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火災自救軟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建筑物上降人用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在火災等意外情況中自救逃生用的軟梯。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軟梯,大多由用以附著在固定建筑物上的梯鉤、與梯鉤固定連接的軟梯梯身組成,為了能附著在不同厚度的固定建筑物上,所述梯鉤通常做成可調式的結構,使其兩垂直邊之間的寬度可根據不同的建筑物厚度而調節。如申請號為200310111825.2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中公開的一種軟梯,其梯鉤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一U形鉤身7和L形的左、右鉤8,所述鉤身7左右兩側均設有相連的第一水平邊71和第一垂直邊72,所述L形左、右鉤8由第二水平邊81和第二垂直邊82組成,左、右鉤8的第二水平邊81上各固定有兩個螺栓83,鉤身7左右兩側的第一水平邊71上設有一排用以調節梯鉤前后寬度的通孔73,蝶形螺母9與穿過通孔73的螺栓83旋配即可將兩水平邊71和81相連。但這種結構調節起來不方便、調節花費的時間較長,有時可能由此而耽擱了寶貴的逃生時間;此外,調節梯鉤前后寬度時只能根據預設的孔位調節,調節精確不夠,容易造成梯鉤兩垂直邊與建筑物間的空隙過大而使軟梯梯身在使用時晃動得太厲害,使用起來不夠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方便和精確地調節梯鉤前后寬度的火災自救軟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如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設計一種火災自救軟梯,包括用以附著在固定建筑物上的梯鉤、與梯鉤固定連接的由左右兩條梯帶組成的軟梯梯身以及跨接在左右兩條梯帶之間的多節踏腳梯檔;所述梯鉤為雙倒U型掛鉤,包括帶有梯帶連接橫桿的固定架和兩個L型調節桿,所述固定架頂部的兩條第一水平邊分別與兩個L型調節桿的第二水平邊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在一起構成寬度可調的方便搭掛在建筑物上的雙倒U型掛鉤。
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正好包容相互并攏的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的連接套和釋壓螺栓,所述釋壓螺栓與連接套側壁的螺孔旋配,旋緊所述釋壓螺栓,該釋壓螺栓的螺紋端部緊緊擠壓所述第一水平邊或第二水平邊的側面,所述連接套與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呈鎖緊狀態,反旋釋放所述釋壓螺栓,所述L型調節桿的第二水平邊可沿連接套的長度方向前后滑動調節所述U型掛鉤的寬度。此結構調節方便,且可根據固定建筑物的厚度較精確地調節梯鉤的寬度。
所述兩梯帶的背面設有對稱分布的支撐附件,該支撐附件安裝在梯帶與踏腳梯檔的連接處,包括一固接于踏腳梯檔和梯帶連接處的基片、以及與該基片通過樞軸樞接的支撐片,所述樞軸套接一扭簧,該扭簧的扭力令支撐片自動向外張開直至支撐片底部內側的凸緣與所述基片上的限位小凸起相抵觸為止,張開后的支撐片與所述踏腳梯檔的內夾角略大于90度。這樣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由支撐附件撐開,提供了一個供使用者踏腳的空間。此外由于支撐附件為活頁式結構,當軟梯卷裹時可將支撐附件的支撐片合攏,以減少軟梯的收藏體積;使用時只需放下軟梯,支撐附件的支撐片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動打開。
所述第一水平邊與第二水平邊相互并攏的接觸面為具有較大摩擦力的粗糙表面。可防止兩水平邊之間打滑。
所述梯鉤的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的外端部各向外凸設有防止所述連接套脫離所述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的擋止部。該擋止部為旋接在所述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上的具有螺帽的螺釘。
所述連接套頂部壁面設有分別對準所述第一水平邊一加強螺栓和第二加強螺栓分別與所述第一輔助螺孔和第二輔助螺孔旋配;分別旋緊所述第一加強螺栓和第二加強螺栓,所述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分別被鎖緊,反旋釋放所述第一加強螺栓和第二加強螺栓,所述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分別可沿連接套的長度方向前后滑動。這樣兩水平邊能被牢固地鎖在一起,使用時更加安全。
所述梯鉤的第一水平邊和第二水平邊的截面呈方形,相應地所述連接套的截面也呈方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火災自救軟梯具有如下優點只需旋動螺栓即可方便地將并攏的兩水平邊鎖緊或放松,能方便快捷地調節梯鉤的寬度,為逃生者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且可根據建筑物的厚度精確調節梯鉤的寬度,防止梯帶晃動過大,使用起來更加安全;此外,梯帶背面設有可自動張開的支撐附件,使梯身與墻體等附著物之間能保持適當距離,因而踩踏方便、穩固。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圖1是本實用新型火災自救軟梯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火災自救軟梯的右視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梯鉤的結構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火災自救軟梯的梯鉤1的結構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火災自救軟梯的梯鉤1的組裝圖;圖6是所述支撐附件4的部件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火災自救軟梯包括用以附著在固定建筑物上的梯鉤1、與梯鉤1固定連接的由左右兩條梯帶2組成的軟梯梯身、跨接在左右兩條梯帶2之間的多節踏腳梯檔3、以及對稱分布在兩梯帶2背面與踏腳梯檔3連接處的支撐附件4;其中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梯鉤1為雙倒U型掛鉤,包括帶有梯帶連接橫桿113的固定架11和左右兩個L型調節桿12。所述固定架11梯帶連接橫桿113的左右兩端分別向上延伸有L形相連的第一垂直邊112和第一水平邊111,所述L型調節桿12由第二水平邊121和第二垂直邊122組成,所述第一水平邊111與第二水平邊121相互并攏并通過一個連接組件5相連而成可調節兩垂直邊之間寬度的結構。上述各水平邊和垂直邊的橫截面呈方形。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連接組件5包括正好套接在左右向并攏的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外的方形連接套51、釋壓螺栓521、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所述連接套51的左側或右側側壁上開有螺孔511,頂部壁面開有分別對準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第一輔助螺孔512和第二輔助螺孔513。所述釋壓螺栓521與連接套51側壁上的螺孔511旋配,將釋壓螺栓521旋進連接套51,釋壓螺栓521的螺紋端部緊緊擠壓所述第一水平邊111或第二水平邊121的側面,將兩水平邊111和121鎖緊在連接套51上;將釋壓螺栓521反向旋出連接套51,則兩水平邊被松開使之可以沿連接套51的長度方向前后滑動調節所述U型掛鉤的寬度。所述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分別旋配于連接套51頂壁上的第一輔助螺孔512和第二輔助螺孔513處,同理,可分別將第一水平邊111或第二水平邊121鎖緊于連接套51上或松開以調節寬度。
為了防止兩水平邊之間打滑,如圖4所示,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相互并攏的接觸面13為具有較大摩擦力的粗糙表面。此外,為了防止連接套51從兩水平邊111和121處脫出,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外端部各向外凸設有擋止部6,為方便裝配,該擋止部6為旋接在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上具有螺帽的螺釘。
如圖1、圖2和圖6所示,所述支撐附件4采用金屬材料,為活頁式結構,包括一通過鉚釘鉚接于踏腳梯檔3和梯帶2連接處的基片41、以及與該基片41通過樞軸43樞接的支撐片42,所述樞軸43外套有一扭簧44,該扭簧44的扭力令支撐片42自動向外張開直至支撐片42底部內側的凸緣421與所述基片41上的兩個小凸起411相抵觸為止,張開后的支撐片42與踏腳梯檔3的內夾角略大于90度,該角度使支撐片42受力后不容易合攏又能提供盡可能大的踏腳空間。
可以在梯帶2與踏腳梯檔3的每一個連接處安裝一對支撐附件4,也可以每間隔一個、二個、或三個踏腳梯檔3安裝一對支撐附件4。
所述踏腳梯檔3的內層為鋁合金條,位于兩梯帶2之間的一段鋁合金條其截面為圓形,既輕便又具有較高強度,人踩上去后軟梯不變形,便于攀爬。鋁合金條外部包裹有一層阻燃PP織帶材料,織帶之間的連接用尼龍線車縫,其作用在于增大摩擦力。
使用時,首先將梯鉤1兩側的釋壓螺栓521、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擰松,根據建筑物的寬度調整梯鉤1兩垂直邊112和122之間的寬度至合適后,再將上述各螺栓擰緊即可將梯鉤1牢固地卡在建筑物上,然后將梯帶2放下,所述支撐附件4上的支撐片42在扭簧44的作用下自動打開支撐在建筑墻體等附著物的表面上,使踏腳梯檔3與建筑墻面能保持適當距離,以方便使用者踏腳,整個過程非常方便快捷。
權利要求1.一種火災自救軟梯,包括用以附著在固定建筑物上的梯鉤(1)、與梯鉤(1)固定連接的由左右兩條梯帶(2)組成的軟梯梯身以及跨接在左右兩條梯帶(2)之間的多節踏腳梯檔(3);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鉤(1)為雙倒U型掛鉤,包括帶有梯帶連接橫桿(113)的固定架(11)和兩個L型調節桿(12),所述固定架(11)頂部的兩條第一水平邊(111)分別與兩個L型調節桿(12)的第二水平邊(121)通過連接組件(5)連接在一起構成寬度可調的方便搭掛在建筑物上的雙倒U型掛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5)包括正好包容相互并攏的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連接套(51)和釋壓螺栓(521),所述釋壓螺栓(521)與連接套(51)側壁的螺孔(511)旋配,旋緊所述釋壓螺栓(521),該釋壓螺栓(521)的螺紋端部緊緊擠壓所述第一水平邊(111)或第二水平邊(121)的側面,所述連接套(51)與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呈鎖緊狀態,反旋釋放所述釋壓螺栓(521),所述L型調節桿(12)的第二水平邊(121)可沿連接套(51)的長度方向前后滑動調節所述U型掛鉤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梯帶(2)的背面設有對稱分布的支撐附件(4),該支撐附件(4)安裝在梯帶(2)與踏腳梯檔(3)的連接處,包括一固接于踏腳梯檔(3)和梯帶(2)連接處的基片(41)、以及與該基片(41)通過樞軸(43)樞接的支撐片(42),所述樞軸(43)套接一扭簧(44),該扭簧(44)的扭力令支撐片(42)自動向外張開直至支撐片(42)底部內側的凸緣(421)與所述基片(41)上的限位小凸起(411)相抵觸為止,張開后的支撐片(42)與所述踏腳梯檔(3)的內夾角略大于90度。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邊(111)與第二水平邊(121)相互并攏的接觸面(13)為具有較大摩擦力的粗糙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鉤(1)的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外端部各向外凸設有防止所述連接套(51)脫離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擋止部(6)。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51)頂部壁面設有分別對準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第一輔助螺孔(512)和第二輔助螺孔(513),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分別與所述第一輔助螺孔(512)和第二輔助螺孔(513)旋配;分別旋緊所述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分別被鎖緊,反旋釋放所述第一加強螺栓(522)和第二加強螺栓(523),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分別可沿連接套(51)的長度方向前后滑動。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上的擋止部(6)為旋接在所述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上的具有螺帽的螺釘。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鉤(1)的第一水平邊(111)和第二水平邊(121)的截面呈方形,相應地所述連接套(51)的截面也呈方形。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火災自救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帶(2)與踏腳梯檔(3)的每一個連接處均安裝有支撐附件(4),或每間隔一個、二個、或三個踏腳梯檔(3)安裝一對所述支撐附件(4)。
專利摘要一種火災自救軟梯,包括用以附著在固定建筑物上的梯鉤(1)、與梯鉤(1)固定連接的由左右兩條梯帶(2)組成的軟梯梯身以及跨接在左右兩條梯帶(2)之間的多節踏腳梯檔(3);所述梯鉤(1)為雙倒U型掛鉤,包括帶有梯帶連接橫桿(113)的固定架(11)和兩個L型調節桿(12),所述固定架(11)頂部的兩條第一水平邊(111)分別與兩個L型調節桿(12)的第二水平邊(121)通過連接組件(5)連接在一起構成寬度可調的方便搭掛在建筑物上的雙倒U型掛鉤。本實用新型軟梯的梯鉤寬度的調節方便快捷且精確,能節省寶貴的逃生時間,并且使用時更加安全。
文檔編號E06C1/34GK2876304SQ20062005473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
發明者周澤鵬 申請人:周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