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密碼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特別涉及一種機械密碼鎖。
技術背景現有的鎖具是由機殼、鑰匙芯、鎖舌、開鎖執行機構、 通過開鎖執行機構控制的執手構成,這種鎖具的缺點是防撬、防鉆、防盜性能差。而專利號為"200410075352X"的 "機械密碼鎖"是由鎖殼和裝在鎖殼內的鎖舌開啟控制機構 和鎖舌伸縮執行機構以及復位組件、改碼離合組件、進位齒 輪、計數齒輪、復位鍵、進位編碼鍵和鍵卡構成的數碼編排 機構構成,所述的復位組件是由設在復位鍵上插入鎖殼內部 分的齒條以及頂靠在齒條后側的壓力彈簧和鋼珠構成,以確 保復位的準確,所述的改碼離合組件是由設在鎖殼內的離合 軸以及分別安裝在離合軸兩側的離合付卡和離合卡板構成。 這種機械密碼鎖由于增加了數碼編排機構,具有防撬、防鉆、 使用安全可靠的特點,由于采用按鍵設置密碼,使鎖具密鑰 量可達106,具有應用操作方便、不易破譯的特點。但是隨 著實踐的進一步檢驗,該機械密碼鎖的問題也逐漸地顯現出 來1、復位組件依靠壓力彈簧和鋼珠定位,定位不準確、 不可靠,容易出故障,直接造成鎖具無法開啟;2、復位組
件采用復位鍵和齒條復位,復位后進位時復位鍵頂出,若采用七鍵進位,復位鍵可頂出鎖殼25 mm,且每次進位編碼后 都必須按回復位鍵才能使編碼生效,不僅造成鎖具外形不美 觀,而且操縱煩瑣, 一旦編碼后忘記按復位鍵,則編碼無效; 3、離合時計數齒輪軸徑向移動,且離合卡板位于鎖殼內一 側,因此對應的改碼孔偏心較大,造成計數齒輪軸在離位時 容易傾斜,使齒輪離不開,導致無法改碼;4、計數齒輪軸 徑向離合增大了鎖殼的內部空間,從而使鎖具的外形尺寸較 大。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無需復位鍵、自動復位 且復位準確,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防盜性能好,故障率 低、外形美觀,可自由編碼、改碼方便快捷,工作安全可靠、 無卡位現象發生的機械密碼鎖。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鎖殼,在鎖殼內設有 鎖舌開啟控制機構和鎖舌伸縮執行機構以及數碼編排機構, 所述的數碼編排機構是由復位齒輪軸和復位齒輪、進位齒輪 軸和進位齒輪、計數齒輪軸和計數齒輪以及復位組件和改碼 離合組件構成,其特殊之處是在鎖殼內中部沿其縱向固定 有隔板,數碼編排機構的三個齒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隔板 和鎖殼后端板上,所述的復位組件是由鉸接在鎖殼內底部的 復位控制片,固定在復位齒輪軸上的棘輪,設在鎖殼內均與
棘輪咬合的復位卡板和限位卡板,設在復位卡板下面的壓力 彈簧以及設在鎖殼內與復位齒輪嚙合的復位齒條和頂簧構 成,所述的改碼離合組件是由固定在鎖殼內位于計數齒輪軸 前端的離合控制塊,設在離合控制塊內的離合頂桿和壓力彈 簧以及設在計數齒輪軸上的改碼控制片構成,離合頂桿由離 合控制塊的上表面引出,在計數齒輪軸的前端對應離合頂桿 處設有改碼插孔,所述的鎖舌伸縮執行機構的斜舌板的后端 一側與復位卡板相對應。上述的機械密碼鎖,所述的復位齒輪軸的前端由隔板穿出,所述的與復位齒條嚙合的復位齒輪固定在復位齒輪軸的目U順。上述的機械密碼鎖,所述的鎖殼后端板是由后堵板和通 過螺釘固定在后堵板內側的后邊板以及夾在后堵板和后邊 板之間的夾板構成,所述的數碼編排機構的三個齒輪軸的后 端分別插裝在后邊板上。上述的機械密碼鎖,在鎖殼內對應復位控制片處固定有 離合定位塊,所述的復位控制片鉸接在離合定位塊上。上述的機械密碼鎖,所述的棘輪、復位卡板和限位卡板 均位于隔板后側,復位卡板通過鉚釘鉸接在隔板上,限位卡 板通過鉚釘固定在隔板上。上述的機械密碼鎖,所述的計數齒輪軸的前端由隔板穿 出且與離合控制塊的上表面搭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 由于復位組件采用棘輪棘爪形式,解決了傳統復位 組件采用齒條依靠壓力彈簧和鋼珠定位,定位不準確、不可 靠的難題,進位和復位走位準確、可靠,故障率低。2、 由于斜舌板8的后端一側與復位卡板89相對應,關 門同時斜舌板8后移下壓復位卡板89,使復位卡板89與棘 輪分離,因此可實現關門自動復位,無需復位鍵且復位準確。3、 由于數碼編排機構的三個齒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 隔板12和鎖殼后端板上,即在鎖殼內橫向布置,且改碼離 合組件位于計數齒輪軸的一端,因此可實現計數齒輪軸的軸 向離合,離合準確、可靠,使改碼更加方便、快捷,同時減 小了鎖殼的內部空間,縮小了鎖殼的外形尺寸,使鎖具的整 體結構緊湊,外形美觀,防盜性能好。4、 自由編碼,進位鍵可單鍵編排,也可相互組合編排, 組合數碼無限制, 一經進位都有跟隨進位功能,進位鍵可設 為七個,密鑰精度高,扭子式密鑰量可達4.2X107,鑰匙式 密鑰量達2.6X109,如在按鍵時有位置之差、順序之差均無 法開鎖,因此難以破譯。5、 防撬、防鉆,安裝快速方便、使用舒適,控制準確, 工作安全可靠,無卡位現象發生,故障率低,可廣泛用于金 融、國防、企事業單位及民用防盜門、保險柜、家用保險箱、 保險柜、家用保險箱等。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鑰匙式結構);圖3是圖1的A-A剖局部視圖(扭子式結構且帶內執手);圖4是圖2的B-B剖視圖;圖5是圖2的C-C剖視圖;圖6是圖2的D-D剖視圖;圖7是圖1的E-E局部剖視圖;圖8是圖1的F-F剖視圖;圖9是圖3中操作面板的仰視圖。圖中主鎖舌l,前堵板2,內蓋板3,行程上蓋4,開關齒輪5,行程擋板6,螺釘7,斜舌板8,行程齒條9,固定螺桿IO,離合控制塊ll,隔板12,復位控制片13,銷軸14,卡環15,加強板16,離合卡板17,控制板18,后邊板19,夾板20,螺釘21,后堵板22,壓力彈簧23,墊圈24,操作面板25,互連座26,底板27,下壓板28,上壓板29,撥片30,鎖芯軸31,鎖芯32,螺釘33,離合定位塊34,螺釘35,壓力彈簧36,下墊板37,上墊板38,執手環39,外執手40,壓力彈簧41,執手軸42,定位環43,行程隔板44,主舌墊板45,墊環46,進位扭簧47,墊環48,阻位板49,阻止片50,卡柱51,彈簧架52,壓力彈簧53,斜舌54,護板55,復位齒輪56,復位齒輪軸57,定位卡套58,進位齒輪59,進位齒輪軸60,計數齒輪61,計數齒輪軸62,改碼 控制片63,卩&離柱64,壓力彈簧65,進位頂桿66,進位鍵67,限位板68,內開撥卡69,壓力彈簧70,內控輪71,手輪芯72,螺釘73,執手軸74,內執手75,螺釘76,旋轉套77,連位環78,螺釘79,扭子軸80,鋼珠81,套位環82,互連扭83,螺釘84,外扭套85,壓力彈簧86,帶動扭87,固位螺桿88,復位卡梭89,棘輪90,鉚釘91,限位卡板92,鉚釘93,螺釘94,復位齒條95,改碼條形孔96,離合頂桿97,壓力彈簧98,頂簧99,下邊板IOO,墊板101,包圍環102,墊環103,主舌齒條104,墊板105,墊板106,上邊板10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和圖4-圖9所示,由底板27、內蓋板3、后堵板22、前堵板2以及上邊板107和下邊板100相互插接 構成鎖殼,在鎖殼內的后堵板22上通過螺釘21連接有后邊 板19,在后邊板19和后堵板22之間夾有夾板20,所述的 后堵板22、夾板20和后邊板19構成鎖殼的后端板,在鎖殼 內中部沿其縱向固定有隔板12,在鎖殼內后部的上邊板107 和下邊板100上通過螺釘分別固定有護板55。在鎖殼內后部 設有鎖舌開啟控制機構,所述的鎖舌開啟控制機構包括通過 螺釘33固定在底板27上的下壓板28和上壓板29,在上壓 板29和底板27之間夾有階梯狀的鎖芯軸31,在鎖芯軸31 上端通過卡環15固定有撥片30,在底板27外側對應鎖芯軸31處通過螺釘33固定有鎖芯32,鎖芯軸31下端與鎖芯32 插接,在鎖殼內的隔板12和后邊板19之間設有離合卡板17, 離合卡板17的后端插裝在后邊板19上,在離合卡板17的 后端部套裝有壓力彈簧23,以便于復位。在鎖殼內的底板 27上對應離合卡板17的前端通過螺釘35固定有離合定位塊 34,所述的離合卡板17的前端插入且頂靠在離合定位塊34 上,在離合卡板17上位于鎖芯軸31 —側固接有控制板18, 在鎖殼內的底板27上靠近后邊板19處通過螺釘固定有阻位 板49,在阻位板49上開有豁口,在阻位板49上通過螺釘固 定有阻位片50,以上部件構成鎖舌開啟控制機構。鎖舌開啟 控制機構分別連接鎖舌伸縮執行機構和數碼編排機構,所述 的鎖舌伸縮執行機構位于鎖殼內前部的前堵板2和隔板12 之間,其中包括通過固定螺桿10固定在底板27上的主舌墊 板45、下墊板37、上墊板38、墊板101和106以及行程隔 板44,在鎖殼內前部中心處設有執手軸42,在底板27的前 部位于鎖殼外側固定有定位環43,所述的固定螺桿10由底 板27穿出并與定位環43螺紋連接,在定位環43的外端面 固接有包圍環102,在定位環43內通過螺紋連接有執手環 39,在執手環39內插裝有外執手40,在外執手40與底板 27之間設有壓力彈簧41,所述的執手軸42由底板27穿出 并與外執手40通過鉚釘連接,在執手軸42上位于行程隔板 44與底板27之間固定有開關齒輪5,在開關齒輪5的外緣
分別咬合有兩個行程齒條9和主舌齒條104,所述的兩個行 程齒條9分別由上邊板107和下邊板100引出,主舌齒條104 由前堵板2引出,在主舌齒條104的前端通過螺釘連接有主 鎖舌1。在執手軸42上位于行程隔板44的上面依次套裝有 斜舌板8、行程上蓋4和墊環103,在斜舌板8上固定有卡 柱51,所述的卡柱51上端由行程上蓋4穿出,在行程上蓋 4上對應卡柱51處設有條形孔,在行程隔板44和行程上蓋 4之間靠近上邊板107處固定有墊板105。在斜舌板8的前 端通過螺釘94連接有斜舌54,斜舌54由前堵板2引出,斜 舌54后端通過彈簧架52和壓力彈簧53頂靠在行程上蓋4 上,在斜舌板8上對應執手軸42處設有條形孔,該條形孔 的后端為與執手軸42的直徑相配合的圓孔,執手軸42的中 部設有與斜舌板8上的條形孔相配合的方型,在執手軸42 的上端通過螺釘7固接有行程擋板6,以上部件構成鎖舌伸 縮執行機構。所述的數碼編排機構包括依次插裝在隔板12 和后邊板19之間且相互平行的復位齒輪軸57、進位齒輪軸 60和計數齒輪軸62,計數齒輪軸62位于離合卡板17的正 上方,在三根齒輪軸上分別安裝有復位齒輪56、進位齒輪 59、計數齒輪61,本實施例中復位齒輪56為八個、進位齒 輪59以及計數齒輪61均為七個,其數量不受本實施例限制, 所述的復位齒輪56固定在復位齒輪軸57上,進位齒輪59 和計數齒輪61空套在相應的軸上,在復位齒輪軸57上位于
相鄰的復位齒輪之間分別固定有定位卡套58,在復位齒輪軸 57上位于最后端的復位齒輪56與后邊板19之間套裝有墊環 46,在計數齒輪軸62上位于最后端的計數齒輪61與后邊板 19之間套裝有墊環48。在進位齒輪59 —側設有與它為一體 的凸輪,在每個進位齒輪59的齒牙與凸輪之間設有進位扭 簧47,所述的進位扭簧47 —端固定在相應的迸位齒輪59上、 另一端卡在底板27的內表面,在計數齒輪61上分別設有豁 口,該豁口與與設在離合卡板17上端的卡牙一一對應且相 配合。在鎖殼內位于三根齒輪軸的下面固定有限位板68,在 限位板68上對應進位齒輪59處通過螺釘均布有隔離柱64, 隔離柱64的上端分別插入到相鄰兩個進位齒輪59之間,以 實現對進位齒輪59的限位。在限位板68上對應每個進位齒 輪59上的凸輪處分別插裝有進位頂桿66,進位頂桿66下端 由底板27引出且分別插接有進位鍵67,在進位頂桿66上位 于底板27和限位板68之間套裝有壓力彈簧65。在復位齒輪 軸57上連接有復位組件,所述的復位組件是由通過銷軸14 鉸接在離合定位塊34上的復位控制片13,固定在復位齒輪 軸57上靠近隔板12的棘輪90,設在鎖殼內均與棘輪90咬 合的復位卡板89和限位卡板92,設在復位卡板89下面的壓 力彈簧36以及設在鎖殼內與復位齒輪56嚙合的復位齒條95 和頂簧99構成,所述的棘輪90、復位卡板89和限位卡板 92均位于隔板12后側,復位齒條95和頂簧99位于隔板12
前側,復位卡板89通過鉚釘91鉸接在隔板12下都,限位 卡板92通過鉚釘93固定在隔板12上。所述的復位齒輪軸 57的前端由隔板12穿出,與復位齒條95嚙合的復位齒輪 56固定在復位齒輪軸57的前端,所述的復位控制片13的前 端與復位卡板89搭接且插到隔板12上。在計數齒輪軸62 的前端設有改碼離合組件,所述的改碼離合組件是由固定在 隔板12前側的離合控制塊11,設在離合控制塊11內的離合 頂桿97和壓力彈簧98以及設在計數齒輪軸62上的改碼控 制片63構成,離合頂桿97上端由離合控制塊11的上表面 引出,所述的計數齒輪軸62的前端由隔板12穿出且與離合 控制塊11的上表面搭接,在計數齒輪軸62的前端對應離合 頂桿97處設有改碼插孔,所述的離合頂桿97上端插入到該 改碼插孔中。所述的斜舌板8的后端靠近上邊板107的一側 由隔板12引出且與復位卡板89中部相對應,斜舌板8的后 端靠近下邊板100 —側由隔板12穿過且勾在鎖芯軸31上的 撥片30上端,在該處的斜舌板8下表面通過螺釘固定有加 強板16,以上部件構成數碼編排機構。在底板27后部的外 側設有操作面板25,,在操作面板25與底板27之間設有互 連座26和墊圈24,操作面板25與鎖殼之間通過互連座26 和固位螺桿88連接,所述的鎖芯32和進位鍵67均由操作 面板25引出。在內蓋板3上對應計數齒輪軸62上的改碼插 孔處設有改碼條形孔96,以便于插接改碼鑰匙。
如圖3所示,該機械密碼鎖也可去掉鎖芯32,在鎖芯軸 31由底板27的引出端通過鋼珠81和壓力彈簧86連接帶動 扭87,在帶動扭87的外端連接互連扭83,在帶動扭87的 外緣套裝套位環82,在操作面板25對應互連扭83處設置外 扭套85并與互連扭83通過螺釘84連接,其他同上所述, 這樣即可構成扭子式機械密碼鎖,所述的鎖芯軸31便成為 了扭子軸80。也可在此基礎上將執手軸19的內端加長變成 執手軸74且由內蓋板3引出,在執手軸74的引出端通過螺 釘76固定內執手75,在執手軸74上位于內蓋板3的外面套 裝內控輪71,在內控輪71內通過螺釘73固定有手輪芯72 和連位環78,在執手軸74上位于鎖殼內靠近內蓋板3處依 次套裝有內開撥卡69和旋轉套77,所述的內開撥卡69和旋 轉套77通過螺釘79連接,旋轉套77由內蓋板3引出且與 手輪芯72固接,在旋轉套77內對稱設有鋼珠和壓力彈簧70, 以用于防盜門等需要內操作的場合。
使用時,可將該機械密碼鎖安裝到各種防盜門、保險柜 及家用保險箱的門上。在鎖門時(此時鎖應處于開啟狀態), 先合門,然后正旋外執手90度角并按進即可,按進后外執 手40與執手環39處于同一平面。開鎖時,先正旋開鎖鑰匙 或外扭套30度角,通過撥片30頂起復位控制片13的后端, 使復位控制片13的前端下壓復位卡片89與棘輪90分開, 復位齒條95在頂簧99的推動下帶動復位齒輪56,實現復位(如確信進位鍵67無人按過,也可不用復位)。再按照正確 的編碼順序按進位鍵67,隨后反旋開鎖鑰匙或外扭套180度, 通過撥片30帶動控制板18和離合卡板17后移4 mm,壓力 彈簧23壓縮,同時撥片30帶動加強板16及斜舌板8后移 10 mm,外執手40隨即彈出14 mm,這樣即可反旋外執手90 度,實現開鎖。需要改碼時,首先確定鎖處于打開狀態,將 改碼鑰匙插入改碼條形孔96,改碼鑰匙的前端插入到計數齒 輪軸62的改碼插孔中并將離合頂桿97頂出計數齒輪軸62, 再向前平移改碼鑰匙,帶動計數齒輪軸62和計數齒輪61前 移,使計數齒輪61與進位齒輪59錯位分離,即可按進位鍵 67進行編碼,編碼后再移回改碼鑰匙,正旋開鎖鑰匙或外扭 套30度,實現復位,編碼生效。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密碼鎖,包括鎖殼,在鎖殼內設有鎖舌開啟控制機構和鎖舌伸縮執行機構以及數碼編排機構,所述的數碼編排機構是由復位齒輪軸和復位齒輪、進位齒輪軸和進位齒輪、計數齒輪軸和計數齒輪以及復位組件和改碼離合組件構成,其特征是在鎖殼內中部沿其縱向固定有隔板12,數碼編排機構的三個齒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隔板12和鎖殼后端板上,所述的復位組件是由鉸接在鎖殼內底部的復位控制片13,固定在復位齒輪軸上的棘輪90,設在鎖殼內均與棘輪90咬合的復位卡板89和限位卡板92,設在復位卡板89下面的壓力彈簧36以及設在鎖殼內與復位齒輪嚙合的復位齒條95和頂簧99構成,所述的改碼離合組件是由固定在鎖殼內位于計數齒輪軸前端的離合控制塊11,設在離合控制塊11內的離合頂桿97和壓力彈簧98以及設在計數齒輪軸上的改碼控制片構成,離合頂桿97由離合控制塊11的上表面引出,在計數齒輪軸的前端對應離合頂桿97處設有改碼插孔,所述的鎖舌伸縮執行機構的斜舌板8的后端一側與復位卡板89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碼鎖,其特征是所 述的復位齒輪軸的前端由隔板12穿出,所述的與復位齒條 95嚙合的復位齒輪固定在復位齒輪軸的前端。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碼鎖,其特征是所述的鎖殼后端板是由后堵板22和通過螺釘固定在后堵板22 內側的后邊板19以及夾在后堵板22和后邊板19之間的夾 板20構成,所述的數碼編排機構的三個齒輪軸的后端分別 插裝在后邊板19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碼鎖,其特征是在 鎖殼內對應復位控制片13處固定有離合定位塊34,所述的 復位控制片13鉸接在離合定位塊34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碼鎖,其特征是所 述的棘輪90、復位卡板89和限位卡板92均位于隔板12后 側,復位卡板89通過鉚釘91鉸接在隔板12上,限位卡板 92通過鉚釘93固定在隔板12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碼鎖,其特征是所 述的計數齒輪軸的前端由隔板12穿出且與離合控制塊11的 上表面搭接。
專利摘要一種機械密碼鎖,包括鎖殼,在鎖殼內設有鎖舌開啟控制機構和鎖舌伸縮執行機構以及數碼編排機構,其特征是在鎖殼內中部固定有隔板,所述的復位組件是由鉸接在鎖殼內底部的復位控制片,固定在復位齒輪軸上的棘輪,設在鎖殼內的復位卡板、限位卡板和壓力彈簧以及復位齒條和頂簧構成,所述的改碼離合組件是由固定在鎖殼內的離合控制塊,設在離合控制塊內的離合頂桿和壓力彈簧以及設在計數齒輪軸上的改碼控制片構成,離合頂桿由離合控制塊的上表面引出,在計數齒輪軸的前端對應離合頂桿處設有改碼插孔。優點是自動復位且復位準確,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防盜性能好,故障率低、外形美觀,可自由編碼、改碼方便快捷,工作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E05B37/20GK201031536SQ200720011990
公開日2008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30日
發明者潘永華 申請人:潘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