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辦公椅的椅腳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辦公椅的椅腳結構。
目前因為工商企業的發展迅速,相對辦公室內的人員比例也相對提高,所以辦公座椅的需求數量更甚以往,而制造業者在品質及功能上也是精益求精,祈能將辦公座椅在設計上更能符合人體工學,使辦公室內的人員在長時間乘坐時,較不易產生疲勞且能提高辦公或操作電腦等作業的效率。辦公室座椅在乘坐上的穩固性也是一項重要設計,其中,辦公室座椅的椅腳是否穩固是一基礎要件。而傳統辦公座椅的椅腳結構如
圖1所示,其椅腳1的結構是由數支下方各裝設有輪子12的腳爪10一體聯結而成,并且在腳椅1的中心處開設一套合孔11,以供座椅部2的下方處所設一具有伸縮功能的支柱21的圓錐尾部22插入其中,而成一辦公座椅。但由于該腳椅1是由塑料一體射出成型,其套合孔11強度及剛性遠遜于由金屬加工制成的圓錐尾部22,更何況使用者在乘坐辦公座椅時,因坐姿的變化及傾仰動作的緣故,都易使腳椅1的套合孔11變形,產生乘坐時有搖擺晃動及不穩固的現象,更甚的是會導致該套合孔11損壞破裂,嚴重影響使用者的乘坐安全性。因而有另一種常用的辦公座椅椅腳,是針對上述常用座椅的缺失而加以改良,其結構如圖2、3所示,主要是由座椅部4及一椅腳3所組成,其中該座椅部4、支柱41及圓錐尾部42的結構與先前所述(
圖1)的結構完全相同,其不同點在于椅腳3的結構有所改變,其主要結構是椅腳在一體射出成型時,在套合座31的套合孔32周圍埋設一金屬環圈33,能對套合孔形成一種束緊的補強力量,使支柱41的圓錐尾部42插入時,得到強度較高的金屬環圈33補強束緊而可互相緊密配合,具有不產生搖擺晃動的優點,但經由創作人不斷研究試驗下,其結構上仍有下列的缺點一、椅腳3由塑料一體射出成型,但塑料射出后的成品并非均為合格品,尤其在新模具試模時及新一批的塑料進廠要使用時,都需要技術人員調校射出成型機的射出溫度及壓力,這過程中都會有不少的不良射出成品,而一般的不良射出成品均可經粉碎機粉碎回收利用重新射出成型,但因該椅腳3的結構是將金屬環圈33埋設于椅腳3中,使粉碎機無法處理回收不良射出的成品而浪費可用資源,并使購買塑料的成本提高。再者,在椅腳3射出成型的過程中,需加派一人將金屬環圈33置入模具的特定位置中,再將模具閉合做射出成型的動作,使椅腳3具有在射出成型的過程無法規劃成全自動一貫作業的缺點,且該放置金屬環圈33于模具中的人員也容易發生危險傷害。
二、若上述的射出成型機的射出成品——椅腳,經品管檢驗為合格品,便可組裝成辦公座椅,但辦公座椅并非可永久使用,終有一天勢必會損壞,其中椅腳3為一可回收重復使用的塑料材質,但又因椅腳3中已埋設有金屬環圈33,無法將椅腳3的塑料回收利用,實在是浪費有用的資源,如果將椅腳3視為廢棄物而經焚化爐處理又會產生二次污染(戴奧辛),實在不符合現代環保的要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具有束緊的補強作用,其本身又可回收處理再利用,符合環保要求的辦公椅的椅腳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束緊的補強性能更高的一種辦公椅的椅腳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規劃成全自動一貫作業,可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及生產危險性的辦公椅的椅腳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辦公椅的椅腳結構,包括有椅座部和椅腳,其中椅座部由一支柱所支撐,而該支柱下端形成一圓錐尾部;椅腳由下方裝設有輪子的數腳爪所組成,其組成方式是由塑料一體射出成型,而中間部分則形成一套合座,套合座的中心部分再開設有一套合孔,其特征在于該套合孔具有上、下兩階緣,另設一具中空錐孔的金屬環圈,且其外形與套合孔的形狀相符,并可由上而下將金屬環圈嵌入固定于套合孔中,令金屬環圈上端的向外側延伸的水平面抵靠于套合孔的上階緣上,而套合孔的下階緣則頂持住金屬環圈的下端,使金屬環圈的內錐孔與套合孔的下端部分形成一可供座椅部下方的圓錐尾部插入的錐孔,并呈緊密套合狀。
上述方案,嵌入于套合孔中的金屬環圈除了具有束緊的補強作用外,因其是在椅腳射出成型形成合格品后,再嵌入固定于椅腳的套合孔中,故不良品的椅腳并不嵌入設置金屬環圈,而經長期使用而報廢損壞的椅腳,其金屬環圈也可輕易卸下,使不良品的椅腳或報廢損壞的椅腳均可將其塑料回收處理再利用,以降低購買塑料的成本,并符合環保的要求。
其次,當金屬環圈嵌入固定于椅腳的套合孔中時,由于該套合孔具有上、下二階緣,可將金屬環圈在承受自上而下的重力及作用力時,套合孔的上、下階緣可確實將金屬環圈加以承受頂持,且金屬環圈又嵌固于套合孔的最上端,當乘座者及座椅部的重量及作用力自上而下時,該金屬環圈先承受到重力和作用力,故其束緊補強作用優于現有結構即將金屬環圈埋設于套合孔的中間位置(圖2、3所示)。
另外,椅腳是在射出成型后,再將金屬環圈嵌入固定于套合孔中,故椅腳在射出成型中,不必再指派一人將金屬環圈置入模具當中,故可將椅腳的射出生產過程規劃成全自動一貫作業,達到大量生產,生產速度加快,因而可降低成本及免除放置金屬環圈于模具當中的危險性且又不失其增強束緊補強的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一常用的椅腳與支柱組合的剖視圖;圖2另一常用的座椅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圖2所示座椅的椅腳與支柱組合的剖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外觀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中椅腳與支柱組合后剖視圖。
參閱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一椅座部60及一椅腳5所構成,其中椅腳部60由供乘座者坐、靠的坐墊及靠背所組成,而其下方則設有一支撐座椅部60的支柱61,而支柱61的尾端則形成具錐度的圓錐尾部62;另,椅腳5則由下方各裝設有輪子55的數腳爪54所組成,其組成方式是由射出一體成型完成,中間形成一套合座51,并將套合座51中心處開設一具上、下階緣521、522的套合孔52,再將一外形與上、下階緣521、522相符且具有內錐孔531的金屬環圈53嵌入固定,使金屬環圈53的上端向外延伸的水平部位可嵌固在套合孔52的上階緣521,套合孔的下階緣522則可讓金屬環圈53的下端抵靠嵌固,故使金屬環圈的內錐孔531與未設上、下階緣521、522的套合孔52下半部分形成一可讓前述的圓錐尾部62緊密配合而插入的錐孔。
因此,嵌入于套合孔52中的金屬環圈5除了具有束緊的補強作用外,因其是在椅腳5射出成型形成合格品后,再將該金屬環圈53嵌入固定于椅腳5的套合孔52中,故不良品的椅腳5并不嵌入設置金屬環圈53,而經長期使用而報廢損壞的椅腳5,其金屬環圈53也可輕易卸下,使不良品的椅腳5或報廢損壞的椅腳5均可將其塑料回收處理再利用,以降低購買塑料的成本,并符合環保的要求。
再者,當金屬環圈53嵌入固定于椅腳5的套合孔52中時,由于該套合孔52具有上、下二階緣521、522,可將金屬環圈53在承受自上而下的重力及作用力時,套合孔52的上、下階緣521、522可確實將金屬環圈53加以承受頂持,且金屬環圈53又嵌固于套合孔52的最上端,當乘座者及座椅部60的重量及作用力自上而下時,該金屬環圈53先承受到重力和作用力,故其束緊補強作用優于現有結構即將金屬環圈33埋設于套合孔32的中間位置(圖2、3所示)。
另外,椅腳5是在射出成型后,再將金屬環圈53嵌入固定于套合孔52中,故椅腳在射出成型中,不必再指派一人將金屬環圈53置入模具當中,故可將椅腳5的射出生產過程規劃成全自動一貫作業,達到大量生產,生產速度加快,因而可降低成本及免除放置金屬環圈53于模具當中的危險性且又不失其增強束緊補強的作用。
權利要求1辦公椅的椅腳結構,包括有椅座部和椅腳,其中椅座部由一支柱所支撐,而該支柱下端形成一圓錐尾部;椅腳由下方裝設有輪子的數腳爪所組成,其組成方式是由塑料一體射出成型,而中間部分則形成一套合座,套合座的中心部分再開設有一套合孔,其特征在于該套合孔具有上、下兩階緣,另設一具中空錐孔的金屬環圈,且其外形與套合孔的形狀相符,并可由上而下將金屬環圈嵌入固定于套合孔中,令金屬環圈上端的向外側延伸的水平面抵靠于套合孔的上階緣上,而套合孔的下階緣則頂持住金屬環圈的下端,使金屬環圈的內錐孔與套合孔的下端部分形成一可供座椅部下方的圓錐尾部插入的錐孔,并呈緊密套合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辦公椅的椅腳結構,包括有椅座部和椅腳,其中椅座部由一支柱所支撐,而該支柱下端形成一圓錐尾部;椅腳由下方裝設有輪子的數腳爪所組成,其組成方式是由塑料一體射出成型,而中間部分則形成一套合座,套合座的中心部分再開設有一套合孔,其中該套合孔具有上、下兩階緣,另設一具中空錐孔的金屬環圈,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既具有束緊的補強作用,其本身又可回收處理再利用,符合環保要求的辦公椅的椅腳結構。
文檔編號A47B91/00GK2465575SQ0121529
公開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0日
發明者蔡軒進 申請人:中山語勤塑膠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