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椅墊及具有該椅墊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網狀墊的椅背、椅座或椅頭墊。
背景技術:
越來越多椅子的椅背、椅座或椅頭墊采用網狀墊,即包括具有多個孔或 多個長形槽狀孔的墊子,因為網狀墊具有通風的效果,另外網狀墊可以提供 適當的彈性,而不需要厚厚的墊子,因此也有環保的概念。
將網狀墊固定于框架上的結構非常重要,因為牽涉網狀墊是否牢固,制
造效率等等。
美國專利第6588842號(發明名稱為"Backrest")披露了,將網狀墊 結合于一體成型的媒介物(one-piece carrier member),再將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
美國專利第7096549號(發明名稱為"Carrier and attachment method for load-bearing fabric")也披露了,將網狀墊結合于一媒介物(carrier),再將
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
美國專利第6957861號(發明名稱為"Structure of a mesh back of a chair")披露了,將網狀墊夾于兩框架上。
美國專利第6439665號(發明名稱為"Ergonomic chair with mesh seat and back"),以及美國專利第6254190號(發明名稱為"Chair having a seat with differential front and rear support portions")披露了 ,將網狀墊卡固于框架上。
然而上述的現有技術的網狀墊與框架結合的位置結構不牢固,且框架為 硬材質,在舒適度上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椅墊,其網狀墊可以牢固于主框架 上,且制造效率高。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椅子,其椅墊的網狀墊牢固、可靠,
制造效率高。
為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椅墊,其包括一主框架及一 網狀墊,該主框架包括 一第一框架,該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側面及一第
一接合面; 一第二框架,該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側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該 第二框架的該第二接合面與該第一框架的該第一接合面結合,且該第一框架 的材質軟于該第二框架的材質;該網狀墊包括一網狀墊周邊,該網狀墊周邊 與該主框架結合。
為實現上述另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椅子,其包括上述椅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接觸使用者身體的第一框架采用軟性 材質制造,可讓使用者感到舒服;而承受使用者身體重量的第二框架采用較 硬的材質,使得主框架的形狀較能固定,其構造新穎,且網狀墊與框架結合 時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椅子及椅墊的外觀圖2為圖1所示椅墊(椅背、椅座或椅頭墊)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為圖1所示椅墊(椅背、椅座或椅頭墊)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為圖1所示椅墊(椅背、椅座或椅頭墊)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椅子l 椅座6
椅墊10, 10a, 10b
主框架20 第一外側面31 第二框架40 第二接合面42 網狀墊周邊5具體實施方式
椅背5 椅頭墊7
第一框架30 第一接合面32 第二外側面41 網狀墊50請參閱圖l,本實用新型的椅墊IO可以為椅子1的椅背5、椅座6或椅 頭墊7。椅墊10主要包括一主框架20及一網狀墊50,另外在本說明書中網 狀墊50的意思為包括多個孔或多個長形槽狀孔的墊子,即網狀墊50是具有 良好通氣效果的墊子。以下共有三個較佳實施例,分別為圖2、圖3及圖4, 以下請一并參閱圖1。
參閱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椅墊10的第一實施例。
主框架20包括一第一框架30及一第二框架40,而且第一框架30的材 質軟于該第二框架40的材質。
第一框架30包括一第一外側面31及一第一接合面32,第一框架30采 用軟性材質,原因是第一框架30的第一外側面31會接觸到使用者的身體, 因此采用軟性材質可讓使用者感到舒服。第一框架30的材質譬如采用熱塑 性橡膠或聚氨酯等軟性熱塑性彈性體。
第二框架40包括一第二外側面41及一第二接合面42,第二框架40采 用的材質比第一框架30的要硬,主要是使整個主框架20的形狀較能固定, 并且承受使用者身體的重量。第二框架40的材質譬如采用聚丙烯,聚酰胺 或其復合材料等較硬塑料。
網狀墊50包括一網狀墊周邊51,該網狀墊周邊51與該主框架20結合, 請見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網狀墊周邊51位于第一接合面32及第二接合 面42之間。另外第一接合面32及第二接合面42成結合狀態,且第一接合 面32及第二接合面42實質上都為順滑面(smooth surface),譬如平面或曲 面。
在制造椅墊10時,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體射出 成型,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網狀墊50的網狀墊周邊51置于第一接合面 32及第二接合面42之間的位置,所以當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時, 一并將網狀墊周邊51與主框架20結合。因此網狀墊50不但可以牢固在主 框架20上,而且制造效率高、成本低。
請參閱圖3,其為關于椅墊10a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 例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網狀墊周邊51固定于第一框架30內。在制造第二實 施例椅墊10a時,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體射出成型, 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網狀墊50的網狀墊周邊51置于第一框架30的適當位置,所以當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時, 一并將網狀墊周邊51 與第一框架30結合。
請參閱圖4,其為關于椅墊10b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 例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網狀墊周邊51固定于第二框架40內。在制造第二實 施例椅墊10b時,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體射出成型, 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網狀墊50的網狀墊周邊51置于第二框架40的適 當位置,所以當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時, 一并將網狀墊周邊51 與第二框架40結合。
以上三個實施例的效果略有不同,說明如下
第二實施例椅墊10a的網狀墊50的網狀墊周邊51置于第一框架30的 適當位置,因為第一框架30采用較軟的材質,因此網狀墊50在受壓時變形
可較大。
而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中,網狀墊50在受壓時直接由第二框架 40承受,因此網狀墊50在受壓時變形較第二實施例小。
另外需注意的是圖2 圖4雖然以椅背5的剖視圖為例,但椅座6或椅頭 墊7的剖視圖與椅背5的剖視圖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 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椅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框架,該主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該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側面及一第一接合面;一第二框架,該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側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該第二框架的該第二接合面與該第一框架的該第一接合面結合,且該第一框架的材質軟于該第二框架的材質;以及一網狀墊,該網狀墊包括一網狀墊周邊,該網狀墊周邊與該主框架結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網狀墊周邊位于該第一 接合面及該第二接合面之間。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接合面及該第二接 合面實質上都為順滑面。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 為一體射出成型,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該網狀墊周邊與該主框架結合。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網狀墊周邊固定于該第 一框架內。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接合面及該第二接 合面實質上都為順滑面。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 為一體射出成型,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該網狀墊周邊與該第一框架結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網狀墊周邊固定于該第二框架內。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接合面及該第二接 合面實質上都為順滑面。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椅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 為一體射出成型,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時將該網狀墊周邊與該第二框架結合。
11、 一種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椅執
專利摘要一種椅墊及具有該椅墊的椅子,椅墊包括一主框架及一網狀墊,而椅墊可以為椅背、椅座或椅頭墊。主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而且第一框架的材質軟于該第二框架的材質。網狀墊的網狀墊周邊置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結合的位置,或第一框架的適當位置、或第二框架的適當位置。本實用新型的椅墊于接觸使用者身體的第一框架采用軟性材質制造,可讓使用者感到舒服;而承受使用者身體重量的第二框架采用較硬的材質,使得主框架的形狀較能固定,且網狀墊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
文檔編號A47C3/00GK201223180SQ20082012591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9日
發明者楊登強, 楊登旭, 楊登竣, 楊順凱 申請人:楊登旭;楊登竣;楊登強;楊順凱