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拖地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拖地機器人,屬于清潔器具技術領域。智能拖地機器人,包括由面殼和底殼構成的主機殼體,主機殼體內設有清掃組件、驅動輪組件、避障礙裝置、拖地組件、電源系統及控制系統,所述拖地組件包括:拖布輸出裝置、拖布收納裝置以及安裝拖布輸出裝置和拖布收納裝置的安裝支架,其中拖布輸出裝置包含拖布組合、拖布支架、拖布蓋,拖布收納裝置包含拖布收納滾筒、驅動馬達組合,安裝支架包含拖布支架、接地支架,所述拖布可以使用多次。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拖地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拖地清潔器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采用智能清潔器具來代替人工完成掃地、吸塵、拖地等工作。目前家用智能清潔器具一般采用毛刷、刮板、真空吸塵等方式進行區域清潔,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目測到有很多灰塵沒有清理干凈,或者覺得沒有拖過一次地的地面不是很干凈,大多數家庭會選擇再次拖一次地,以保證家里的地面清潔,也有采用一次性擦布的清潔器具,需要每次清潔的時候人工去更換或者清洗一次擦布。現有技術中也存在有擦地功能的清潔器具,清潔器具內設有擦地滾筒及與擦地滾筒配合設置的內置水箱,但是需要每次進行人工對內置水箱進行換水,沒有真正意義上達到減輕家務工作量的意愿,不利于清潔器具在家庭的推廣和應用。
[0003]因此,如何設計一種自動化程度高、清掃效果好且安裝結構方便的智能拖地機是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自動化程度高、清掃效果好且安裝結構方便的智能拖地機。
[0005]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智能拖地機,包括:清掃組件、驅動輪組件、避障礙裝置、拖地組件、電源系統及控制系統,拖地組件由拖布輸出裝置、拖布收納裝置、安裝拖布輸出和拖布收納裝置的安裝支架組合組成;拖布輸出裝置包含拖布、安裝拖布的拖布安裝支架,拖布收納裝置包含拖布收納滾筒,安裝支架組合包含拖布支架、接地支架、滾筒減速馬達,拖布為可拆卸式,拖布越過接地支架連接在驅動滾筒上,所述拖布收納滾筒套在滾筒減速馬達外面并固定在拖布支架上,滾筒減速馬達與電源系統連接。
[0006]拖地組件包括:拖布輸出裝置、拖布收納裝置、安裝拖布輸出和拖布收納裝置的安裝支架組合,拖布輸出裝置包含固定于拖布支架上的可拆卸的拖布、安裝拖布的拖布安裝支架;拖布收納裝置包含可將拖布纏繞起來的拖布收納滾筒、固定在拖布支架上的驅動滾筒的馬達以及減速傳動機構;安裝支架組合包含拖布支架、與地面進行接觸的接地支架;拖布為可拆卸式;拖布越過接地支架連接在驅動滾筒上,所述拖布收納滾筒一端套在滾筒減速馬達外面并與從動齒輪嚙合,另一端與圓蓋連接,所述滾筒減速馬達與電源系統連接;拖布可以是卷筒式的,也可以是折疊式的;所述減速傳動機構包括:減速箱、主動齒輪、從動齒輪。
[0007]清掃組件包括:方式一:設于主機底面前端兩邊的至少一個邊掃組件,設于機體底面中部且位于所述拖地組件前端中間的真空吸塵清潔裝置:
[0008]真空吸塵器,所述真空吸塵器設有吸塵通道與收集垃圾的集塵盒、與集塵腔連通設置的葉輪及驅動葉輪的葉輪馬達、用于安裝葉輪馬達的安裝架及固定于安裝架、設置在集塵腔和葉輪之間的過濾網,所述葉輪馬達與電源系統連接;
[0009]方式二:設于機體底面中部且位于所述拖地組件前端中間的掃地清潔裝置,掃地裝置的掃刷可以是毛刷掃地組合或者是膠刮掃地組合或者是毛刷膠刮混合掃地組合:
[0010]掃地組合,所述掃地組合設有將地面垃圾掃入集塵盒中的掃刷、用于安裝掃刷以及形成垃圾通道的毛刷支架、收集垃圾的集塵腔、與集塵腔連通設置的葉輪、驅動葉輪的葉輪馬達、用于安裝葉輪和葉輪馬達的安裝架、設置在集塵腔和葉輪之間的過濾網;
[0011 ]所述掃刷上與清潔面接觸的部分為毛刷;
[0012]所述掃刷上與清潔面接觸的部分為膠刮;
[0013]所述掃刷上與清潔面接觸的部分為毛刷和膠刮一體;
[0014]所述葉輪馬達與電源系統連接。
[0015]驅動輪組件包括:并排設于主機底面后端的左、右驅動輪組件,設于主機底面前端中間的前輪;所述左、右驅動輪組件構件相同或者對稱,左、右驅動輪組件均包括:驅動輪馬達、與驅動輪馬達輸出軸連接的驅動輪齒輪組件、與所述驅動輪齒輪組件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的驅動輪以及控制驅動輪馬達轉向與轉速的PCB板,所述驅動輪齒輪組件的輸出軸與驅動輪馬達的輸出軸在水平面齊平,PCB板與控制系統連接。
[0016]避障礙裝置包括前撞組件,所述前撞組件可以為一體式,也可以為活動式機械前撞組合在主機前端;
[0017]所述一體式前撞組合包括:設于主機前端面的前撞支架、平行嵌于所述前撞支架外側壁的至少一個雙層軟性PCB板、設于所述雙層軟性PCB板外側面且凸出前撞支架外側壁的碰撞膠條、沿所述前撞支架內側壁中部間隔設置的距離檢測裝置、固定于所述前撞支架外側壁且與所述距離檢測裝置齊平的透明板;
[0018]所述距離檢測裝置為無線收發信號來檢測的,如紅外線、超聲波等,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紅外線方式,包含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固定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的支架,距離檢測裝置與控制系統連接。
[0019]所述活動式機械前撞組合包括:設于主機前端面的活動前撞支架、沿所述前撞支架內側壁中部間隔設置的距離檢測裝置、固定于所述前撞支架外側壁且與所述距離檢測裝置齊平的透明板,距離檢測裝置與控制系統連接。
[0020]避障礙裝置還包括設于所述主機底面前端兩側的高度檢測裝置,所述高度檢測裝置包含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固定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的支架;
[0021]所述高度檢測裝置固定于主機底面內;
[0022]所述高度檢測裝置與控制系統連接。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將可拆卸的拖布固定在拖布支架上,可以方便的更換拖布組合,在清掃組件清掃地面垃圾與灰塵之后,使用拖布組合對地面進一步清潔,更好的達到清潔地面的效果,并通過延長拖布尺寸達到可以多次清潔使用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清掃組件及拖地組件實現清掃和拖地自動同步完成,并結合主機內設置驅動輪組件和避障礙裝置,真正做到拖地機智能化控制,滿足自動打掃室內衛生的需要。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頂部視圖;
[0025]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底部視圖;
[0026]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27]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拖布組合正面視圖;
[0028]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拖布組合減速組合示意圖一;
[0029]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拖布組合減速組合示意圖二;
[0030]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卷筒式拖布的拖布組合剖視圖;
[0031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折疊式拖布的拖布組合剖視圖;
[0032]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吸塵器正面視圖;
[0033]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吸塵器底部視圖;
[0034]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吸塵器剖視圖;
[0035]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右驅動輪的正面視圖;
[0036]圖1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右驅動輪的剖視圖;
[0037]圖1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右驅動輪的齒輪組合視圖;
[0038]圖1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撞組合的正面視圖;
[0039]圖1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撞組合的背面視圖;
[0040]圖1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撞組合的局部視圖;
[0041]圖1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邊掃組件視圖;
[0042]圖19是一種用于中掃上的毛刷視圖;
[0043]圖20是一種用于中掃上的膠刮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4]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是在現有技術中,主機通過邊掃集中垃圾、中間清潔裝置收集垃圾進行初步清潔、拖布組合再拖地進行再次清潔,提高清潔效率和潔凈度,真正意義上實現清掃拖地一體化,并通過延長拖布,增加拖布使用次數,可實現集塵盒、拖布處理同步,減少拖布處理頻率,提高智能清潔器具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程度。
[0045]如圖1、2、3、4、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拖地機包括:由面殼I和底殼2構成的主機殼體,主機殼體內設有清掃組件、驅動輪組件、避障礙裝置、拖地組件6、電源系統及控制系統,拖地組件包括:拖布輸出裝置、拖布收納裝置以及安裝拖布輸出裝置和拖布收納裝置的安裝支架,其中拖布輸出裝置包含拖布組合64、拖布支架61、拖布蓋62,拖布收納裝置包含拖布收納滾筒63、驅動馬達組合68,安裝支架包含拖布支架61、接地支架66,其中,電源系統包括設于主機殼體內的電池17,控制系統包括設于主機殼體內分別與各組件連接的控制PCB板組合。
[0046]如圖1、3所示,主機的面殼I上設有與電源系統、控制系統連接的按鍵13與顯示屏12,本實施例中,底殼2前端設有與電源系統連接的充電電極15。
[0047]在拖地機的內部組件中,清掃組件、拖地組件6、驅動輪組件、避障礙裝置與控制系統和電源系統連接,啟動主機后,給控制系統供電,通過控制系統即進行相應的行走以及清潔動作,通過避障礙裝置檢測到的信號控制驅動輪組件的動作躲避障礙。
[0048]如圖4、5、6、7所示,拖地組件6包括:拖布支架61、可將拖布纏繞起來的拖布收納滾筒63、固定在拖布支架上61的驅動馬達組合68、固定于拖布支架上的可拆卸的拖布組合64、拖布蓋62、與地面進行接觸的接地支架66;所述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越過接地支架66連接在拖布收納滾筒上,所述拖布收納滾筒63—端套在馬達減速組合68的從動齒輪683嚙合另一端與圓蓋65連接,所述驅動馬達組合68包括固定在拖布支架61上的馬達支架69、安裝在馬達支架上的減速箱682、與減速箱682連接的馬達681、安裝在減速箱682輸出軸上主動齒輪684、安裝在馬達支架69上的與主動齒輪684相連接的3個從動齒輪683,所述驅動馬達組合68與電源系統連接。本實施例中,拖布收納滾筒63外圈固定粘貼面朝外設置的魔術貼631,拖布641通過附著在魔術貼631上與拖布收納滾筒63連接,本實施案例中選用的是單向自鎖滾針軸承,所述單向自鎖裝置可以設置與馬達輸出到。
[0049]如圖7所示,在拖地組件6中的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是卷成一個筒狀的形狀,其拖布形式為滾筒式拖布642。
[0050]如圖8所示,在拖地組件6中的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是折疊在一起的,其拖布形式為折疊式拖布643。
[0051 ] 如圖7、8所示,在拖地組件6中的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可以是干拖布也可以是濕拖布,根據不同的家庭環境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拖布,拖布可以使用多次,每次使用的時候都是一段干凈的拖布,不再是用過的臟拖布再次使用。
[0052]如圖5、6所示,馬達減速組合68帶動拖布收納滾筒63轉動,馬達減速組合68包括:設于拖布收納滾筒63內且與拖布支架61固定在一起的馬達支架69,固定在馬達支架69上的減速箱682,與減速箱682連在一起的馬達681,設于減速箱682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684,設于馬達支架69上并與齒輪684嚙合的3個從動齒輪683,拖布收納滾筒63與齒輪從動683嚙合,另一端與圓蓋65連接。馬達681通過減速箱682以及通過單向自鎖裝置685的單向自鎖特性帶動主動齒輪684轉動,再由從動齒輪683,從動齒輪683帶動拖布收納滾筒63轉動,從而推動拖布收納滾筒63不斷旋轉。
[0053]如圖5、6所示,本實施案例在馬達681反轉的情況下,帶動減速箱682輸出軸產生轉動,減速箱682輸出軸帶動主動齒輪684旋轉,主動齒輪684旋轉帶動從動齒輪683旋轉,從動齒輪683旋轉可以使得拖布收納滾筒63反向旋轉,從而可以取出拖布641。
[0054]主機的清潔流程是:電源打開供電,主機前行,主機前端兩邊的邊掃將兩側的垃圾往中間收集,經過中間清掃裝置收集到集塵盒31中,本實施案例中間清掃裝置為真空吸塵裝置3,垃圾收入集塵盒31后,接著由拖布641將地面擦拭干凈,拖布641越過接地支架66,并與地面產生擠壓,擦過地面的拖布641隨著拖布收納滾筒63的順時針旋轉,卷在由馬達681通過減速組合驅動的拖布收納滾筒63上,減速組合驅動是由減速箱682、單向自鎖裝置685、主動齒輪684和3個從動齒輪683組成,直到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用完,抽出拖布收納滾筒63上的臟拖布,取出已經用完拖布641的空的拖布組合64,再換上一個干凈的拖布組合64,將拖布組合64中的拖布641越過接地裝置66固定在拖布收納滾筒63上,同時清理集塵盒31,并將清潔后的集塵盒36安裝在主機上,然后繼續清潔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掃循環。
[0055]如圖2、19、20所示,清掃組件包括:設于主機殼體底面前端的至少用于清掃邊角的一個邊掃組件,設于機體殼體底面中部且位于拖地組件前端的真空吸塵裝置3;也可以用毛刷90或者膠刮91做清潔裝置的中掃組合代替真空吸塵器3;邊掃組件包括:邊掃馬達81、與馬達輸出軸連接的減速箱82,與減速箱82輸出軸連接的邊刷83。本實施例中,主機底面前端兩側并排設有左邊掃組件9、右邊掃組件8,左、右邊掃組件構件相同,邊掃馬達81經過減速箱82輸出軸垂直向下與邊掃83連接,邊掃馬達81與電源系統連接,左、右邊掃組件的邊掃馬達81轉動帶動邊刷將前方垃圾向中間靠攏。
[0056]如圖2、9、10、11所示,真空吸塵裝置3設置在左邊掃組件9和右邊掃組件8的中間,吸塵口位于左邊掃組件9和右邊掃組件8中心連線的后部,真空吸塵裝置3包括:真空吸塵風機組合33、集塵盒31,真空吸塵風機組合32安裝在集塵盒31上,風機的吸風口與集塵盒31的出風口相連接;集塵盒31包括:過濾網314、垃圾擋板32以及形成集塵腔36的集塵盒底座312、集塵盒大身311、前蓋313,集塵盒底座312與集塵盒大身311鉸接,前蓋313與集塵盒大身311鉸接,前蓋313與集塵盒底座312通過扣位連接,其中集塵盒底座312、集塵盒大身311、垃圾擋板32形成真空吸塵通道;真空吸塵風機組合33包括:風機331、風機大身332、葉輪333,葉輪333與集塵腔36出口相連接,風機大身332固定在集塵盒大身31上,風機331與電源系統連接;真空吸塵裝置3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拖地機使用一段時間后,可將真空吸塵裝置3拆卸下來,從而對真空吸塵裝置3的集塵腔36進行清理,本實施案例中集塵腔36的吸塵口的位置位于真空吸塵器3的后端尾部。
[0057]主機的清掃流程是:主機前行,左邊掃21、右邊掃21相向轉動,將兩邊的垃圾集中收集到中間來,然后由真空吸塵裝置3將集中到中間的垃圾由真空吸塵通道吸進集塵腔36中,小垃圾落入集塵盒底部,含有灰塵的空氣經過濾網314過濾濾除灰塵,干凈的空氣再被葉輪333排到真空吸塵裝置3外部,在主機I內部形成流動并排到主機殼體外部。
[0058]如圖12、13所示,驅動輪組件包括:并排設于主機底面中后端的左驅動輪組件5、右驅動輪組件7、設于主機底面前端中間的前輪4。本實施例中,左驅動輪組件5、右驅動輪組件7結構構相同,可相互替換使用,降低了維修成本和操作難度。左、右驅動輪組件均包括:驅動輪馬達57、與驅動輪馬達57輸出軸連接的驅動輪齒輪組件58、與驅動輪齒輪組件58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的驅動輪50以及控制驅動輪馬達轉向與轉速的PCB板55,驅動輪齒輪組件58的輸出軸與驅動輪馬達57的輸出軸在水平面齊平,PCB板55與控制系統連接??刂葡到y分別獨立控制左驅動輪組件5和右驅動輪組件7的驅動輪馬達57的轉向和轉速,完成主機的進行前后運動及左右轉向運動。
[0059]驅動輪馬達57及PCB板55配合安裝在驅動輪馬達支架52內,驅動輪馬達支架52的一端蓋合馬達端蓋53、另一端蓋合齒輪箱蓋51,驅動輪齒輪組件58設于齒輪箱蓋內。驅動輪馬達57安裝在馬達支架52上,驅動輪齒輪組件58安裝在馬達支架52和齒輪箱蓋51形成的齒輪箱體內,齒輪箱蓋51前后兩端設有圓鉤,驅動輪組件3通過圓鉤固定主機I內底面,驅動輪50圓周底部凸出主機底面。
[0060]如圖14所示,驅動輪齒輪組件58包括:設于驅動輪馬達57輸出軸上與其同步轉動的第一齒輪581、固定于驅動輪50軸心與其同步轉動的傳動軸588、設于傳動軸588上與其同步轉動的第二齒輪585、以及設于第一、二齒輪之間用于三級減速的三個雙聯齒輪582、583、584,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嚙合上級傳動齒輪、小齒輪嚙合下級傳動齒輪。第二齒輪585的兩端均設有套于傳動軸588上的軸承586和軸承587。
[0061]如圖15、16、17所示,本實施案例采用的是一體式的避障礙裝置,包括前撞組件21和高度檢測裝置23。前撞組件21包括:設于主機前端面的前撞支架24、平行嵌于前撞支架24外側壁的軟性PCB板22、設于軟性PCB板22外側面且凸出前撞支架外側壁的碰撞膠條26、沿前撞支架24內側壁中部間隔設置的距離檢測裝置23、固定于前撞支架24外側壁且與距離檢測裝置23齊平的透明板25,前撞支架24上設有與距離檢測裝置23配合的缺口。
[0062]如圖2所示,高度檢測裝置16設于主機底殼2底面前端兩側,高度檢測裝置16固定于主機底殼2底面內,主機底殼2設有與高度檢測裝置16位置配合的透明安裝板。距離檢測裝置23和高度檢測裝置16可采用常規的紅外線檢測裝置或超聲波檢測裝置。距離檢測裝置23、軟性PCB板22及高度檢測裝置16均與控制系統相連,控制系統控制主機避開前方障礙物。
[0063]本實施例中,主機底殼2底面前端兩側設有四個高度檢測裝置16,高度檢測裝置16判斷懸空高度超過30mm時或距離檢測裝置23檢測到障礙物距離小于50mm時,控制系統控制主機I及時退回轉向,避開障礙物。前撞組件工作過程如下,主機接近障礙物時,先是距離檢測裝置23進行距離檢測,當距離檢測裝置23檢測出主機離障礙物低于30-80mm時,產生電信號反饋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生動作指令,讓主機及時退回轉向,并離開該障礙物,當障礙物過小或者距離檢測裝置23無法檢測的時候,主機碰到障礙物,這時碰撞膠條21收縮,壓迫軟性PCB22,軟性PCB22接通產生電信號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主機依據指令產生動作,讓主機退回轉向并離開障礙物。
[006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掃組件、驅動輪組件、避障礙裝置、拖地組件、電源系統及控制系統;所述拖地組件包含拖布輸出裝置、拖布收納裝置、安裝支架組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拖布輸出裝置包含固定于拖布支架上的可拆卸的拖布、安裝拖布的拖布安裝支架; 拖布收納裝置包含可將拖布纏繞起來的拖布收納滾筒、固定在拖布支架上的驅動滾筒的馬達以及減速傳動機構; 安裝支架組合包含拖布支架、與地面進行接觸的接地支架; 所述拖布越過接地支架連接在拖布收納滾筒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組合中的拖布可以是卷筒式拖布,也可以是折疊式拖布; 所述拖布組合中的拖布為干拖布也可以為濕拖布。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組合中的拖布可以使用多次,每次使用的時候都是一段干凈的拖布。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收納滾筒一端套在滾筒減速馬達外面,所述滾筒減速馬達與電源系統連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掃組件包括:設于主機底面前端的至少一個邊掃組件,設于機體底面中部且位于所述拖地組件前端的中間清潔裝置; 所述中間清潔裝置可以是真空吸塵器、可以是毛刷或膠刮掃進集塵盒的裝置。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塵器設有吸塵通道與收集垃圾的集塵盒、與集塵腔連通設置的葉輪及驅動葉輪的葉輪馬達、設置在集塵腔和葉輪之間的過濾網; 所述集塵腔吸塵口位于真空吸塵器的后端尾部。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拖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礙裝置包含有前撞組合、高度檢測裝置; 所述前撞組合包括:設于主機前端面的前撞支架、平行嵌于所述前撞支架外側壁的至少一個軟性PCB板、設于所述軟性PCB板外側面且凸出前撞支架外側壁的碰撞膠條、沿所述前撞支架內側壁中部間隔設置的距離檢測裝置、固定于所述前撞支架外側壁且與所述距離檢測裝置齊平的透明板; 所述距離檢測裝置采用無線信號收發來檢測。
【文檔編號】A47L11/40GK205697568SQ20162022373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2日
【發明人】陳國英, 肖玲敏
【申請人】陳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