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轉升降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椅,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通過身體扭動使其旋轉升降的坐椅。
目前使用的升降椅主要是單純的螺桿升降形式,其升降動作只能在就座前或坐于其上用手動調整,旋轉動作用腿部力量單獨進行,如坐在椅子上,身體朝向保持不變,則無法實現坐椅的升降。在觀看固定目標(如看電視)時,只能坐在固定高度、固定方向的坐椅上,人們的腰、膝、頸部、眼睛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極易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就座方向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借助身體的扭動實現旋轉或升降的旋轉升降椅。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旋轉升降坐椅,坐椅面及靠背用螺釘擰緊在上旋轉板的上面,上旋轉板中心設球面凹坑,支撐在球形端中心支柱上,支柱用螺紋擰緊在下旋轉板上,下旋轉板的外圓周處有一圈球頭柱,球頭柱緊固在下旋轉板上,其數量與上旋轉板外圓處設的一圈孔有差值,所述下旋轉板與螺桿固接為一體,螺桿旋于螺紋套內,螺紋套固裝于底座的立柱內,在螺桿下端設端板,以起部分定向穩定作用和上升限位安全作用,端板下設彈簧卡圈進行軸向定位,上旋轉板的下面設限位安全罩,安全罩與上旋轉板用螺釘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使用本實用新型,當人體坐著時,不用起身,朝向基本不變,只借助腰部的扭動和腿腳部的作用即可實現坐椅的升降或旋轉。
2、在實現坐椅的升降或旋轉運動時,人體的腰部、腿腳部得到了運動,在觀察固定點目標時(如看電視、操作計算機),其頸部、眼的視線角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活動或改變,從而達到活動身體,保護健康的目的。
3、適用面廣,既是保健坐椅,又可用作普通坐椅,其坐椅面及整體外觀可使用不同材料制成各種不同樣式,不同檔次,廣泛用于家庭、辦公室、娛樂場所、吧臺、收銀臺、旅館、健身房等。
以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轉升降椅的結構示意圖。
如
圖1所示,1為坐椅面及靠背,用螺釘4擰緊在上旋轉板2的上面,上旋轉板2中心設球面凹坑,支撐在球形端中心支柱3上,支柱3用螺紋擰緊在下旋轉板7上,下旋轉板7的外圓周處有一圈球頭柱13,球頭柱13緊固在下旋轉板7上,其數量與上旋轉板2外圓處設的一圈孔有差值,共同組成類似少齒差傳動副的結構。下旋轉板7與螺桿8固接為一體,螺桿8旋于螺紋套9內,螺紋套9固裝于底座10的立柱內,在螺桿下端設端板11,以起部分定向穩定作用和上升限位安全作用,端板下設彈簧卡圈12進行軸向定位。為保證坐椅的整體性和安全性,在上旋轉板2的下面設限位安全罩6,安全罩6與上旋轉板2用螺釘5固定連接。
當人體坐在該坐椅上,身體圍繞坐椅垂直中心線作360°偏轉時,壓迫坐椅面1和上旋轉板2一起偏轉,上旋轉板2的外周圓孔將按順(逆)時針方向依次與下旋轉板7上的球頭支柱接觸,旋轉一周后,則上下旋轉板之間產生一轉角,從而使坐椅面旋轉同一轉角,但由于人的腳部在地面的支撐定向作用,可迫使上下旋轉板之間基本保持相對靜止,而使與下旋轉板相聯的螺桿8在螺紋套9內旋轉相應的角度,從而引起坐椅的升降。當坐在坐椅上,連續扭動身體時,坐椅即可連續進行升降。在此過程中,人體的腰部、腿部、腳部、頸部都會有一定的動作,在觀察某一固定點目標時,視線的角度就會有一定的變化,從而起到活動身體、保護健康的作用。
上下旋轉板2、7間的相互轉動亦可用標準齒、鋸齒、弧形齒等少齒差結構或擺線弧與小球組成的少齒差結構實現,其動作原理與此相同。
該旋轉升降椅適用于家庭、辦公室、娛樂場所、吧臺、收銀臺、旅店賓館、健身房等地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升降椅,包括坐椅面及靠背,其特征在于坐椅面及靠背(1)用螺釘(4)擰緊在上旋轉板(2)的上面,上旋轉板(2)中心設球面凹坑,支撐在球形端中心支柱(3)上,支柱(3)用螺紋擰緊在下旋轉板(7)上,下旋轉板(7)的外圓周處有一圈球頭柱(13),球頭柱(13)緊固在下旋轉板(7)上,其數量與上旋轉板(2)外圓處設的一圈孔有差值,所述下旋轉板(7)與螺桿(8)固接為一體,螺桿(8)旋于螺紋套(9)內,螺紋套(9)固裝于底座(10)的立柱內,在螺桿下端設端板(11),以起部分定向穩定作用和上升限位安全作用,端板(11)下設彈簧卡圈(12)進行軸向定位,上旋轉板(2)的下面設限位安全罩(6),安全罩(6)與上旋轉板(2)用螺釘(5)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升降椅,其特征在于上、下旋轉板(2)、(7)間的相互轉動也可用標準齒、鋸齒、弧形齒或擺線弧與小球組成的少齒差結構實現。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升降椅,在其坐椅面下設置上下旋轉板,兩板之間布置有類似少齒差傳動的機構,在腿腳的定向輔助作用下,可將上下旋轉板之間旋轉產生的轉角變化傳至支撐螺桿,使其相對于螺母套旋轉相應角度,從而完成升降動作。使用該坐椅在觀看固定目標(如看電視)時,就座者身體朝向基本不變、不起身就能實現坐椅升降,同時使就座者的腰、腿、腳、頸、眼部都能得到活動,從而達到活動身體、免除疲勞、有利健康的目的。
文檔編號A47C3/20GK2449572SQ0025752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27日
發明者周建新 申請人: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