,所以裝拆方便。
2.由于擱板與橫管采用掛勾聯接,所以擱板的上、下位置改變非常簡單,對組合架放置大小的物品很容易。
3.本組合架全部采用裝拆結構,對長途運輸和搬運來說比較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合架的立體圖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Ⅰ放大安裝示意圖。
圖3為
圖1的Ⅱ放大安裝示意圖。
圖4為
圖1的Ⅲ放大安裝示意圖。
圖5為
圖1的Ⅳ放大安裝示意圖。
如圖所示,1、2為立管,3為橫管,4為擱板,5為聯接件,6為孔,7為通孔,8為連桿,9為套管,10為掛勾,11為托板,12為柜門。
立管1、2上開有可插入橫管3的孔6,立管2上至少有兩個與孔6同軸的且比孔6大的孔7,連桿8的一端為大于或等于90°、小于180°的彎勾,另一端帶有與套管9上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套管9的外徑比孔7小比孔6大,套管9有與連桿8上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連桿8上的彎勾可插入立管1上的孔6內,連桿8與立管1垂直時,連桿8上的勾不能從孔6中脫出,擱板4兩端分別固定有掛勾10,掛勾10為帶有托板11的勾子,擱板4由托板11支承,掛勾10可掛在橫管3上。
立管1、2可以是兩個直管,也可以是兩個倒立的“L”形管子。
立管1、2為倒立的“L”形管子時,立管1、2連接處,由聯接件5聯接,聯接件5為兩端細中間粗的管子,兩端的外徑正好與立管1、2的內徑承插配合,中間的外徑與立管1、2的外徑相同。
組裝時,將聯接件5的兩端分別插入立管1、2的橫向部分的管子里,將不帶連桿8的橫管3的兩端分別插入立管1、2上的孔6中,將連桿8的勾子插入立管1上的孔6中,將橫管3套入連桿8上,從孔7中穿入套管9與連桿8擰緊,將擱板4的掛勾10掛在兩個邊架的橫管上,再安裝上柜門12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架,包括由立管(1)、(2)、橫管(3)組成的邊架、擱板(4),其特征在于橫管(3)與立管(1)的連接為承插連接,兩個立管(1)、(2)之間至少有兩個可拆的連桿裝置,擱板(4)與邊架的橫管(3)連接為可拆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立管(1)、(2)之間可拆的連桿裝置是由在橫管(3)內的一端有彎勾、另一端有外螺紋的連桿(8)和帶有與連桿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的套管(9)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管(1)、(2)為倒立的“L”形管子,立管(1)和立管(2)連接處由聯接件(5)聯接,聯接件(5)為兩端細中間粗,兩端的外徑正好分別與立管(1)、(2)的內徑承插配合,中間的外徑與立管(1)、(2)的外徑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擱板(4)的兩端固定有可掛在邊架橫管(3)的掛勾(10)。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組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勾(10)是帶有托板(11)的勾子。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組合架,其特征在于它還安裝有柜門(12)。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架,包括由立管、橫管組成的邊架、擱板,橫管與立管的連接為承插連接,兩個立管之間至少有兩個可拆的連桿裝置,擱板與邊架的橫管連接為可拆連接。本組合架全部為組合件,搬運、裝拆方便。
文檔編號A47B47/00GK2424671SQ0023558
公開日2001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日
發明者白劍鋒 申請人:白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